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滇缅抗战文献的可视化统计分析

滇缅抗战文献的可视化统计分析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我们考察一个系统,我们必须审视这个系统在另一个系统中的位置以及这个系统内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滇缅抗战文献的研究上,系统分析主要聚焦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和作为思维表达的文本结构。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把滇缅抗战文献放置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系统结构中,分析阐释滇缅抗战文献在系统结构中的逻辑关系,为深入揭示滇缅抗战文献的功能特点和结构规律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支点,搭建一个理论思考框架。

滇缅抗战文献的可视化统计分析

在20世纪30~40年代,作为自然科学领域比较突出的三大理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开始受到关注,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特别是系统论,它将哲学的辩证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将普遍联系、整体与部分的互动变化用结构与功能来加以阐释,从而将系统的哲学观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在科学实践中,系统论的应用更是受到自然科学家的重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长期从事工程力学的科学实践,就曾经以自己的经历揭示了他对系统的深刻理解:“把极其复杂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们从属的更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10]随着人类对系统论不断深入的认识,系统论越来越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科学应用领域,乃至最终独立成一门科学,成为哲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分支学科。时至今日,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已经成为显学,成为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和关注的应用专业。

系统科学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1]系统具有层次性、结构性和功能性。系统的层次性是指任何一个系统(S)都是处在另一个较大系统(SA)之中,本身又是由若干个子系统(SB)(部分或称要素)构成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个系统(S),我们必须审视这个系统(S)在另一个系统(SA)中的位置以及这个系统内的组成部分(SB)。我们一般把这个系统(S)看作为系统(S)世界的中观层或中观结构,把系统(SA)看作为系统(S)世界的宏观层或宏观结构,把系统内的组成部分(SB)看作为系统(S)世界的微观层或微观结构。系统的结构性就是指系统的这种上下层次关系。系统在不同层次上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宏观层次,系统作为宏观结构的要素角色而存在,起着构成作用;在中观层次,系统作为独立的有机整体发挥作用,实现特殊功能;在微观层次,系统是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进而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目标。系统的功能性就是指系统在不同层面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以系统论审视某个研究对象,那么,系统论思维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分析研究这个研究对象的本身特点和作用,还要审视这个研究对象的宏观结构(社会背景)和微观结构(内部要素),通过超越自身结构的上下审视来把握研究对象,加强对研究对象的深刻认识和规律性理解。

(www.xing528.com)

图1-3 系统的结构与层次示意图

作为学科的“研究方法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方法论体系的问题,二是调查研究程序或技术的问题。”[12]作为研究方法的系统分析,不属于调查研究程序或技术问题,而是作为宏观层面的方法论问题,是一种运用系统论分析研究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的思维方法,“是对整个信息分析过程起支配、指导作用的方法”。[13]以系统论来分析滇缅抗战文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对象的方法论,即如何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思考滇缅抗战文献;一是思维表达的方法论,即如何运用系统论的结构思维来科学呈现滇缅抗战文献。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前者属于思维层面的,后者属于文本层面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反映前者;前者是无形的思维过程,后者是有形的思维表达。因此,在滇缅抗战文献的研究上,系统分析主要聚焦于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和作为思维表达的文本结构。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把滇缅抗战文献放置在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系统结构中,分析阐释滇缅抗战文献在系统结构中的逻辑关系,为深入揭示滇缅抗战文献的功能特点和结构规律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支点,搭建一个理论思考框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