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雕塑基础教程:彩塑造像要义

雕塑基础教程:彩塑造像要义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彩塑的制作既要考虑能够长期存放,又要能经得起自然侵蚀,这需要在泥土配料上有严格的要求。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古代彩塑造像在塑制方法和工艺上也存在着地区和流派的区别。

雕塑基础教程:彩塑造像要义

一,工艺特点

彩塑是由塑造和绘画相结合而成的有色彩效果的立体造型。它的基本工艺形式是在成型的泥质造型表面绘上不同的色彩与纹饰,使所表现的对象得以呈现。中国的传统彩塑佛像有的体型巨大,有的精致小巧,造型、结构变化多样,经历千百年漫长岁月,依旧保存完好,这其中蕴藏了很高的制作手段及非常复杂的工艺过程。与我们知道的或者说我们所掌握西方雕塑中对泥土的运用在观念上有着全然不同的定位,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国传统彩塑是把其基础材料——泥土当作雕塑的终极材料来运用,而西方则是当作材料转换的中间替代品。

中国传统彩塑的制作既要考虑能够长期存放,又要能经得起自然侵蚀,这需要在泥土配料上有严格的要求。在《永乐大典》辑录的《元代画塑记》中记载的当时塑三清殿左右廊坊真像所用配料的情况,如:用黄土、西安祖红土、净沙、白绵纸、稻穰、好麻等配成泥塑用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依据。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编著的《清代匠作则例汇编》从繁杂的文献史料抄本中整理了佛像制作则例976条,如佛塑每高一尺用黄土一筐,西纸十张,沙子二分筐,麦糠三分筐,麻茎二两五钱,塑匠二工等,书中还记载了一段泥塑制作的通例程序:“佛像增胎,文扮作像,立胎骨木,糙泥一遍,长面相衣纹,中泥一遍,挑眉眼衣褶,光压细泥二遍,细泥粘作一遍,ç膛红油二遍。”文中“长面相衣纹”中的“长”,是指做出、塑出,意思是塑出脸形和衣纹走向。“挑眉眼衣褶”是指开脸刻画和衣纹塑造。可见彩塑制作工序之繁复。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别,古代彩塑造像在塑制方法和工艺上也存在着地区和流派的区别。

彩塑的着色更是有其自身的特点,所谓“三分塑,七分绘”。五彩妆銮、帖金描画,表现出了极其丰富的艺术效果,在完成的泥塑上妆銮施色,突出了对世俗生活的色彩模仿,丰富了造型语言,增强了造型的层次和变化,更是能与洞窟壁画建筑氛围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早期的彩绘,施色较为简单,色调单一,大都采用大面积的色彩平涂,隋唐以后,随着一些有突出才能的画工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壁画和彩塑的制作中,出现了一批绘塑高手,绘画中的色彩和线条和谐地融入到了雕塑的形体变化中。精美的图案,谐调的色彩,高超的绘画技巧,大大增强了彩塑的视觉效果,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古代彩绘在工艺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不同对象的色彩使用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清代佛塑匠作则例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例子:“文扮佛像,上中五彩妆銮,挑放水金,沥粉贴金,天衣风带,贴金边,画各种花草做法”。其他还有武扮佛像、半文半武佛像、番佛神像等妆銮配色的记载,都有着不同的要求。敦煌莫高窟彩塑妆銮的艺术效果,可以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代彩绘中极其丰富的色彩表现。从魏晋时期用色的古朴淳厚,隋代的浓艳精致至唐代的华丽富贵、丰富高雅,无不体现古代工匠精湛的彩绘技巧和高层次的艺术品味。

二,发展沿革

彩塑表现形式的运用在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开始起步,在秦汉时期,其表现技巧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艺术语言,同时也为佛教彩绘造像在本土的流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佛教东传后,在其传播沿线或围绕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周边大兴石窟寺的营造,一时汇集了大量的中外工匠。在甘肃地区,由于当地地质条件、生活环境与西域各国差异不大(岩石坚硬粗糙不宜雕凿,泥土取材容易塑造方便),所以,西域的泥塑造像形式和技法很快被本土工匠所吸收。从而形成了这一地区的佛教造像或以石为胎或依石构架,再外敷泥土进行塑造,后施以颜色进行彩妆的工艺手法,这便是中国彩绘泥塑佛像的开始。

