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代中国八十年:华侨抵制苛约,争取尊严

近代中国八十年:华侨抵制苛约,争取尊严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94年3月,美国政府再次迫使清政府签订的《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明确规定,禁止华工前往美国。到了12月,“条约”期满,旅美华商联合一百几十个地方的十多万华侨,致电清政府,陈诉华侨在美国被虐待的情况,要求废除这种苛约。清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指示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政府交涉修改条约问题。23日,改名为“抵制苛约不用美货公所”。

近代中国八十年:华侨抵制苛约,争取尊严

继拒俄运动之后,1905年又爆发了一次全国规模的反美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由于美国胁迫清政府续订苛待华工的条约而引起的。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衣食无着的劳动人民,已有漂洋过海前去美国的,参加了对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愁于招不到工人的美国资产阶级,见中国人能吃苦耐劳,心灵手巧,就运用诱骗等手段,从中国的广东、福建等地招募了一批又一批劳动者,到美国的西部去充当苦力。因此,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在美国的华工人数不断增加,到1883年时,总数已达三十万人以上。美国西部矿藏的开采,铁路的修筑,土地的开垦,城市的兴建,都有华工付出的辛勤劳动和血汗。广大华工对美国西部的开发作出了如此重大的贡献,但由于祖国贫穷衰弱,他们却受到美国雇主的种种迫害,得不到保护。华工的地位几乎等于奴隶,工资比当地人少一半,纳税却比别人都多,被抑勒的事情,更是层出不穷。如果华工与当地人争讼,即使华工受屈,若无当地人作证,官府也不准受理,他们甚至连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证。1872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工人到处举行大罢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美国政界为了转移工人的斗争视线,硬说华工夺去了美国工人的饭碗,极力煽动种族仇视,掀起一股又一股反对华工的恶浪。

1880年11月,美国政府胁迫清政府签订《续修条约》,规定华工赴美或在美国居住,被认为“实于美国之益有所妨碍,或与美国内及美国一处地方之平安有所妨碍”(10)时,美国政府就可以对人数或年限加以限制,从而为其限制和排斥华工制造法律依据。1894年3月,美国政府再次迫使清政府签订的《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明确规定,禁止华工前往美国。此后,美国政府又以该条约中“现时之例,或自后所定之例”为依据,肆无忌惮地加添了许多私例,前后总计,共有一百五十余条,其限制与排斥,远远超出了华工的范围。凡是进入美国的中国人,都要受到苛待,连中国驻美国的外交官,也遭到污辱。1900年,檀香山的美国当局竟以检疫为名,把华人住区全部烧光,华侨损失财产达二百六十余万。

中国人在美国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广大华侨和国内人民的极大愤懑。1904年夏,《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即将期满,国内外报纸不断刊登要求废约的言论。檀香山的《新中国报》发表《拟抵制禁例》一文,首先提出了抵制美货的办法。到了12月,“条约”期满,旅美华商联合一百几十个地方的十多万华侨,致电清政府,陈诉华侨在美国被虐待的情况,要求废除这种苛约。清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指示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政府交涉修改条约问题。但交涉数月,毫无进展。1905年4月,美国政府派新任驻华公使柔克义(W.W.Rockhill)和清政府直接谈判,想利用恐吓手段,催迫清政府续订苛约。消息传出,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一场反美爱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1905年5月10日,上海商会召开特别会议,商会代表曾铸(少卿)登台演说,痛斥美国政府的排华政策,并提出以两个月为期,如果美国政府不允许修改苛约而强迫续订,则联合全国各地誓以不运销美货来进行抵制。这个倡议得到与会绅商的一致赞成。随后公议电稿,以曾铸的名义向清政府外务部和商部,“吁恳峻拒画押,以伸国权而保商利”。(11)并通电汉口、南京、广州、厦门、香港等二十一处商会,要求采取一致行动。12日,上海广东帮绅董在广肇公所召开同乡会,提出三项抵制办法:一是中国无论公私,一概不用美国人;二是华人受雇于美国人者,均即自行辞退;三是华人相戒不用美国货。14日,上海福建帮绅董在泉漳会馆重行集会,商定的抵制措施是:从美国来的各货一概不用,包括机器等在内;美船揽载,华人不应装货,各埠一律;美国人所设学堂,华人子弟不应入学;美国人所经营的洋行,华人不应应聘作买办或通译等事,美国人住宅所雇佣工,劝令停歇,庖御等人一概在内。此后,上海各界纷起响应,外省各地也闻风而动。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到7月中旬,全国各地所举行的大小集会,就有五十多次。

到7月20日为止,美国政府仍坚持不准改约。上海总商会再次开会,经过激烈争辩,决定将抵制美货的办法,按期实行。同一天,上海商学会召开特别大会,到会者除南市各大商家外,还有北京的银行、钢铁、棉布、钱庄等行业的巨商和北方学界代表,共有一千多人,一致举手通过不用美货的决议,并准备建立一个大发卖所,以处置存货。以抵制美货为主要内容的反美爱国运动,进入了高潮。

上海是这次反美爱国运动的中心,参加者除商界以外,还有学、妇、工、艺等各个阶层。5月10日以后,美国在上海所办学校的教员和学生不断离校。22日,清心书院全部解散;同一天,中西书院的学生也停止上课,纷纷退学。7月9日,上海女界在广西路上的榕庐开会,提出致书各男界,联络内地女界,刊发美货名目牌号传单,分赴各地演说,以及成立中国妇女会等抵制办法,得到与会者的赞成。工人群众的行动也十分坚决。7月28日,上海报关行工人开会决定,各商家凡是在7月20日以后所定的美货,一律不代装运。爱国艺人汪笑侬为了配合抵制美货的斗争,特地排演《苦旅行》一剧,深受人们欢迎。甚至连少年儿童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加入抵制美货的行列。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上海各界先后参加抵制美货的,就有二十四个团体、七十六个行业。

