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园岁月:大师们的求学记忆

清华园岁月:大师们的求学记忆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25年朱自清受邀到清华大学任教,从此,他的教学生涯与清华相连,终于结束了他前期不断转任的波折,开始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时光。此时的朱自清虽然已经来到学术的殿堂清华,在这里寻找文学的理想,教书育人,但他的内心仍充满不安彷徨。当有人告诉他妻子,朱自清已经上了暗杀名单,他妻子为他忧心忡忡时,他却劝慰妻子,他并不怕这些。

清华园岁月:大师们的求学记忆

1925年朱自清受邀到清华大学任教,从此,他的教学生涯与清华相连,终于结束了他前期不断转任的波折,开始了一段相对安稳的时光。

当时正值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向现代大学转换的时期,朱自清等国文系老师颇想做出一番成绩。尽管在清华这样的学校,许多老师都有留洋归国的背景,学生们也更看重外语而非国文,但他依然和同事们计划着在清华有一番作为。

当时,他为本系学生开课,拟教学计划,同时,作为新文学人物,他为了更好地教学,也主动向身边师友学习,利用休假时间,他埋头写作了《经典常谈》等介绍传统文学经典的著作。虽然这是面向学生的介绍性书籍,但为了写好它,朱自清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身为清华教授,朱自清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他终于有机会把妻儿带在身边,尽力弥补他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然而,随着国际国内局势的恶化,他平静的生活也逐渐被打破。

朱自清早年曾参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曾是壮怀激烈的热血青年,虽然时间的磨砺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沉稳内敛的中年人,他也意识到自己或许无法成为那些先进的革命者,但他的心仍是向往民主、向着前方的。

他的另一篇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正是写作于这样的背景下。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国家再次陷入纷争。此时的朱自清虽然已经来到学术的殿堂清华,在这里寻找文学的理想,教书育人,但他的内心仍充满不安彷徨。他目睹军警对学生的迫害,目睹社会风气的转变,内心终究难以平静。于是,趁着夜色,他想来荷塘边走走,散散心,感受下夜的平静。

清华园的景致是很美的,夏季荷花盛放,夜晚来也别有一番风味。只见“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月下荷塘边难得的静美让朱自清陶醉,也似乎吹散了他心中淡淡的忧愁。他继续走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了,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笔下的文字自然地流淌,那种愁绪若有似无地徘徊。今天读来,感受到的不仅是文字的优美,更是那种深沉而浓厚的感情,那是作者内心的挣扎,也是那个大时代中个人无力的挣扎与不愿沉沦的感情。

然而,“七七事变”的爆发终于打破了本已摇摇欲坠的平静,清华、北大南开师生开始了艰苦的南迁之路,最后在云南建起西南联大,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传承民族的精神和文明。此时的朱自清也随学校来到了云南。由于物资的短缺,严重的通货膨胀,曾经拿着不菲收入的教授们也开始了艰苦的生活。他们吃不到好米,自嘲那夹杂石子的饭为“八宝饭”。为了生活,有的选择自己动手开辟菜地,有的发挥专业所长兼职赚钱,于是,诸如闻一多治印的这类故事在教授中不断发生,而家中孩子众多、家累甚重的朱自清不得不四处兼课补贴家用。经济窘迫的他甚至无法维持教授的体面,寒冷的冬天,既没有大衣,又没有力量缝制棉袍的他买了一件赶马人披的毡披风。那便宜的毡披风又硬又土气,而他却坦然地披着出门。

对他来说更大的磨难来自他的身体,由于长期的紧张,他的胃病加重了,而在缺乏营养的后方他只能靠粗粮填肚子,胃病更加恶化。然而他无钱医治,也无法改变现状,渐渐地,他的朋友们发现他瘦了,老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步履匆匆,甚至佝偻了。

然而困难的环境却没有压垮他。那个谦谦君子心中的热情反而被唤起。清华十级班学生曾请精通音律的朱自清为他们写级歌歌词。面对江河破碎的祖国,朱自清写下了这样的歌词:

举步荆榛,极目烟尘,请君看此好河山。

薄冰深渊,持危扶颠,吾侪相勉为其难。

同学少年,同学少年,一往气无前。

极深研几,赏奇析疑,毋忘弼时仔肩。(www.xing528.com)

殊途同归,矢志莫违,吾侪所贵者同心。

切莫逡巡,切莫浮沉,岁月不待人。

激昂雄壮的歌词,叩击着每个青年学子的心弦,激励着这些同学少年一往无前。他对学子的爱是深沉的,含蓄的。当十级生毕业时,他们已南迁到蒙自,朱自清到车站来为背着行囊的学子们送行。汽笛长鸣,车轮缓缓滚动了,朱自清的身影永远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清瘦面庞,中等身材,精神抖擞,站在蒙自车站的月台上,向着毕业生乘坐的快离去的个旧锡矿火车挥手,频频地挥手,不住地挥手……直到车行了很远,还隐约看见他那高举着的礼帽影儿在远空中摇荡。”[4]这个剪影就仿佛当年他父亲为他送行的背影

目睹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联大师生发出了各种抗议,学生集会游行,教授们联名写公开信,他没有缺席,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同事闻一多走出书斋,走出古典文学象牙塔,投入民主运动,他坚定地支持,还默默为闻一多分担了系里教学和管理的任务。当闻一多最终倒在了特务的枪口下,他写信安慰闻一多妻子,并主持了为纪念闻一多的编辑《闻一多全集》的任务。当时他的身体和精神已经很衰落,但他毅然挑起了这副重担。

当有人告诉他妻子,朱自清已经上了暗杀名单,他妻子为他忧心忡忡时,他却劝慰妻子,他并不怕这些。

回到清华园后,目睹物是人非的朱自清感慨万千,他面对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毅然在当时知识圈发起的《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字。1948年,饱受胃病折磨的他离开了人世,他的告别式以很高的规格举行,他曾经的师友,清华的学生老师都为他送行。

他的老友许德珩对老同学的一生作了这样的评价:

教书三十年,一面教,一面学,向时代学,向青年学,生能如斯,君诚健者;生存五一载,愈艰苦,愈奋斗,与丑恶斗,与暴力斗,死而后已,我哭斯人。

这也很好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从北大毕业,他便登上讲台,他短暂的一生主要是在教书育人中度过的。他教书认真,对学生负责,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他不断学习,向身边人学习,向经典学习。回望他五十年短暂的人生,其中苦乐相伴。但艰苦的环境没有压垮他的意志,却让谦谦君子受到锤炼。他走出象牙塔来呼唤国民起来,他向往民主自由的秩序,而他也坚定地为之不懈奋斗。

他的一生是诗人,是学者,是教育家,也是民主战士,我们在他的文字中读到他的宁静平和,却也能感觉到他的良知与纠结,他的细腻与善良。今天的清华园,许多游客会特意来到荷塘边,重温他笔下的《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荷塘边还树有朱自清的塑像,他静静地望着荷塘,仿佛在思考。

【注释】

[1]魏金枝:《杭州一师时代的朱自清先生》,《文讯》第9卷第3期。

[2]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文讯》第9卷第3期。

[3]吴组缃:《敬悼佩弦先生》,《文讯》第9卷第3期。

[4]江苏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荷塘边的不朽背影:回忆朱自清》,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第4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