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曲靖史话:揭开五尺道之谜

曲靖史话:揭开五尺道之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頞所做的是继承李冰的事业,从僰道把道路延至味县(曲靖),以沟通滇池地区与巴蜀的联系,因道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五尺道”是在原“蜀身毒道”东道的基础上,由秦王朝正式委派官员有组织地修筑的道路,是官方修到云南的第一条道路。“五尺道”的修筑,加强了内地与滇地的联系,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之后,由云南出贵州入湖南的“通京官道”随之开通,取代了五尺道由成都至宜宾入云南的主导地位,五尺道开始沉寂下来。

曲靖史话:揭开五尺道之谜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贵高原上,山长水远,重山阻隔。唐代大诗人李白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云南的道路岂止一个“难”字能够概括。即使如此,也未能阻止云南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有一条以滇池为枢纽,东经夜郎(贵州西部)、牂柯至巴,以联于楚;西由昆明(洱海地区)、哀牢(滇西保山一带)、经掸(缅甸),以至于身毒(印度);南从町(文山)、进桑(红河)达南越(两广地区),以通海外;北过泸水(金沙江)、经筇都(西昌)、笮部(凉山)至蜀,以抵于秦的“蜀身毒道”,联系着云南与中原、西亚、南亚的民间交往,以致于数百年后,大汉使者、博望侯张骞出使西域,见到产自云南、四川的器物时还大为惊奇。

这三条道路,就是后来史称南方丝绸之路中的东夷道、南夷道和西夷道。其中的东道,也就是蜀身毒道的主道,从滇池往东,经过今天的曲靖、昭通,到达四川宜宾,然后顺长江而下,过重庆,抵武汉,沟通了云南与中原的联系。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经营,派常頞督修从宜宾僰道至曲靖的“五尺道”。《史记》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8]其实,早在常頞修筑“五尺道”以前,公元前316年,秦将司马错灭蜀,设了蜀郡。蜀郡郡守李冰便开始修筑从成都,循岷江而下,达僰道(宜宾)的道路。李冰用集薪焚石、浇水爆裂的方法在陡峭的岩石上凿道,取得了很大成功。常頞所做的是继承李冰的事业,从僰道把道路延至味县(曲靖),以沟通滇池地区与巴蜀的联系,因道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

“五尺道”是在原“蜀身毒道”东道的基础上,由秦王朝正式委派官员有组织地修筑的道路,是官方修到云南的第一条道路。“五尺道”的修筑,加强了内地与滇地的联系,促进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将滇国纳入西汉的版图,在云南设郡置县,并“移民实边”,从中原迁徙汉族士卒、豪强及罪人来到益州。同时,实行边郡制度,扶持当地部落酋长管理属地,免除百姓税赋,促进了益州郡(云南)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更好地经营西南地区,汉武帝派唐蒙拓宽五尺道,“山道广丈余”,称之为“朱提道”,成为当时云南与内地的交通大动脉,极大地方便了商贸和人员的往来,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隋唐时期,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宽,并设置驿站,从石门关(盐津豆沙关),到石城(曲靖),一直抵达拓东城(昆明),称之为“石门关道”,是当时云南与内地的主要通道。(www.xing528.com)

元代开辟乌蒙路,即东驿道,从富源胜境关经贵州出滇,改变了历史上王朝经略云南必以四川为据点的局面。之后,由云南出贵州入湖南的“通京官道”随之开通,取代了五尺道由成都至宜宾入云南的主导地位,五尺道开始沉寂下来。到了近代以后,五尺道历经改造修筑,成了川、滇之间东线的主干道。

沾益九龙山密林中的五尺道遗址

今天,在曲靖境内还保留下了两段较为完整的五尺道,一段位于沾益炎方至松林的崇山峻岭之中,长20余千米;另一段位于云贵交界处,从贵州威宁头道河入南关门,穿过旧城村至北盘江边,沿江岸蜿蜒跨河而过,再穿可渡村后“之”字形盘山直上,向倘塘方向而去,全长5千米。从那些石壁穿凿的痕迹中,可以遥想两千多年前,先民们使用简陋的工具,在乌蒙山的崇山峻岭中,伐木积薪,开山凿石,修筑道路时那一幅幅烈焰腾空、惊天动地的情景。

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南征,蜀汉大军从成都出发,沿岷江而下至今宜宾,兵分三路,讨伐南中。诸葛亮亲率西路军,溯金沙江而上至越嶲(今西昌),攻克越嶲,杀高定。“五月渡泸”,南入益州,向东追击孟获,就从五尺道而来。蜀军将士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在沾益炎方至松林段五尺道旁取潭中水解渴中毒。相传诸葛亮挥剑在道旁的岩石上刻“毒水”二字,以警后人。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取道滇东北回蜀路过可渡,在可渡河岸的绝壁之上留下“飞虹伫鹤”四个大字。相传“可渡”之名也出自诸葛亮之口,其驻军遗址“诸葛大营”成了可渡八景之一。

五尺道上,历代筚路蓝缕迁徙而来中原士卒已融入云南大地,金戈铁马的王朝军队早已消失了踪影,官吏、商旅、文人、布衣回归了自然。而曲靖,曾经作为五尺道的终点和云南与内地文化联系的起点,可谓得风气之先,尽显“滇东门户、入滇锁钥”的重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