广东是著名的侨乡之一,旅美华工和华侨人数最多,所以反美爱国运动也很激烈。7月16日,广州成立了拒约会,以普劝国民不用美货,抵制美约为宗旨。23日,改名为“抵制苛约不用美货公所”。接着,南海、新宁(今台山)、佛山、顺德、东莞、香山、石岐、江门肇庆潮州、汕头、韶关等地,都成立了拒约分会,掀起了抵制美货的热潮。青年学生组织宣传队,奔走城乡;工人相诫不购美货,不吸美烟。知识分子则创作《苦社会》《黄金世界》等文学作品,揭露美国资本家虐待华工和华侨的情形,激发人们民族仇恨。同时又出版《拒约报》《时事画报》和《觉报》,以抵制美货为主要内容,从而为全省的反美爱国运动造成了声势,扩大了影响。

反美爱国运动席卷全国许多省市,也波及海外的华侨居住区。北京、天津、南京、汉口、桂林、成都、杭州、南昌、西安、济南、牛庄等一百六十多个城市,相继成立“争约处”“拒约会”“抵制美货公所”等团体,大力宣传和组织群众抵制美货。旅居美国、日本、泰国、菲律宾等地的华侨,出于爱国热忱,也都致电汇款,对祖国的抵制美货运动进行声援。所以这次运动的规模和声势,不断扩大。

广州《时事画报》刊出的抵制美货运动宣传画

中国人民反美爱国运动的声势浩大,使美国政府惊慌失措。5月16日,美国驻上海总领事致电上海道袁树勋,要求参加各商董抵制美货的集会,并蛮横声称:“各商董允宜静候,如有函禀,本代总领事仍愿代达本国政府,以商可否,决不可徒事纷扰,致碍大局。”(12)五天之后,他又送文章给《时报》,迫令刊登。文中既以威胁的口气声称,抵制美约“有损无益”,又为美国的罪行狡辩,说各报所载,“内多不实不尽之处”。(13)又说什么美国只禁华工入境,不禁商人、游客和学生等,妄图拉拢中国的资产阶级,分化破坏抵制美货运动。再度来华的美国新任驻华公使柔克义,在5月底到达北京以后,立即照会清政府外务部,要求下令各省督抚“一律禁阻”。他还勾结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向清政府施加压力。

清政府非常害怕反美爱国运动妨碍其依靠帝国主义支持苟延残喘的“大局”。在8月21日和31日,连续发布上谕,命令各省督抚“认真劝谕,随时稽查”,“倘有无知之徒从中煽惑,滋生事端,即行从严查究”(14),对反美爱国运动进行严厉镇压。袁世凯在运动刚开始时,就不许天津商民“附和上海商会抵制华工禁约”,使北方的反美爱国运动受到很大挫折。天津《大公报》只因登载了抵制美约的消息,他就下令禁止人们阅看达数月之久。两江总督周馥致电各关道,说“禁工一事本非美国官绅之本意,虐待一事更非美国官绅所乐闻”,公然为美国苛待华工进行辩护,还要人们保全美国“文明”的“名誉”。清政府两次电令他严办曾铸等人,只是因为他害怕众怒难犯,才未敢公开下手。两广总督岑春煊遵照美国驻广州领事的意旨行事,逮捕了拒约会职员马达臣等三人,并命广州知府和南海、番禺二县的知县,亲到拒约会总部所在地广济医院,强令解散。其他省市当局也都采取不同手段,对这次反美爱国运动进行破坏和摧残。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压制下,贩卖美货的大商人首先退出运动。他们的代表上海商会,把不订美货和不用美货分开,歪曲抵制美货仅仅是不用,而不是不订,通过这样的手法继续订购美货,并将已购美货贴上印花公然出售。这种破坏行为,遭到中小资产阶级和工农群众坚决反对。但是,作为这次运动的发起者和领导者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却逐渐动摇、退缩。曾铸听到美国官员愿改苛约的虚伪许诺之后,立即表示“若不收篷转舵,窃恐蹈为之已甚之诮”。8月11日,他在贩卖美货的大商人威胁下,发表了《留别天下同胞书》,既说:“愿曾少卿死后,千万曾少卿相继而起,挽回国势,争成人格,外人不敢轻视我,残贱我,奴隶我,牛马我,有与列强并峙大地之一日”,又说:“我死之后,不可与死我者为难。抵制办法,似以从不用美货为宗旨,千万不可暴动。若贻各国以不文明口实,则我死亦不瞑目”。(15)此后,他就销声匿迹,不再活动。一些在运动中结成的团体,也因失去领导中心而不断解散。到1905年底,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美爱国运动,就逐渐沉寂下来。

运动是失败了,但其历史作用和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美国和清朝统治者因慑于中国人民的力量,也终于未敢续订限制华工的条约。

(1) 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4卷,第53页。(www.xing528.com)

(2) 《杨儒庚辛存稿》(近代史资料专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

(3) 《杨儒庚辛存稿》(近代史资料专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7页。

(4) 同上书,第94页。

(5) 《杨儒庚辛存稿》(近代史资料专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6) 《拒俄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3—64页。

(7) 冯自由:《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续编》上卷,第50页。

(8) 《拒俄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66页。

(9) 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第111页。

(10)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378—379页。

(11) 和作辑:《1905年反美爱国运动》,《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1期,第16页。

(12) 《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1期,第43页。

(13) 同上书,第44页。

(14) 同上书,第46页。

(15) 《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1期,第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