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山市神湾镇志:新风带来老人生活的显著变化

中山市神湾镇志:新风带来老人生活的显著变化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孤寡老人受到社会的关心,统一实行“五保”,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

中山市神湾镇志:新风带来老人生活的显著变化

境内人民在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形成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残济困的社会新风尚。

一、尊师重教

尊师重教是境内的优良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多以村或氏族为单位筹集资金开办学校,有的村庄即由华侨捐资办学校,大多村民子弟入读私塾学校。即使家庭很贫穷,也想方设法送子弟入学,这被认为是为人父母者应尽的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尊师重教得到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人们的观念从过去单纯为寻求生活出路转变为提高素质,培养人才方面考虑。党和政府亦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摆上议事日程,大手笔投资新建、重建校舍,增添办学设备。1987年,境内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镇政府投资100万元,在神湾中学东侧半山坡划拨16亩土地,建设教师生活小区,4幢5层楼梯房,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住宅40套。1996年普及高中教育,1999年普及学前教育。为解决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问题,成立神湾镇贫困子女入学教育基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不断提高,神湾历届党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均有教师代表参加。教师工资待遇享受国家公务员同等待遇。每逢教师节,镇党委、政府都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表彰教书育人的先进教师,向教师发放慰问金。2005年,在教师生活小区东侧,再建1幢5层楼梯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住宅10套。同年,神湾镇创建广东省教育强镇深入开展。

二、尊老爱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孤寡老人及丧失劳动力者因无人抚养,多数过着孤苦凄凉的生活,有的甚至沦为乞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孤寡老人受到社会的关心,统一实行“五保”,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2005年,境内“五保”老人人均年供养金4800元。

2001年,境内“五村一居”建立老人康乐活动中心,各村设有老人活动室,每年开展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每逢重大节日(中秋节春节),镇党委、政府与澳门神湾同乡会等组织到镇敬老院及其他“五保”老人、特困家庭进行慰问。2005年,境内村(居)成立老人福利会。境内实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到了退休年龄,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使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境内儿童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并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0年,成立神湾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并投入资金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2005年,境内3—6岁幼儿入幼率98.6%,独生子女享受生活补贴和营养补助的特殊待遇。每逢国际儿童节,镇政府、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乐于出资慰问儿童。

三、扶残济困(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残疾人员,对无依无靠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员给予必要的救济。1993年,神湾镇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在就业上对残疾人给予优惠政策。1998年,镇政府出台文件,对残疾人给予优先办理营业执照,优先安排就业等多项优惠政策。每年“全国助残日”,镇社会事务办对残疾人进行慰问。2000年,贯彻《广东省社会救济条例》,全面实行临时困难救济和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境内最低生活保障有16户39人,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81万元。当年,最低生活保障从1979年的每户年人均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

1997年,神湾镇红十字会成立,秉承弘扬救死扶伤,扶危济困的人道主义精神,开展“慈善万人行”活动,境内干部、群众踊跃捐赠善款。

1979—2005年,境内发放困难救济和最低生活救济金230万元,1100户次受到救济。同年提高到每户人均250元。同年,境内募捐善款共2000多万元。重建神湾医院门诊大楼,及时救治一些病情危重者,并资助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入读初中、高中、大学

四、文明新风

经过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境内人民文明意识逐步提高,镇容,村貌大为改观,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晚婚晚育率不断提高,遗体火化率达100%。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年年增多,广场舞成了农村妇女锻炼身体的重要内容,村村建起灯光球场,办起文化室,有线电视覆盖100%。镇村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进一步加强,2003年开展“三服务一满意”基层评议机关作风和群众评议村“两委”班子成员活动中,机关窗口单位均获评满意单位,村“两委”班子成员全部获评满意等次。境内工业、服务业、农业快速发展,初步呈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1987年神湾镇被定为珠江三角洲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1997年被评为中山市小康达标镇,2004年被评为中山市卫生镇,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卫生镇。

1984—2005年,高兆莲老师获得广东省普教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周应机老师获广东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李婉华医生获得佛山专区劳动模范称号。

1990—2005年,境内被评为中山市劳动模范2人,中山市先进生产(工作)者48人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