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职业追求对高教分流的影响

学生职业追求对高教分流的影响

时间:2023-08-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中,高等院校学生的职业追求既促进了这一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存在一些影响这一活动和谐运作的不良倾向。高校毕业生走上职业岗位后,大多能够以优良的品德、进取的行为努力工作,树立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开展,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职业追求对高教分流的影响

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中,高等院校学生的职业追求既促进了这一活动的有序开展,也存在一些影响这一活动和谐运作的不良倾向。第一,择业观念的影响。在职业选择上,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立足所学专业就业,有效推动了高等教育分流对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正向作用。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放弃所学专业,不惜“高学低就”[22],面向都城、省城、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高收入单位寻求职业,不但造成了高等教育的专业浪费,而且妨害了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效果。第二,知识能力的影响。高校学生大都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勤奋、认真,获得了将来走上职业岗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够基本胜任所选职位。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懒散丧志,沉迷网络,热衷玩乐,耽于爱情,最终荒废了学业,没有提高相应的能力,大多在求职就业中一败涂地。有的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因知识贫乏、能力不足而碌碌无为。这些高校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影响了高等教育分流的效果,使得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效果大为减弱。第三,建业行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走上职业岗位后,大多能够以优良的品德、进取的行为努力工作,树立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良好形象,从而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分流影响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开展,形成良性循环。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放任自流,不思进取,沾染不良风气,养成恶劣习惯,破坏了大学毕业生群体的良好形象,对高等教育分流作用社会分层流动造成了负面影响。第四,立业成效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工作若干年后,都会在职位上得到晋升,在收入上得到提高,在事业上有所建树,逐步推进自己及其家庭实现向上社会流动。但也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工作后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若干年仍一事无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妨碍了高等教育合理分流并影响社会合理分层流动的整体进行。

[1]陆学艺提出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划分职业,研究社会阶层。

[2]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7-06)[2017-07-1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3]国家统计局.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16-04-20)[2017-07-1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4/t20160420_1346151.html.

[4]杨学为.高考文献(上):1949—197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5]杜瑞军.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透视教育公平问题——对新中国5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历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4):29-35.

[6]陈新忠,程华东.回眸与展望:高校领导的转型与超越[J].高教探索,2009(3):33-36.

[7]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八大转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05-117.

[8]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18/info3318.htm.

[9]教育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1993-02-13)[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34/info3334.htm.

[10]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1998-08-29)[2008-11-17].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26/info1426.htm.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N/OL].人民日报,1982-12-05.[2008-11-17].http://www.people.com.cn/item/faguiku/xf/F01-A1010.html.(www.xing528.com)

[12]杜瑞军.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透视教育公平问题——对新中国5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历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4):29-35.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

[14]张朋园.近代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322-324.

[15]叶赋桂.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1840—1922[C]//张斌贤,王晨.大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31.

[16]杜瑞军.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标准透视教育公平问题——对新中国50年普通高校招生政策的历史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7(4):29-35.

[17]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175.

[18]杨学为.高考文献(上):1949—197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2.

[19]杨学为.高考文献(上):1949—197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25.

[20]高奇.新中国教育历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220.

[21]陈新忠,李忠云.国家重点学科的分布特点与评审建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8):35-37.

[22]“高学低就”即持有较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去应聘一个只需要较低学历的职业岗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