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汉文化简史:探索民主意愿的激增

武汉文化简史:探索民主意愿的激增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国民党当局的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使得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其他市民阶层一样,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高压统治,发出民主运动的呼声与呐喊,组织起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潮流,以文字、艺术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心对反动统治的愤恨和民主反战的意愿。汉口第一男子中学联合其他三所市立中学,多次派代表赴汉口市政府罢教请愿,要求按物价指数的波动发放教师工资并补发拖欠的工资。

武汉文化简史:探索民主意愿的激增

抗战胜利后,大批文化工作者纷纷回到武汉。然而国民党当局的腐败,黑暗的社会现实,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使得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其他市民阶层一样,面对国民党当局的高压统治,发出民主运动的呼声与呐喊,组织起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潮流,以文字、艺术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心对反动统治的愤恨和民主反战的意愿。

抗战胜利后,《武汉日报》《华中日报》相继恢复副刊,发表了不少诗歌作品;特别是这一时期新发行的汉口《大刚报》开辟了文艺副刊《大江》,发表了大量优秀诗作。代表性的有曾卓的《铁栏与火》《乡村》《母亲》,秦敢的《诗二章》,胡天风的《独轮车哭泣在大街》、《被封锁的河》、《杀人》、《谣言》、《愤怒小集》(三首),王采的长诗《冬天的故事》《雨夜》,甘运衡的《诱惑的幻灭》《雪忆》,高朗的《诗人之死》,夏舒雁的《罪恶的都市》《太阳的童话》,黎焚董的长诗《少女的死》,绿原的《战争与和平》等。这一时期创作的短篇小说有邹荻帆的《顾大嫂》,端木蕻良的《夏夜》,熊寿农的《火种》,袁明皓的《魔恋》。长篇小说有张惠良的《归去来》,李朴园的《破烂先生》,田一文的《黑影》《父与子》,冯文炳的《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讽刺和抨击国民党统治”[49],发出了文艺界对民主的集体呼声。

新闻界,诸多的报纸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了无情的讽刺。1945 年由答恕之创办的《汉口导报》对国民党当局主导的所谓“还政于民”的武汉市参议员竞选的闹剧予以无情的揭露,唱反调、喝倒彩。1946 年复刊的《正义报》在第四版专门开辟“天下文章”一栏,转载当时进步刊物《时与潮》《新观察》等杂志有关军事形势的文章,“天下文章”发出后,影响很大,销路激增,但不久受到各方压力不得已而改变内容。

除了私人创办的报纸之外,当时国民党官办的报纸在形势以及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亦开始转变风向,抨击国民党的统治。如1941 年创办于恩施的国民党湖北省政府机关报《新湖北日报》就积极以“反战促和”为报道重点。1949年1月15日,该报头版头条大标题就是“中共电台昨日广播提出八项国事主张”,副标题为“严惩战犯,废除前定宪法,没收官僚资本,召开政协会议,组织联合政府”。其主要内容是前一日毛泽东主席《关于时局声明》的摘要,主要针对蒋介石元旦公告,揭露国民党玩弄和谈真备战的阴谋,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和平立场。1 月16 日又刊载了声明全文。4 月22 日,《新湖北日报》又以头版头条的重要位置刊登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21 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的进军令全文,标题是“和平谈判终于夭折中共发布总攻击令”。临近新中国成立前,该报还专门发表一篇综合通讯《中共如此对待城市人民》,其内容实则是宣传解放军的城市政策。《新湖北日报》的副刊《长江》,长期以辛辣刺骨的笔锋,揭露和描绘各种社会黑暗面,鞭挞国民党当局,主编伍禾以“黑山”为笔名,每期写一篇百余字的《抵掌谈》,就武汉地区的所见所闻予以指控。当时在《长江》中发表的大量短文如《应声虫》《夜大学》《称号》《马歇尔的记者会》《拟冈村告别书》《论众所周知》《影射孔庚》《门神卫聚集》《真喉咙》等全是讽刺之作。另外,该报的《文艺》栏目的文章也多数是描述底层民众的苦难,对当权者的剥削进行深刻的揭露,鼓励人民战斗前进,追求光明。(www.xing528.com)

图8-14 《新湖北日报》报道物价飞涨

教育界,由于币值狂跌、物价高涨,广大教师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教师们忍无可忍,纷纷起来斗争,索薪罢教活动此起彼伏。汉口第一男子中学联合其他三所市立中学,多次派代表赴汉口市政府罢教请愿,要求按物价指数的波动发放教师工资并补发拖欠的工资。其后,汉口公立中小学教师成立了统一的组织——汉口市公立中小学教职工联谊会(简称“公教联”)领导汉口公立中小学的斗争活动。“公联教”还发表了《为忍痛“饿教”告社会人士书》《汉口市中小学全体教职员敬告家中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