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红色故事育人: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

高校红色故事育人: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以上的梳理来看,可以说,目前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的成绩,研究的内容覆盖广泛。在基础理论层面,多是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关系以及对功能作用意义的探讨,而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本质、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微观的具体化的探讨相对较少。

高校红色故事育人:理论与实践现状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站在培养又红又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高度,以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3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党的历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英雄模范事迹的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2015 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2016 年12 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习近平总书记还反复强调,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党史学习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教育思想,教育部于2013 年开始在全国红色资源相对富集的高校设立了一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在各个研究基地的带动下,掀起了研究和探索高校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育人的热潮,近几年,先后组织出版了三期《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研究报告》。

根据2017 年的研究报告,我们首先将有关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

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有关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呈增长趋势,每年发表论文近百篇,相关硕博论文近20 篇。研究领域从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价值逐渐扩展到运用的路径、方式、原则以及实践等层面,由融入思政课教学逐渐扩展到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等阵地。目前,关于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方面主要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基本原理、教育教学规律、运行机制、功能作用、资源转化、实践途径等,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研究,这方面学界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历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等学科出发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主要研究内容为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的关系,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身历史属性以及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以及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等。二是关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作用方面的研究,这方面主要探讨的是红色文化资源在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和内在机制。三是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式研究。这方面许多学者首先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总体原则、课程开发原则、教育评价原则。同时,还从实践层面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进教材进头脑的途径方式、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实践基地建设的途径方式、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方式等具体问题。四是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题破解研究。这方面许多专家学者首先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种种不适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身损耗;部分大学生对高校开展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活动满意度不高,参与热情不高;部分高校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方面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保障;政治化、英雄化、完美化的英雄形象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产生共鸣。高校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重视不够,没能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又分别提出了破解这些难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是一要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指出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有的学者提出要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二要探寻教育教学规律,学者们总结出了宏观上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继承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微观上的规律:教育教学的多维互动规律、体验渐进规律、实践规律。三要培训师资队伍。学者们研究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教师主体的范围、基本素养、知识结构、队伍结构、培养模式和途径等。四要完善制度保障。学者们主要围绕完善制度保障对红色文化资源传承运用的价值、红色文化资源的保障制度、运行机制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以上的梳理来看,可以说,目前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的成绩,研究的内容覆盖广泛。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界定、学理基础、功能意义以及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方式方法、难题破解、主体塑造、体制机制等各方面都有研究,研究内容既有基础理论的分析,又有实践途径的探讨,这样广泛的研究对我们进一步的探讨搭建了理论框架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由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成果也涉猎广泛,但从微观上、应用性上来讲还有许多不足:一是研究的内容不够深入。