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岳定海《一代廉吏李申夫的人生轨迹及诗文才华》

岳定海《一代廉吏李申夫的人生轨迹及诗文才华》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岳定海曾经戎马倥偬,曾经宦海浮沉,曾经文海泛舟,这样的履历会是很多文人所向往的,而这样的人生归属于一代廉吏李申夫。李榕的人生轨迹至此转了一个弯。此外,李榕与封建社会的大多学者一样,精通诗文、擅长书法,治学严谨,深受地方人民敬重。李榕此时已是苍苍老矣,然抖擞精神,为“崇丽阁”题写了一副一百三十字的长联,脍炙人口,文辞高雅。

岳定海《一代廉吏李申夫的人生轨迹及诗文才华》

文/岳定海

曾经戎马倥偬,曾经宦海浮沉,曾经文海泛舟,这样的履历会是很多文人所向往的,而这样的人生归属于一代廉吏李申夫。

李榕,原名甲先,字申夫、申甫、申凫,号六容、鹿容。四川剑州东北何马沟人(今广元市剑阁县下寺镇友于村)。李榕是道光丙午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二甲六十四名进士,之后选授翰林院庶吉士,通籍后改名榕。初任礼部主事,经郭嵩焘举荐,赴湘军大营追随老师曾国藩,军功卓著,历迁江宁盐运使、湖北按察使、湖南布政使,后罢官归里。

李榕纪念馆

剑阁小学内的李榕塑像

李榕精通诗文、工书法,治学严谨,颇得地方人敬重。著有《十三峰书屋全集》、家常语十四篇。李榕先后在剑州兼山书院、江油登龙书院、匡山书院担任山长、讲席18年。以“古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

李榕与忠县李士棻、中江李鸿裔,合称“蜀中三李”。

军功赫赫,升任湖南布政使

李榕出生之际,清朝正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父亲李时荣在外为官,母亲德才出众,从小对李榕管教有方。他7岁读书写字,10多岁即“朝诵之,夕思之。”《清史稿·李榕列传》载:李榕“身长玉立,才气过人,为文援笔立就,若宿构,有圣童之誉。”

李榕步入仕途不久,便在恩师曾国藩的保荐下,开始了8年的戎马生涯。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他以过人的智慧与才能击败了侵犯的太平天国黄文金部,同年秋,因战功授他浙江盐运使,曾国藩并荐留督军防皖。不久,李榕又增兵至鄂、皖交界地区,击溃太平天国陈得才等部。由于歼灭太平天国有功,李榕升官至湖北按察使和湖南布政使。

怀恨在心,李鸿章乘机报复

李榕升任湖南布政使后,从湖北乘船沿长江水路赴长沙藩台,沿途州府官员闻讯,都在江岸具礼迎候。李榕知报后,即派家人刘五去买了八十斤大米,一百斤面粉和少些猪牛肉,悄悄乘坐一艘不起眼的官船自炊自食概不下船,官船从各州府点静悄悄驶过,不接受任何宴请和礼物。

官船泊岸,李榕在湖南长沙走马上任即与下属各级官员约法三章:官样大方,平易近人,严格管束家人,不得仗势为非作歹;断案亲自勘察,下乡要轻骑简从,以诚求证;民间捐税不得随意乱涨、滥涨。这三条一出,豪门怀恨在心,百姓欢呼雀跃。(www.xing528.com)

在《清稗类钞》上记载,李榕在湖南发现捐输局名为“勤捐济饷”,实则敲诈勒索老百姓,李榕为此申奏朝廷,断然将省外捐输局全部撤去,明令“豁免下户,着重上户,使不得巧避”。李榕这些措施,沉重打击了豪门贵族,有利于百姓桑梓,但是却激起了豪门大族的猛烈反对,他们罗织罪名,向朝廷诬告李榕“贪赃枉法”,高高在上且又昏庸的清廷下令,命李鸿章查办此案。

李榕的人生轨迹至此转了一个弯。李鸿章与李榕同出曾国藩门下,而李榕的文才高于李鸿章,因此看不起李鸿章和他的人品。有一次,李鸿章请李榕赴宴,李榕迟到,他穿一双烂鞋走上台阶,李鸿章取笑说:“老兄的鞋帮子烂了,该换一双新的啊!”李榕当即答道:“我这鞋帮儿虽烂,但底儿还正”。

这是话中有话,骂的是李鸿章监生出身,功名底子不正。这一嘲讽弄得李鸿章面红耳赤,从此怀恨在心,很想抓到把柄后惩治李榕,再加之曾国藩一直器重李榕,曾亲书“温恭朝夕”四字勉励他,这四个字让李鸿章更加嫉恨,妒火中烧。李鸿章这次受朝廷之命查办此事,便乘机报复,大堂之上根本不容刚直的李榕申辩,便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罢免了李榕的官职准允回乡,从此一身傲骨、两袖清风的李榕昂然离开了勾心斗角的官场。

文风泽被,史之尊崇

李榕回到剑州家乡,漫步田埂,注视落日,想余生尚有事情需做,如秉烛夜游,光不能熄。他应地方官邀请,呕心沥血撰写了《剑州志》十卷,凡六万余言,为地方史树起一座路标。

在撰写方志的同时,他拾起教鞭又开始授课生涯,先后主讲剑州兼山书院和江油的匡山书院与登龙书院,任山长18年。寒来暑往,李榕的弟子遍布川北一带,譬如江油在清朝三百年间出了唯一的进士张琴,以及江油的最后一名举人张政,都是李榕的弟子。

在李榕的执教岁月,他在社会底层目睹政治腐败而民不聊生,中庸思想开始转变,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榕阅历四十余年,深感近日世情浅薄,从善如登天之难,为恶如流水之易……”

此外,李榕与封建社会的大多学者一样,精通诗文、擅长书法,治学严谨,深受地方人民敬重。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四川督抚刘仲连及蜀中绅士马长卿等合力兴建成都望江楼“崇丽阁”,一待落成之日,放眼巴蜀,俱认为剑州李榕堪当撰写长联重任。李榕此时已是苍苍老矣,然抖擞精神,为“崇丽阁”题写了一副一百三十字的长联,脍炙人口,文辞高雅。

李榕以简练冷峻的文笔,书写蜀中从汉至明的历代风流人物和名山胜景,跃然纸上,堪称绝唱。这副长联问世后几与王勃《滕王阁序》媲美,为望江楼“崇丽阁”增添了无穷的光彩。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这位李老夫子在家乡病故,享年72岁。他去世的当年,龙安知府蒋少穆将其著作整理刻印,以其斋号题名为《十三峰书屋全集》刊行问世,文风泽被,史之尊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