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科学到科学文化: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从科学到科学文化: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是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科学文化才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因此,科学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科学的文化属性的研究。当人类进入科学阶段时,所形成的主导文化必然是科学文化。在科学文化影响下,人们破除以往神秘主义、虚构主义的认识方式,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以一种求真的态度来认知世界。

从科学到科学文化:高校文化育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通常,认为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的论述探讨的是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对应地,科学文化被表述为是一种价值体系,它依照科学的精神、原则和标准构建出一套科学价值观,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然而,这种认识削弱了科学与科学文化的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科学与科学文化本来就是一体的,科学文化不仅是一套科学价值观或文化氛围,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科学本身。如果将科学比作人,那么科学文化就是人的思想和精神。

科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一种独特视角、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总结起来,它就是一种科学文化。从文化视角来看,科学文化与一般的宗教艺术文学等文化形态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是各自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文化整合的结果,都是一种文化类型。只是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凸显,科学文化才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它破除了传统文化中神秘的成分,提升了文化中的科学含量,缔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范式

因此,科学文化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科学的文化属性的研究。

从科学和社会的关系来看,科学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其他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人类社会。科学可以影响其他社会因素的发展,其他社会因素同样会左右科学的进步。当科学与某些社会因素相互需求、相互支持时,科学便会迅速发展。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被大机器生产方式所取代,生产方式的变革直接带动了科学的发展。科学成为物质变革的核心力量,物质的变化必然导致意识的变革。因此,传统的农业文明也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神学文化也开始转向科学文化。(www.xing528.com)

从科学和文化的关系来看,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依靠神秘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神学阶段);利用抽象的哲学思维来思考自然现象(形而上学阶段);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来认识自然现象(科学阶段)。当人类进入科学阶段时,所形成的主导文化必然是科学文化。在科学文化影响下,人们破除以往神秘主义、虚构主义的认识方式,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以一种求真的态度来认知世界

从科学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来看,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在科学文化的指引下,人类形成了一种实事求是的价值观。科学文化不仅作用于科学家,而且还作用于整个人类的认知水平。实证求真的科学方法无论是在科学领域,还是在科学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都成了主流的认知方式。科学的信念和价值观成了现代社会的核心信念和价值观,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智识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