在基础理论层面,多是探讨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的关系以及对功能作用意义的探讨,而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本质、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方面微观的具体化的探讨相对较少。比如:在实践途径层面,多是宏观层面的理念探讨,仅仅提出红色文化资源要与高校的课堂、实践、校园文化等相结合,但对教育的具体措施、途径、模式探讨不够,以致其研究的应用性不强。二是研究的对象不够聚焦。研究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目的最终是要让红色文化资源在学生身上产生教育价值从而实现教育目标,而我们目前的研究虽然广泛但很分散,没有系统地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角度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教育过程、教育载体、实践创新、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所以我们目前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实践应用价值较弱。三是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的研究多是从理论到理论的分析,缺乏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基础上的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我们应深入学生之中,广泛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搞清楚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状况、思想需求才能做出有针对性并且有价值的对策性研究。四是研究的力量不足。目前主要是一些红色文化资源富集的高校热衷于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研究,并未引起全国范围内高校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普遍重视。许多高校虽然建立了许多研究机构,但研究的群体单一,多是党史、思政学科的专家、教师,没有形成多学科、多样化的研究团队。鉴于以上方面的不足,我们辅导员工作室的研究团队,以我们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中的一种最基本、最有效育人形式——红色故事育人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如何挖掘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中的红色故事,将红色故事融入高校的教育和教学中,研究红色故事育人的教育过程、教育规律、实践模式,从而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选题缩小了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范围,内容更加聚焦,更加实用,更有实践价值。同时,本课题组认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过程其本质就是要将精神形态、历史形态、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和价值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价值体系中,而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故事始终是这个教育过程的承载体,任何形式的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都需要讲述故事、呈现故事,因此,研究红色故事育人有助于揭示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本质,有利于提高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实效性。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校红色故事育人的研究相对薄弱。学术界仅就道德叙事方面有一些论著,但红色故事育人从育人方法上来讲属于道德叙事的范畴,而从育人内容方面讲与道德叙事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目前著作方面还没有关于“高校红色故事育人”方面的系统性、理论性论著,仅仅只是些分散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篇论文对“红色故事育人”进行了初步论述:1.于欣欣的《故事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他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故事育人”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指出故事育人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化、生本化和通俗化以及教育主体的专业化,同时他从讲谁的故事、讲什么、怎么讲三个方面提出故事育人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方法。[1]2.韩玲、李正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讲好“红色故事”》中指出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意义和思想主线,同时总结出讲好红色故事的基本经验和要求,即坚持三个结合:挖掘故事内涵与创新表达形式相结合、教师讲述与师生互动相结合、课堂讲述与课外体验相结合;注重三个重点:突出故事特点、设计故事看点、找准情感支点创造三个条件:做好研究支撑条件、做好课前设计、加强载体和阵地建设。[2]3.王岩、赵爱霞在《讲好“红色故事”应遵循的五重逻辑》一文中指出讲好“红色故事”是新时代凝聚核心价值认同、提振文化自信、增强爱国奉献意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有效性的有力举措。分析了讲好红色故事应遵循五重逻辑:一是尊重史实,以事实的逻辑陈述好“红色故事”;二是注重情节,以情感的逻辑演绎好“红色故事”;三是展现历史大势,以辩证的逻辑展现好“红色故事”;四是情理交融,以理论的逻辑升华好“红色故事”;五是深悟革命精神,以教育的逻辑凸显“红色故事”的育人功能。这篇论述从宏观层面揭示了讲好红色故事的一般规律,指出了讲好红色故事在内容设计和讲述方法上的内在要求。[3]4.王海燕在2018 年9 月《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讲好桂师红色故事,传承桂师奉献精神》,认为桂师在其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勇于奉献”的桂师精神,这一精神在中国的建设和改革时期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并提出讲好桂师红色故事,用故事去感染师生、启迪师生,从而激励一代代桂师人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4]5.张海明在《红色故事的传播与红色基因的传承》一文中指出井冈山红色故事对于当前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并提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运用。[5]6.黎洌在《黔北红色故事的内容及价值》一文中指出在黔北民间有着丰富的红色故事,其内容主要有长征时期在黔北经历的历史事件、长征途中的军民关系、红军在遵义期间对民众的宣传和影响、对领袖的敬佩与爱戴、对红军战士的讴歌与崇拜、对红军的怀念与祭奠等方面。并认为这些故事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重要的材料。[6](www.xing528.com)

这几篇文章初步阐述了“故事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理论,但论述不够系统和全面,一是未针对“红色故事育人”进行研究,二是未具体到红色故事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红色故事育人的相关理论著述较少,但在红色故事的挖掘、整理、编写工作方面却有许多著作。如: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出版了《红色延安的故事》系列丛书,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系列丛书,《红色爱情·中国革命前辈的婚恋故事》《井冈山革命故事》等书籍。这些红色故事书籍的出版为我们开展故事育人工作积累了教育教学的基本素材,但这些红色故事书仅仅是故事本身,不具有育人内容的指向性和育人方法的指导性,因此,我们在故事育人的实践中还需要将这些故事素材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改编和创造,打造成我们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