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理论与实践:云南农院经验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理论与实践:云南农院经验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秉执“耕道”精神的云南农职学院,拿起“耕”和“道”,迎面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道家和儒家,我们有话要说。云南农职学院116年办学历史中的每一位智者,其实都在体现着这种“耕”与“道”结合的大智慧、大品德。以张鸿翼校长为代表的农职学院的前辈们这种以身垂范、重视田野实践的精神,在“耕”中悟“道”的体验,值得云南农职人永远传承。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理论与实践:云南农院经验

党中央明确指出,要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秉执“耕道”精神的云南农职学院,拿起“耕”和“道”,迎面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的道家儒家,我们有话要说。

首先,我们来看道家。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对“道”的阐释无疑是有非凡智慧的伟大创造。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这就是“道”。这是中华民族在2500年前对世界的一个重大判断:对万事万物穷根究底,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道”字,这个“道”无影无形,唯一而且永恒;它是造设万物的法则,是照亮万物的那一面镜子,也是万事万物之“母”。同时,这一番阐释的背后还隐含了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另一个重大判断,那就是人类总是怀着一种持久的欲望——要把万事万物背后的终极价值找出来。但是,“道”的发现者老子对人类的这一欲望是鄙斥的。众所周知,老子《道德经》的第一句话并不是阐释什么是“道”,而是旗帜鲜明地表达他对人类追寻终极价值的根本怀疑:“道可道,非常道。”“道”是找不到、说不清的,你一旦说出来,那个“道”一定不是本来的、恒常的“道”。如果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来研究云南农职学院培养人的目标的话,我们可以以马克思思考问题的路径介入。马克思发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考出发点是,人们辛勤劳动,如同蜘蛛在不知疲倦地织网,蜜蜂在忙碌着建筑蜂巢。那么,人类的劳动与忙碌的蜜蜂和不知疲倦的蜘蛛的活动究竟有什么不同?同样的,云南农职学院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劳动态度,这与蜘蛛和蜜蜂的劳动有什么不同?马克思回答说,人类的劳动除了创造物质成果,也在追求精神价值,这就是“物质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同样的,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社会主义大学,云南农职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也不应该停留于蜘蛛和蜜蜂般的劳动技能,以及忙碌而不知疲倦的劳动态度,而是要培养学生追寻终极价值、精神生活的欲望和能力。这就是校训“耕道”的大智慧。云南农职人不仅要学习掌握耕作的农业技术,而且要在“耕”作技术的学习中追寻、体悟人间正“道”,这才是完整的育人,这才是农职人对道家传统思想的尊重及创新性发展。

其次,我们来看儒家。与道家不同,儒家坚定地认为人间正道不仅是清晰可见、可以寻找的,而且是有强大的实践功能的,是可以沿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正道走下去,最终实现每一个人的人格完美和结局完满的。儒家心中的人间正道就是“仁”。在这里,云南农职学院是同意“仁”并且愿意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连同中华民族留下的其他终极正道(包括道家的上善若水天人合一,包括墨家的兼爱、非攻)扛在肩上传承下去的。但是,云南农职学院对儒家有不同意见。2500年前的伟大智者孔子,我们的万世师表,是周朝祖先们(以周文王周公为代表)朴素儒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周朝是华夏民族以农立国的始作俑者,儒家思想的根源就是农耕文化,忠孝悌仁义礼智信,全都是反映农业生产的特点,如以家庭为农业生产单位、繁衍众多劳动力的愿望、家庭内的劳动分工以及劳动经验的传递、对天时地利人和的仰赖等等,一言以蔽之,儒家的道德亦即农耕文明的道德,从夫妇开始,以养老送终为结局,讲的都是“敬”以及由敬而生的仁爱。然而,从田地里蹚出来,成功转型、洗脚上岸以后,儒家对生产实践是鄙夷的。最典型的就是论语里“樊迟问稼”的故事,孔夫子最被人诟病的就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而毛泽东同志最看重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封建士大夫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秀品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一针见血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反动就在于:“它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因而也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或者说,把以脑力劳动为主或者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分离开来,分配给不同的人。”云南农职学院校训“耕道”的大智慧就在于,把“耕”和“道”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把“耕”(生产实践)当作得道的道路,也把“耕”的行为本身当作彰显“道”的实体“德”的唯一道路,“耕道”就是云南农职学院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的康庄大道。(www.xing528.com)

云南农职学院116年办学历史中的每一位智者,其实都在体现着这种“耕”与“道”结合的大智慧、大品德。我们再以张鸿翼先生为例说明。张鸿翼,1884年生于大理,祖籍保山读书时学习成绩优异,1904年(光绪甲辰年)考取京师大学堂。1913年(民国二年),30岁的他担任省会农校校长。张先生学富五车,多年执教,对道德的追寻体现在其多篇诗文中,比如《答优级师范选科同学》:“多年傲骨隐然存,更为师严悟道尊。留得读书种子在,敢夸桃李属公门”,矢志不忘师道尊严是对于培育天下为公一代的影响。张先生尤其重视实践,其诗《农校忆旧二首》,其一描述自己成功举办第二次农展会,传承农校重实践及成果的体会:“开成大会纪林农,一洗凡儒竞凿空。目入五都不暇接,始知名产出滇中。”其二回忆自己督促农校师生在昆明市内遍种桉树数千株:“绿槐未荫柳缠稊,压道长林有几枝。二十年前桉树子,令人回想栽种时。”

张鸿翼先生是云南近代著名的博物学家、地震学专家、教育家,留下通海地震考察报告等多种重要实践文论。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四方,参与过建路、护国等多项政治经济建设。先生少有英才,稍试笔锋,即被视为天人,而先生重视田野工作,重视实践成果,把“一洗凡儒竞凿空”作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先生多次利用假期组织农校师生做修学旅行,曾徒步环游滇池一周。其旅行日志之一描述山中遇雨而喜的情景:“午后六钟,投宿路南。山雨大来,征尘洗净。自身体言已偏茹苦辛,然精神上自有真乐也!”当师生旅行返回昆明时,受到市民热烈欢迎,师生们收获丰硕、踌躇满志的内心油然纸上:“午后五时,安抵城南。取齐人数,整队而归。”沿街观者指而艳羡之曰:“精神焕越,步伐整肃者,农校学生之旅行归来也!”以张鸿翼校长为代表的农职学院的前辈们这种以身垂范、重视田野实践的精神,在“耕”中悟“道”的体验,值得云南农职人永远传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