早期的彩塑普遍都具有古朴、庄重的特点,表现形式多以“壁塑”和“影塑”组成的佛龛为主,所塑形象浑厚、粗放,衣纹多施以阴线刻为主,装饰效果突出,敷彩则热烈单纯,明快朴素,整体具有浓郁的象征意味。敦煌莫高窟和相继而起的麦积山、炳灵寺等著名石窟的早期彩绘泥塑佛像遗存都记录下了这一工艺手段的表现方式。这时的彩塑造像与同时期的石刻造像在造型语言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泥塑的材质特性和表现技法还没有被完全的挖掘出来。

敦煌第248窟彩塑一铺
尺寸:92cm
年代:北魏
地区:甘肃 敦煌

麦积山第100窟右壁左侧菩萨(石胎)
尺寸:140cm
年代:北魏
地区:甘肃 天水

壁塑立佛(炳灵寺第169窟)
尺寸:不详
年代:西秦
地区:甘肃 永靖

影塑供养菩萨像(敦煌第260窟)
尺寸:35cm
年代:北魏
地区:甘肃 敦煌

影塑飞天(麦积山库藏)
尺寸:21cm
年代:北魏
地区:甘肃 天水

敦煌石窟为开端的彩塑造像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隋唐时有了空前的发展,表现形式出现了脱离龛璧的由单体形象组合而成的佛坛样式。形象丰满圆润,衣纹多以起鼓圆线为主,既有装饰性又富于体积感,敷彩艳丽精致,既对比鲜明又协调统一,处处呈现出健康饱满、清新华丽的格调。泥塑的材质特性在这时也渐渐的展现出来。

彩塑一铺(敦煌第28窟)
尺寸:218cm
年代:盛唐
地区:甘肃 敦煌

菩萨像(敦煌第45窟)
尺寸:185cm
年代:盛唐
地区:甘肃 敦煌

菩萨像(敦煌第196窟)
尺寸:274cm
年代:晚唐
地区:甘肃 敦煌

胁士像(镇国寺 万佛堂)
尺寸:不详
年代:北汉
地区:山西 平遥(www.xing528.com)

力士像(敦煌第194窟)
尺寸:146cm
年代:盛唐
地区:甘肃 敦煌

天王像(镇国寺 万佛堂)
尺寸:不详
年代:北汉
地区:山西 平遥

而到了宋代乃至明清,随着石窟寺营造的衰颓而殿宇式寺观的兴建,彩塑造像进入了全盛期,表现形式因适应木构建筑的布局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表现丰富多彩的形象、内容的布局方式以及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悬塑”技法的出现和与“壁塑”、“影塑”的穿插运用,以及与建筑构造的巧妙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加了殿宇内部的层次变化,同时由于在实践中对材料本身表现空间的不断挖掘和拓展,使其所传达的造型语言达到了极致。形象刻画追求变化,富于戏剧性。衣纹的处理更是有突破性的变化,在塑出体积的同时,通过线条的繁简疏密、刚柔曲折、长短纵横、凹凸变化等多种手法表现衣褶翻卷、穿插的状态以及丝、麻、沙、绸的质感。敷彩则追求真实感,施色讲求变化,效果却极其协调,既充满了鲜明的写意特征又有很强的浪漫情怀。

不胜枚举的寺观彩塑造像遗存说明,彩塑造像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不断发展创新,使得这一表现手段已成为古代工匠展现自己手艺,传达自己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菩萨像一铺(华严寺 下寺)
尺寸:538cm
年代:辽
地区:山西 大同

十大弟子像之南北壁全堂(小西天 大雄宝殿
年代:明
地区:山西 隰县

十二圆觉像(观音殿)
年代:明-清
地区:山西 长治

罗汉像(资寿寺)
尺寸:不详
年代:明
地区:山西 灵石

罗汉坐像(灵岩寺
尺寸:151cm
年代:北宋
地区:山东 济南

罗汉坐像(崇庆寺)
尺寸:165cm
年代:北宋
地区:山西 长治

文殊菩萨(青莲寺)
尺寸:不详
年代:宋
地区:山西 晋城

文殊菩萨像(广胜寺 上寺)
尺寸:不详
年代:明
地区:山西 洪洞

观世音菩萨坐像(双林寺 菩萨殿)
尺寸:不详
年代:明
地区:山西 平遥

天王像(华严寺 下寺)
尺寸:不详
年代:辽
地区:山西 大同

韦驮像(双林寺 千佛殿)
尺寸:不详
年代:明
地区:山西 平遥

力士像(双林寺 天王殿外廊)
年代:明
地区:山西 平遥

天王像局部(资寿寺 天王殿)
年代:明
地区:山西 灵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