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社会思潮综合能力实证研究:网信时代的影响

大学生社会思潮综合能力实证研究:网信时代的影响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大学生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知度。在后期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认知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个别观点缺少深入了解,受其表面文字的迷惑。因此,提高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理论的认知水平是从根源上抵御其负面影响。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影响的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已经遭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毒蚀。

大学生社会思潮综合能力实证研究:网信时代的影响

毋庸置疑,“打铁还需自身硬”,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还需要从大学生自身入手,提高其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认识,加大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宣传力度;培养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思想辨析;强化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行为抵制。

(一)提高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认知水平

认知,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认识的过程,或者是对外界事物作用于感应系统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学习、想象。加强大学生抵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能力,首先要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认知度。在设计调查问卷前,随机抽取了5位大学生进行访谈,结果显示只有一位在课堂上听说过新自由主义,而其他四位都说没听过“新自由主义思潮”这个概念,甚至连‘社会思潮’这个概念都没有听说过。在后期的问卷调查中,关于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认知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个别观点缺少深入了解,受其表面文字的迷惑。例如,在对于“全球一体化”的观点上,部分同学甚至赞同“全球资本主义一体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观点。因此,提高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理论的认知水平是从根源上抵御其负面影响。

(二)培养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辨析能力

“思潮”一般也被称为“思想”,它是属于理性认识范畴,新自由主义思潮来源于西方社会,它一经问世,就带着资产阶级的烙印,这一本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基础。但是随着西方普世价值对“自由民主”的吹捧,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心理防线逐渐被瓦解,加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互联网的推动,夹带着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视作品开始深受大学生喜爱,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随着影视作品进入大学生的思想体系内。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状况影响的数据显示,部分大学生已经遭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毒蚀。例如在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上,有一半以上大学生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大学生作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群体,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他们辨析错误思潮的能力是我们的主要任务。(www.xing528.com)

(三)强化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抵制能力

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行为”是指有机体在各种影响下产生的活动。思潮虽属于思想范畴,但是思想指导行动,国外西方资本主义把新自由主义思潮意识形态输入中国目的就是影响我国的政策走向和行动规划。所以如果某个大学生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在某一程度上会受其支配。目前在经济领域,新自由主义思潮干涉我国的国企改革和金融改革;在政治领域,批判我国的民主选举和宏观调控;在意识形态领域,打着“社会主义是集权主义的代表”的旗号维护外资企业和个人自由。而大学生一旦认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主张,便会利用自身群体交际的广泛性,践行和传播新自由主义思潮,进而使更多的大学生受其行为影响,形成一种“叠加效应”。为了预防大学生认同或者模仿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行动,我国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把自身的理想抱负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新时代大学生,强化自身对错误思潮的抵制能力。

(四)加大防范新自由主义思潮影响的预警机制建设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凭借先进的传播手段、虚拟媒质等更加容易对师生群体产生腐蚀的作用,可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学校等有关部门必须加大防范与管理的力度,提高防治新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影响的行动能力。新自由主义之市场主义、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对师生的影响是如何呈现的?新自由主义对师生影响有些什么样的传播途径、方式和特点?等等,这些既是研究中的学术性问题更是管理中的技术性细节。学校等有关部门应该重视对师生思想观念的动态掌握、跟踪,加大实证调研的力度。目前,有关社会思潮对教育影响的研究绝大多数为思辨性、推断性的,尽管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实证获取一手资料、用事实说话的科学化研究急需跟进,如要加大对师生的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基础调研性工作,对校园传教、网站、BBS论坛、QQ群、手机短信等不良信息的温床与传播渠道应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概括来讲,就是要将新自由主义对高校师生或显性或隐性、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要将抽象的“思想影响”表征化、具体化、体系化,这既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如此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预警与防范的具体策略,走向综合防治的实践操作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