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网信时代普世价值传播的影响

大学生:网信时代普世价值传播的影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一角度来看,当今关于“普世价值思潮”的攻防战,便是国与国之间文化层面的较量。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剧情中将枪支简单地抽象为杀人的象征,与“普世价值思潮”将具体的西方价值抽象化的宣传手段如出一辙。保持警惕并不意味着对他国文化产品的拒斥,更不意味着对国与国文化碰撞、交流的拒斥,但对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私货”,能够进行最基本的辨别、判断,无疑是有必要的。

大学生:网信时代普世价值传播的影响

(一)文化传播与西方的文化战略

“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33]在当今信息社会,传播与文化的联系之紧密不言而喻。文化作品反映着社会的文化现实,也反映着社会中存在的社会思潮。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但在现如今的国际格局里中国还并不是一个文化强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牢牢把持着文化传播的话语权,在世界范围内源源不断地输出各类文化产品。而在这些文化作品当中,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蕴藏着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与宣扬。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就开始着手“笔部队”的建设,大力培养“御用文人”,积极推进史学、文学等文化产品的输出,以求打好自身价值观的“舆论宣传战”。而在二战结束之后,美国政府便制定了针对冷战的、以传播价值观为核心的编号NSC-68政府文件,其中就包括“文化战”这一重要措施,中央情报局负责对之实施,主导美国的对外文化战略,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便是利用专门的体系进行文化产品的输出。[34]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西方国家不断推行的文化输出战略,仅仅采取封锁、堵截等消极防范措施,最终无力抵御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侵蚀,导致了社会主义实践在世界范围内的重大挫折。从这一角度来看,当今关于“普世价值思潮”的攻防战,便是国与国之间文化层面的较量。

(二)案例分析——美国电影的价值观输出

这里以在国内曾红极一时的美国电影《血战钢锯岭》为例。《血战钢锯岭》的主人公是一名叫道斯的虔诚基督教徒,他在二战之际志愿成为救死扶伤的军医而应征入伍,然而因为童年家庭和宗教信仰的原因,他始终拒绝杀人,始终不愿拿起枪支操练,甚至宁愿为此被送上军事法庭,最终他被允许以军医的身份参加冲绳岛之战,在凶险的钢锯岭,道斯没有拿起过一次枪,徒手救下了数十位濒死的战友,成为美军历史上第一位没有杀敌却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战士。导演梅尔·吉布森在剧情中将枪支简单地抽象为杀人的象征,与“普世价值思潮”将具体的西方价值抽象化的宣传手段如出一辙。然而枪只是工具,具体到如何使用才是关键,滥杀无辜和保家卫国显然并不能等同。道斯固然有着高尚的灵魂,但杀敌卫国是军人的天职,道斯拒斥拿枪,那他就只是一位杰出的医生,而不是一个称职的军人。影片中还有这样一幕:道斯在躲避日军过程中撞上一个受伤的日本兵,不杀人的道斯为日本兵包扎治疗,而日本兵的沉默让他躲过了日军追击。梅尔·吉布森想要以这一切说明,信仰、人道是具有“普世”性的,而美国讲人性、讲人权,尊重个体生命。[35]但是,当这个日本兵伤好重新走上战场,仍然会继续杀害道斯的战友,阻碍美军的前进,价值从来都是具体的、阶级的,空泛的人道并不能帮助美国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而如今美国为扩大自身影响力在中东地区推动“颜色革命”造成国家动荡、民不聊生时,所谓的尊重人权又去了哪里呢?

另外,像《终结者》《蜘蛛侠》《超人》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无不传达着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而个人英雄主义的背后,反映着美国式的“自由”“民主”“平等”,并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认同美国天经地义具有领导世界的能力;即使像《花木兰》《功夫熊猫》这样中国文化题材的电影,内核也依然是美国价值,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也被其用作价值传播的载体。一方面这些电影本身往往制作质量很高而广受追捧,另一方面以文化为载体的意识形态传播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当代大学生身处开放型社会,温饱无忧,普遍有条件也有兴趣接收、消费影视剧等各类文化产品,而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外来文化作品,若是缺乏一定的警惕意识与辨别能力,就容易被作品中包含的价值观所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潜意识的、难以自觉的。(www.xing528.com)

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这些美国电影价值观输出的看法,调查结果如表3.9所示。

表3.9 对美国电影价值观输出的看法

从表3.9可以看到,接近四成的大学生认为对此应当保持一定的警惕,说明不少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这种通过文化进行价值观输出的手段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此并不以为然,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种价值观输出“无伤大雅,无须警惕”,更多的学生则认为“政治是政治,文化是文化,上纲上线没有意义”,这种观点在当今年轻群体中也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虽然“文化无国界”,但是文化工作者是有国界的,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定下“文化战”这一国策的情况下,一厢情愿地将政治与文化完全分开,恐怕并不理性。保持警惕并不意味着对他国文化产品的拒斥,更不意味着对国与国文化碰撞、交流的拒斥,但对文化产品中所包含的“私货”,能够进行最基本的辨别、判断,无疑是有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