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滇缅抗战文献的统计分析及可视化搜集

滇缅抗战文献的统计分析及可视化搜集

时间:2023-08-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来看,建设目标具有统领作用,学科专业建设的针对性是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立足点,是文献搜集和馆藏建设的第一原则。在这一点上,保山学院图书馆就曾经努力探索特色图书馆的建设之路,针对地方文献资源做文章,建设特色资源馆藏。

滇缅抗战文献的统计分析及可视化搜集

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搜集和馆藏建设必须满足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很多地方本科高校都是在原来师范专科学校的基础之上升格或合并其他专科学校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数学专业、英语专业化学专业、生物专业、地理专业、政治专业、历史专业、美术专业、音乐专业、体育专业等基础学科专业。基于这样的学科专业现状,图书馆首先必须立足于采购与搜集满足这些基础学科专业建设需要的图书期刊文献,必须采购能够满足这些基础学科专业教学科研需要的综合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万方文献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文献搜集、馆藏资源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这种对应关系,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实现自身职能定位的基本立足点。

从前面有关滇缅抗战文献文本形态的论述来看,特色文献资源的流通形态包括媒介形态类型、表达形态类型和传播形态类型。特色文献资源的媒介形态类型包括实物史料、文字文献、图像资料、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料,表达形态类型包括纪实文本、论述文本和虚构文本,传播形态类型包括出版文本、资料文本和档案文本。当前,我们在搜集与整理特色文献资源的时候,我们很少思考针对不同形态的文献资源如何进行馆藏建设,如何从便利读者对象的角度加强馆藏建设。从馆藏资源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对应这一基本立足点来看,我们必须从学科专业建设这一馆藏建设的服务对象出发,深入思考馆藏建设与学科专业建设的服务对接问题,即如何最大程度地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快捷便利地查找到自己心目中需要的文献资源,能够方便他们借阅和写作。所以,在馆藏建设上,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站在教学科研人员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他们借阅和写作的角度思考资源建设问题,从学科专业建设的角度思考搜集与整理文献的问题。

馆藏建设是由建设目标、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收购、馆藏设施、建设标准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建设目标就是文献搜集与馆藏建设的服务对象,即学科专业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搜集和馆藏建设的具体内容,即图书资料和信息。文献信息收集就是指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与采购,建设标准就是搜集采购文献信息资源和建设馆舍设施的具体要求。馆藏设施就是指储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场所与设备。在这些要素当中,文献信息资源、文献信息收集和馆舍设施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比较关注的硬性要素,而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比较忽视的软性因素。实际上,图书馆的定位是教学科研辅助机构,服务是其机构本质。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来看,建设目标具有统领作用,学科专业建设的针对性是图书馆建设的根本立足点,是文献搜集和馆藏建设的第一原则。因此,建设标准就必须建立在对建设目标的科学把握上。如果我们不能够准确把握建设目标,不能够聚焦地方高校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建设,那么,我们的文献搜集与馆藏建设就将偏离图书馆建设的正确轨道,就不能助力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建设,我们的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www.xing528.com)

当然,如果我们地方高校图书馆仅仅满足学科专业建设的这些基本需要,那么,我们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主动作为和品牌特色是很难突显出来的。我们地方高校图书馆还必须针对当地资源优势,配合地方高校的学科特色,做好特色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的负责人发动所有图书馆员工开展研讨,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精神总结提炼本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同时立足本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禀赋,准确定位图书文献信息资源搜集的特色方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源库。在这一点上,保山学院图书馆就曾经努力探索特色图书馆的建设之路,针对地方文献资源做文章,建设特色资源馆藏。保山学院图书馆“针对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区位优势,加大缅语文献的搜集力度,争取云南大学出版社的缅语特色图书捐赠,建立南亚东南亚与边疆文献信息资料中心,建设国门大学特色文献网站;针对滇缅抗战文化品牌,广泛搜集滇缅抗战文献,开展滇缅抗战文献书目的整理工作,编辑出版《滇缅抗战文献书目年鉴》,打造地方文化资源品牌。”[1]总之,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重在针对学科专业特色抓好特色文献资源的搜集与整理,以目标定位推进与落实特色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搜集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