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黄兴将军回上海

南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黄兴将军回上海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次革命”因国民党内部意见分歧、部队素质差,又粮饷不足,甚至是各行其事、不服从命令等原因,致使讨袁军总司令黄兴将军离开南京,只身回上海,南京随即宣布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又以失败告终。南京取消独立后,袁世凯即令国民党第八师代为维持秩序。此时守城的革命军仍顽强抵抗,直到祖父的大军渡江,才真正守不住了,“二次革命”终于再次宣告失败。

南京二次革命宣告失败,黄兴将军回上海

1913年(民国二年)南方国民党袁世凯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宋教仁的被杀、国民党任职的总理先后下台、袁世凯私自向“五国银行”借款消息的披露等,引起了全国的抗议浪潮。此时的袁世凯破坏了最后一点民主,公然罢免了国民党的三省都督,迫使国民党特别是孙中山先生毅然决定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袁。黄兴将军在南京策动起义,宣布南京独立,随后讨袁战火烧遍大江南北,“二次革命”爆发了。

这里不得不说说张勋。张勋是个旧军官,一直反对共和体制。民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部队仍留着辫子,以示不忘清廷,所以被称为辫帅和辫子兵。辫帅和他的兵以凶悍著称。他任江南提督时镇守南京,后被起义军击溃退往山东。他一心想的是再回南京报仇。父亲说:“据师岚峰大伯(名景云,是爷爷的参谋长,此人亦和我们家关系深厚。但因去世早,我们没有见过)说,爷爷刚到徐州,张勋就请他去赴宴,跟着爷爷去的有师大伯和副官。张勋请爷爷去的目的是要表明他自己去攻占南京,希望爷爷别抢他的功,说南京是他的地盘。当时爷爷就说,‘什么你的、我的,现在是民国了,都是国家的。我服从命令,都是自己人,好商量……’”“二次革命”开始时,祖父为第二军总指挥,本来张勋的江防军应受其节制,但袁世凯有时也不得不让张勋几分,所以在任命祖父为江淮宣抚使的同时,也任命张勋为江北宣抚使。

“二次革命”因国民党内部意见分歧、部队素质差,又粮饷不足,甚至是各行其事、不服从命令等原因,致使讨袁军总司令黄兴将军离开南京,只身回上海,南京随即宣布取消独立,“二次革命”又以失败告终。南京取消独立后,袁世凯即令国民党第八师代为维持秩序。第八师是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师长是陆军中将陈之骥〔字叔良,是我们的大姑父,直隶芦台人,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学业与军事才能均出众,回国后即为革命军中精英人物。祖父一向欲与南方革命党人和平相处(后有信为证),因此一方面是看中了陈之骥的才能,另一方面亦是向孙中山先生示好,才将陈之骥招为自己的大女婿。而孙中山先生亦为保存革命实力,知其为祖父的女婿,任命他出任革命军中实力最强的第八师师长〕。当陈之骥正式向第二军军统(我们的祖父)过江交接军务时,在南京的革命军内部又有人宣布再次独立。再次独立的何海鸣率领部队,击溃了第八师,此时陈之骥已不能过江,无奈出走日本。宣布独立的何海鸣重整讨袁部队迎战北洋军战争复发。张勋就趁此机会大举进攻南京,想抢头功。此时守城的革命军仍顽强抵抗,直到祖父的大军渡江,才真正守不住了,“二次革命”终于再次宣告失败。师岚峰大伯说:“上将军攻破了南京的主防线后进城,张勋是炸开南京城墙,比上将军早二小时进的城,并立即占据了两江总督府。张急电告上将军‘勿食前言’。张勋进城后公然纵兵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上将军屡禁不止,只得下令镇压,抓了张的兵。张勋不干了,要对老人家进行报复,眼看就要火拼。但上将军深知此人,不与其争,反而向袁世凯推荐张勋为江苏督军。下面的人都想不通……”祖父不愿与其在内部火拼,但心中有数,知此人如此作风,在南京是做不长的。9月1日攻进南京城,9月3日,袁世凯任命张勋为江苏督军。做了江苏督军后,张更是胡作非为,当地老百姓多有反抗。当他乱杀无辜时,又错杀了一个日本侨民,外交使团也不干了,要求撤换张勋。11月张勋被迫辞职,袁世凯任命其为“长江巡阅使”派驻徐州。是年12月16日,祖父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都督,部分禁卫军改编为十五、十六师调赴南京保卫(这也是在优待清室条件中对禁卫军的承诺)。南京为江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重心,袁把祖父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是早有打算的。从此祖父一直在南京江苏都督任上,直至1917年到北京接任代理大总统职。

祖父在南京任上,用祖母的话说:“爷爷当了江苏都督,南京城里的老百姓放了好多鞭炮,欢迎啊。”父亲说:“后来爷爷把江苏一带治理得非常好,威信很高。”《年谱》记载:1914年1月1日祖父发布上任公告:“照得本都督奉命来宁……首宜咨询民隐,保卫治安……本都督目击颠连,良深悯恻,合亟于莅事之始明白宣布,自兹以往,我商民人等身命财产均由本属都督担任保护,所有调宁军队业经饬令严加约束,万不致扰累商民……一经发觉即一并严惩不贷,无谓言之不预也。”“准审计处咨询,通饬各机关,嗣后以宴会、馈赠、捐助、车马等费名开支公款者,应严行革除,以资节省。”祖父言行一致,受到百姓拥戴。我们所接触到的资料皆谓在1914至1917年,祖父在江苏任都军时江苏省的经济、社会都有了发展。这应是祖父督理江苏时的功绩。(www.xing528.com)

祖父在南京任上期间,迎娶了我们的继祖母——周夫人。清封一品夫人——吴太夫人,是祖父的原配、我们的嫡祖母。她老人家去世得早,全家事务皆由我们的祖母管理(关于我们的生祖母——彭太夫人,后面还有叙述)。后来袁世凯把他们家的女教师许给祖父做续弦,这就是祖父在南京迎娶的周夫人。父亲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到浦口去接周夫人的是谁吗?是我,是我替爷爷去接的周夫人。我当时5岁,穿着大元帅军服,带着高白长缨的帽子,坐着轿替爷爷去接亲。我还记得清楚着呢……”我们都看到过那张父亲穿着为5岁孩子定做的大元帅服的照片,最显眼的是那顶上有高白长缨的帽子。遗憾的是这张照片和很多有价值的文物一样,在“文革”中不知去向。至于袁世凯为什么要把他们家的女教师许给祖父做续弦,政界、史学界已有不少说法,在此我们就不想多说了。祖父对此事十分慎重,因为祖父与原配嫡祖母的关系甚好,嫡祖母于1910年临终前,祖父曾答应她不再续弦,所以开始时祖父并未同意,特为此事回河间老家,请示大祖父(大祖父是当时的族长,与祖父关系最好)同意后,才接受了这门婚事。

是年7月1日,袁世凯总统授祖父为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