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信时代:大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实证研究

网信时代:大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以上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相关理论观点,依次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师生关系着手,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借鉴意义。鉴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借鉴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想,努力转变高校德育单一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视角来看,高校德育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模式。

网信时代:大学生受社会思潮影响的实证研究

针对以上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相关理论观点,依次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方式、师生关系着手,为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借鉴意义。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

1.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的目标就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理想型完美人才为导向,坚持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样就在某种程度上压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的发挥。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和偶然性,主张多元化的德育目标,认为在德育的过程中不应该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而是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德育目标可以注重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要全面地发展。德育目标不仅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可以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

因此,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现代教育这种追求完人的做法与后现代主义主张的差异性、多样性的思想背道而驰。学生在批判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逐渐深入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认同自己也认同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他人。[44]可见,高校德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一个统一绝对的标准,而是要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价值选择,不能用过于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每一个大学生,而要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大学生能够真实地面对自我,从而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

2.重视非理性因素的培养

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是培养综合性的素质人才,因此就比较注重对大学生知识和技能这种理性因素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等非理性因素的培育。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过度的注重理性将会使人们的思维受到限制,陷入教条,不知变通;而通过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可以使人生充满希望和活力,将有利于社会和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高校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对大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培养,将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有许多人类的发现、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人们的灵感、想象、顿悟这种非理性因素。例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门捷列夫通过在梦境中的灵感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可见,非理性因素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这些非理性因素对于大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方面的发明、创造也将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因此,德育工作者就应该在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并且要尽量挖掘大学生自身的非理性因素应用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高校人才培养不能仅仅关注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理性因素,也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是有感情的,是需要多多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增强德育内容的开放性

1.构建开放的德育课程

针对泰勒模式的缺陷,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者小威廉姆·E.多尔从构建主义及经验主义的观点出发,把后现代主义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richness)、循环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肃性(rigor)”。[45]后现代主义的这种课程观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学生在课堂的参与过程中自由发表言论,而教师则需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倾听来自各方面的声音,教学内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整个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此外,这种课程理论还认为,各个学科都具有丰富性,与此同时各个学科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因此要注重各个学科在联系的过程中整合德育课程知识。

因此,借鉴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观点,我国在德育课程的内容上,要去除中心,反对太多“给定”的东西,使德育课程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在课程知识的组织形式上,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学科,而是要向其他学科发展,主张各个学科的相互整合和渗透。反对只对科学理论知识的绝对重视,也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加以重视。各个学科之间是没有等级、层次之分的,只有将各个学科平等对待,才有利于德育内容的发展。因此,按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反思我国高校德育内容,我们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各个学科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发展。

2.促使理论与实际接轨

由高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状可知,高校学生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涵盖了诸多理论知识的教材,他们还需要面对一个更为切实的现实生活。在后现代主义的指导下,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则应该从过去的封闭系统转化为开放的系统,能够使学生直面实际生活,冲破狭小的思想界限,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德育工作者在向学生讲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接轨。例如高校德育课程应该开设一些诸如校园消防安全知识等具有实际用途的课程,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着手,课程内容要渗透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

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德育内容应该注重开放性和创新性。对于现代德育内容与实际脱轨的现象来说,应该适时对那些传统守旧的德育理论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德育内容能够不断适应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随着新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要不断对德育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使其满足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德育理论能够满足时代的要求,也才能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日新月异变化的社会时能够从容应对。(www.xing528.com)

(三)促进德育方式的多样化

1.师生双向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后现代主义主张多元性,反对权威主义,认为教学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单向的理论灌输,而应该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而我国传统的德育大多是以教师的理论灌输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自然也就阻碍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对于高校德育来说,如果没有作为主体的学生积极参加,是很难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的。鉴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就应该积极借鉴后现代主义这一思想,努力转变高校德育单一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

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视角来看,高校德育要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模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教师能够真实地表现自我,学生也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不再受教师权威性的束缚,双方能够在一种平等、宽松的氛围中达成共识。在德育课堂上,特别是在思政理论课的教学上,教师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理论灌输,适当的时候也应该进行互动,认真听取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比如在关于“人生观”的讲述上,教师不仅要讲授基本的概念、理论和实际范例,还应该提供一些消极的人生观让学生进行对比讨论,让学生从中反思自己的人生观,从而认识到自己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2.提倡德育方式的多样化

由于我国长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观念上追求统一化和一致化,在德育方法上就体现为单一化。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多元化思想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注重高校德育的丰富性,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主张多样化的德育方式。德育的方式不能仅以纯粹的理论说教为主,它可以通过目前比较先进的网络媒体,也可以通过一些实践活动。如可以通过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网站,在网上进行德育的宣传和教育,也可以通过开展到偏远地区义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亲历其中。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事物是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具有差异性的方式有其独特性,因而要摆脱僵化的理性,从多样化和差异性出发,建立一个多元、开放的方法体系。在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必须反对德育方法的单一化,倡导高校德育的多样化。

(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1.平等对话,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受后现代主义对中心主义批判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师生观反对现代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对象化,主张消解师生之间的主客对立,重建师生之间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它主张消解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学的任务不是纯粹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是使知识能够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同等的地位,除了教师的讲授外,学生也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话语权,教师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从而使得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地进行交流和对话。

针对我国高校德育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对象化,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教师的单向传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师生之间应该发展为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主要是有知识的老师对无知识的学生的教导,而主要体现为个体之间在对相关课题进行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影响。教师的权威不再是一种超越性的,而是一种对话性的。平等对话的实质并不是说用一种观点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用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要结合双方的观点,使师生双方在彼此的思想沟通过程中达成共识。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以师生之间的对话代替教师单纯的理论灌输。通过对话,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主体,才能在互动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培养起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后现代主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这样才会有利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相互理解,形成对话教学生态

由于后现代主义比较注重非理性主义因素,因此认为师生之间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就应该首先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这种理解正如哈贝马斯所说的,“指在同规范性背景有关的正确话语的认可上,主体双方能够达成协调一致;另外还表示主体双方能够共同理解某种东西,并且还能使自己的理解为对方所认同”[46]。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解,就是要深入学生的心灵内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从而有利于德育知识的传授。由于理解是相互的,与此同时,学生也应体谅老师的辛苦,理解老师的用心,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

高校德育的意义就是要引导师生之间共同探究,使师生共同经历生命的成长,而如果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高校德育将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因此就需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后现代主义师生观作为一种新型的师生观,主张教师要以真诚、亲切的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心灵之间交流和沟通,双方建立对彼此的信任感。这种情况需要长期持续下去,要能够使师生之间隐藏起来的对话显露出来,使师生之间能够从内心深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师生间的理解、信任是双方进行平等对话的先决条件,对于有效的对话来说,他人对一种观点的看法和理解是很重要的。假如对一种观点不理解,对话就无从谈起。正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容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与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和学习。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师生关系淡漠化的现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鼓励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