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原:崇仁的愿望与姬氏老先人们的教诲

周原:崇仁的愿望与姬氏老先人们的教诲

时间:2023-08-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崇仁讲述这段故事的本意,就是希望作为姬氏后人的三兄弟崇仁、崇义、崇德,能够向作为姬氏老先人的三兄弟泰伯、仲雍、季历学习,能像他们一样兄弟和睦,相互谦让,追求贤能,各自成就一番事业。说起三千多年前的老先人们,崇仁有些激动,崇德却听得颇不耐烦。郭复礼当然也喜欢追溯老先人。

周原:崇仁的愿望与姬氏老先人们的教诲

回到“全如意客栈时,天色已黑。

也许是臊子面吃多了,崇德一进入客房,立刻就往床上一躺,好似不想动弹的样子。

崇仁为兄弟俩洗脸洗脚之事安顿忙碌着。

崇德躺在床上,“神仙乐”的招牌似乎在眼前晃动,仿佛有缕缕大烟香气直往鼻孔里钻涌。他暗暗盘算:明日必须寻找单独行动的机会。

“这个全如意客栈的床铺,睡着还是怪舒服的……。哥,我想明儿在岐山再多歇一天,成不?”崇德先用试探的口吻提出要求。如果此招不灵,他已想好了其他的说辞和对策,但没想到长兄立刻就痛快地答应了。

崇仁正在洗脸,对于崇德的请求似乎不加思索就作出了回答。

“能成。我也正在想着,明儿领你去趟周公庙哩!”

“去周公庙干啥?”崇德显然不感兴趣。

崇仁却兴致勃勃地说了起来。

“拜祖么!咱姬家的老祖先不简单呐!最早来到周原建功立业的周太王,三个儿子都很贤德,老三更为能干。太王临终遗嘱,三个儿子轮流继位,意思是让老三也有机会。老大老二明白父亲的意思,主动躲避谦让,早早儿跑到了南方。老三提前继位,干得不错。但是,老三的儿子更了不起,那就是咱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周文王。”

崇仁所说的这段历史并非杜撰,确实史有所载。周太王的三个儿子,名曰泰伯、仲雍、季历。

周原地域历史悠久,周原的人们喜欢追溯祖先。通过对老先人们历史业绩的追溯,他们感知了家族世代传承的荣耀,形成了传统道德人生价值的判断衡量标准,也找到了后世子孙们所应学习的榜样。

崇仁讲述这段故事的本意,就是希望作为姬氏后人的三兄弟崇仁、崇义、崇德,能够向作为姬氏老先人的三兄弟泰伯、仲雍、季历学习,能像他们一样兄弟和睦,相互谦让,追求贤能,各自成就一番事业。他想以此教育和鼓励不争气的三弟崇德。

说起三千多年前的老先人们,崇仁有些激动,崇德却听得颇不耐烦。

“哥,你就跟咱爹一个样,谈起姬家老祖先的事,两眼就发光!睡吧!我都累乏了。”

崇仁见状,只好放下了话头:“你累乏了就早些休息吧,有些话咱明儿到周公庙再接着说。”

崇仁走出客房,来到客栈后院马棚处。那个高个子车夫正在给马匹饲喂草料。车夫及车马是崇仁在咸阳雇佣的。

进入平原地带后,崇仁都是沿途一段一段地接续雇佣车马,车马费按日结算。因为明日行程的改变,崇仁特来告知高个子车夫。(www.xing528.com)

“明儿我们不打算走了,你也不必再在这儿干耗候着,抓紧时间另揽些生意回咸阳吧。我们动身时,再另雇车马。”崇仁在结算了当日的车马费后,好心告知车夫。

高个子车夫不停地表示着谢意:“今日的车马费给得多了么!谢谢客官额外的赏赐。难为客官还替苦力下人着想,不让我们空等着耽搁明天的生意。”

“不必客气,你们一路也辛苦了。”崇仁挥挥手离去。

抬头仰望夜空,月明星稀。“明日必是一个大好晴天。”崇仁心情不错,借着月色,信步走出客栈门外溜达。“月是故乡明,还是回家好啊。”崇仁走着想着。他想着即将见面的爹娘和子女,想着自己临走前正在为创办新学堂忙碌的杜先生和赵善人,想着爹娘可能已为自己选定的妾侍会是何等人物……

月光下,摇曳的树影婆娑起舞。崇仁隐约看到,还有一个人也在客栈附近闲逛溜达。那人有些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猛然间崇仁想起,此人就是曾在街头为自己热心介绍客栈的那个拐子路人,方才在面馆吃面时似乎也见过他的身影。

“这人是干什么的?”这个念头在崇仁的脑子里一闪而过。一闪而过,意味着不会细想深究。崇仁不在意地返回客栈歇息了,

此人乃是北山“老爷岭”土匪团伙的“二当家”。自崇仁、崇德进入岐山县城,即已落入了“二当家”的视线。他本想通过“岐山有匪”的恫吓,将崇仁一行引入歪脖树下的客栈——“老爷岭”土匪把控的黑店。当他冷眼看到崇仁、崇德选择的是上等客栈“全如意”时,更是断定了此二人必是有钱的主儿。经过跟踪窥测,他已制订了行动计划

“二当家”姓曹。早年打家劫舍时,被人追赶,跌腿受伤,至今走路稍有瘸拐,江湖人称“曹拐子”。

人人都有祖先,土匪当然也有祖先。周原人氏喜欢追溯祖先,周原的土匪同样也喜欢追溯祖先。曹拐子大字不识几个,偏认准了自己的老先人是魏武帝曹操。不过一个土匪毛贼,却也是响当当的帝王之后!曹拐子对此身世深为自豪,时不时就扯出“先祖曹公”炫耀一番。

有人对曹拐子的这一套不以为然。“曹公?曹操有什么了不起!咱周原人家往远里扯,家家都与周秦汉唐的皇上能够搭上关系,人人都是皇亲国戚么!”说这话的人,正是老爷岭的“大当家”郭复礼。

周原多文化,土匪也有文化人。郭复礼曾是前清末期的乡村穷秀才,久考不第,家遭危难,无奈才上山做了土匪。做了土匪,也没有忘记读书。他爱读的书是《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之类,他还爱读《周礼》。为人豪爽侠义,又会读书识字,所以他在土匪队伍“进步”很快,现已坐上了“大当家”这个头把交椅。

郭复礼当然也喜欢追溯老先人。但郭复礼是读书人,读书人讲究于史有据。他从自己的“郭氏家谱”中考据出:本门郭氏乃大唐中兴名将郭子仪郭老令公之后。

郭子仪平息安史之乱,于大唐李家朝廷有再造之功。当朝皇上尊称其为“尚父”,并以公主下嫁其子。公主以父皇之尊而倨傲,驸马则因其父之功而反击,小两口儿闹了矛盾。当朝皇上和郭老令公大度,各责其子,终使矛盾化解,有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这段故事就是当地流行的秦腔剧目《打金枝》的基本内容。

郭复礼不仅自己喜欢吼吼《打金枝》的戏文唱腔,还在土匪队伍中进行了普及。在老爷岭,是否会唱秦腔《打金枝》,也就成了“考察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实事求是说,这也是周原土匪有文化的一个表现。

因为曹拐子和郭复礼二人将在后面的故事中充当重要角色,所以在此提前推出他们的登场广告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被贼惦记。进入梦乡的崇仁、崇德兄弟并不知晓,他们已经成了曹拐子盯准和惦记的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