首页 理论教育 三千年文祸:张缙彦案,清朝审讯与流放

三千年文祸:张缙彦案,清朝审讯与流放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清廷于是将张、刘二人革职,交付法司审讯。张缙彦是河南新乡人,明末官至兵部尚书,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他有“从贼”之罪,接着投降清朝。案件交诸王大臣察议,众人拟张缙彦处斩,世祖命从宽改为流放宁古塔,家产籍没。张缙彦不久死在流放地。张缙彦、刘正宗其实也是一个小宗派,张缙彦与其说得祸于文字,不如说得祸于宗派依附。

三千年文祸:张缙彦案,清朝审讯与流放

世祖亲政以后的文祸事件有两次较严重,都与党附有关。一次在顺治八年(1651),满洲大学士刚林、祁充格被劾擅改《太祖实录》而处斩。这两人都依附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初年派充《太宗实录》总裁,乘机篡改史实,为多尔衮匿罪饰功。多尔衮死后被追劾专擅、僭妄之罪,削夺王号,撤除庙享,依附他的刚林、祁充格当然不会有好下场,史祸不过是表面现象。

另一次发生在顺治十七年(1660)。这年六月,左都御史魏裔介疏劾大学士刘正宗罪恶,揭发江南徽宁道张缙彦与刘正宗为莫逆之交,张缙彦为刘正宗《逋斋诗集》作序,吹捧刘正宗为“将明之才”。魏裔介认为这四个字含意暧昧,居心叵测。清廷于是将张、刘二人革职,交付法司审讯。接着,御史萧震上疏检举张缙彦任浙江布政使时,曾捐资刊印李渔短篇小说集《无声戏》初集与二集,以美化自己,煽惑人心。张缙彦是河南新乡人,明末官至兵部尚书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他有“从贼”之罪,接着投降清朝。《无声戏》二集中有一篇是根据张缙彦自述写成的,篇中把他描写为“不死英雄”,写北京城破后他在朝房上吊而死,被隔壁人救活等。案件交诸王大臣察议,众人拟张缙彦处斩,世祖命从宽改为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家产籍没。张缙彦不久死在流放地。刘正宗以别项罪论绞,有诏免死,编入旗籍

关于“将明之才”一句,刘正宗上疏申辩说最初有此句,后来删除,有诗集可查。因此,清廷没有在这一点上多作文章。其实,“将明之才”不过是套用古书成语,未必别有深意。(www.xing528.com)

魏裔介以敢谏敢劾著称,大学士陈之遴也是被他劾倒的。当时朝中大僚颇有朋党结附的迹象,山东籍冯铨、孙之獬、李若琳等人隐隐结为“北党”,江浙籍龚鼎孳、陈名夏、陈之遴等人则为“南党”,两派互相攻击。其他汉族官员乃至少数满洲勋贵也加入其中,一时讦奏纷纭,宛若晚明党争风气。世祖对此既厌恶,又忧虑,训诫难以奏效,有时便用铁腕镇压这些帮派人物。满洲大学士宁完我检举陈名夏说过:“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及其他罪状,刘正宗帮同作证,陈名夏遂被绞死。陈之遴被劾后上疏引罪,有“南北各亲其亲,各友其友”之语,世祖尤为反感,把他交吏部议罪。陈之遴后坐交结内侍罪流放尚阳堡(在今辽宁开原)而死。张缙彦、刘正宗其实也是一个小宗派,张缙彦与其说得祸于文字,不如说得祸于宗派依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