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陶瓷与服饰文化:从古至今

中国陶瓷与服饰文化:从古至今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陶瓷文化和服饰文化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贴近人们生活的艺术文化。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史。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传世的陶瓷器物,了解当时的服饰艺术和服饰文化。图12-1秦始皇兵马俑从战国到清代,人物陶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比较重要的随葬品,是中国古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雕塑艺术。图12-12北魏陶女俑讲后练习题:1.北魏孝文帝“元和改制”推广汉服的服饰改革运动十分成功。

中国陶瓷与服饰文化:从古至今

陶瓷文化和服饰文化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最贴近人们生活艺术文化。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立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史。在古代,服饰文化是一种符号,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它从一开始出现就与陶瓷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服饰具有容易腐坏、不易保存的特点,因此中国明清之前的服饰实物遗存较少,但是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陶瓷实物很多,其中就有不少陶瓷人物雕塑和绘有各种人物纹饰的彩瓷。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传世的陶瓷器物,了解当时的服饰艺术和服饰文化。

图12-1 秦始皇兵马俑

战国清代,人物陶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比较重要的随葬品,是中国古代最具时代特征的雕塑艺术。秦代服饰是战国服饰的延续,由于目前出土资料十分有限,很难准确地表述其服饰艺术,我们只能从出土的陶俑中窥其端倪。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秦始皇兵马俑(图12-1)。秦始皇兵马俑在当时制作时,完全按照秦国军队的真实状况塑造,人物陶俑与真人大小相仿,造型准确生动,写实逼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重要作品。秦始皇兵马俑采用陶模分体翻制、套合、粘接等技法,对人物陶俑的五官、铠甲、衣饰等细部进行艺术化加工处理。这些兵马陶俑虽属彩绘陶俑,但因时间太长,所以大部分色彩都已脱落。不过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兵马俑,大概地了解秦代的冠服制度。如其中的一件坐俑(图12-2),他头部包着巾,上身穿着右衽襦,右衽是指衣襟向右掩,襦则是指这种长至膝盖的外套;下穿长袴(图12-3),袴也叫“胫衣”,秦代的袴是一种裹住腿部的筒形服饰,属于无裆裤。再如一件秦代将军俑(图12-4),头戴鹖冠,穿两层袍,外穿重甲,下为长袴,鞋头向上扬起。通过对比这两件陶俑身上的服饰,我们可以看出秦代的服饰制度是:有地位的戴冠,鞋头向上扬起;无地位的人戴巾,或者什么也不戴,鞋头是平的。

图12-2 秦始皇陵坐俑

图12-3 无裆袴

图12-4 秦始皇陵高级军吏俑

汉代服饰主要通过冠帽和佩绶来体现等级,所以汉代冠服制度特别复杂[1]。汉代织绣业十分发达,虽然服装款式简单,但是富贵人家可以通过穿绫罗绸缎和带有复杂纹绣的衣服来体现高贵的身份。平民的主要服装是短衣和袴。汉代出现了合档裆裤,和现在的裤子款式接近。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也就是一种粗布短衣。如传世的一件东汉陶俑(图12-5),头戴圆形笠帽,头发在脑后向上绾起。上身内穿圆领衣,外穿两层右衽衣,外衣有缘,袖口挽起,腰中系带,下着裤,足登布履。腰间垂挂环鼻刀,左手持箕状物,右手拄长柄锸,锸立于双足之间,这件陶俑反映了东汉时期四川亦兵亦农的形象。汉代女子的装束,沿袭深衣款式。深衣(图12-6)是指古代中国一种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被体深邃”而得名。著名的汉代阳陵俑的着装就是汉代女子最常见的装束,如图12-7所示的塑衣式彩绘直立侍女俑,外穿乳白色交领右衽曲裾深衣。从领口来看,其里外共穿三层衣袍,腰间束带,带端在前面垂下,袖口、领口、衣襟处皆绘有红色、棕色、蓝色锦缘。如果没有缘,则被称为“褴褛”。汉代女子的发式,流行梳髻,发型多在头顶中分,在脑后归拢束成发髻,称为“同心髻”,或者挽一下垂在后边,称为“垂云髻”,亦称“垂髯”[2]。如图12-8所示的塑衣式跽坐拱手俑,发式前额中分,长发后拢于项背挽成垂髻,髻下分出一缕青丝下垂,正是汉初流行的堕马髻。

图12-5 东汉陶持锸男俑

图12-6 深衣

图12-7 塑衣式彩绘直立侍女俑

图12-8 塑衣式跽坐拱手俑

魏晋北朝是中国服饰大变动的时期,其大致趋势是胡汉服饰交融,从褒衣大袖的汉服变成了圆领窄袖的胡服。当时流行的胡服特征是紧身、圆领、窄袖、下摆开衩。曹魏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沿袭汉代服装的样式,但由于社会动乱,不按等级穿衣的情况时常出现,尤其是将校军官、贵族等多越级穿衣。西晋的服饰风格延续曹魏,但非主流的着装风气渐渐盛行。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服饰以胡服为主,而南方服饰以汉服为主,不过当时胡汉服饰交融,南方汉人穿窄袖胡服的情况也很常见。北魏孝文帝“元和改制”,推广汉服,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服饰改革运动[3]。如传世的一件北魏陶男侍俑(图12-9),上衣下裳,头戴小冠,明显是汉族服饰。裳最初只是将布裁成两片围在身上,一片蔽前,一片蔽后,中间系一条布腰带。从汉代开始,人们把前后两片布连起来呈筒状,这就是今人所谓的裙,因此裳也指裙。从出土的后期陶俑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北魏的服饰改革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孝文帝下令改穿汉服后,仍有不少妇女穿诸如小袖袄之类的胡服。如传世的一件北齐陶侍女俑(图12-10)穿的就是小袖袄,右衽翻领,腰间系带,这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妇女的服装式样。(www.xing528.com)

图12-9 北魏陶男侍俑

图12-10 北齐陶侍女俑

图12-11 北朝仪仗俑

西晋末年到南北朝时期,汉族服饰也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的元素,创造性地发展出许多新的服饰,如袴褶、裲裆、半袖、幂篱、靴。其中,袴褶是北朝应用最广的服饰,从士兵到一般平民都可以穿,但是在南朝多是下层百姓穿的。如图12-11所示的北朝仪仗俑,头戴小冠,身着袴褶,衣是交领广袖的样式,长度到膝盖以上,裤腿中间系一条带子,用来调节裤长。其实,最早作为戎装的袴褶并不是大袖阔腿,而是游牧民族常用的窄袖窄腿。直到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人们才将这种比较实用的上衣下裤形式保留,但将袖口和裤管变得宽大,看上去更有宽衣博带的效果,尤其是宽大的裤子,人站立时与汉族传统的下裳相似。魏晋时期,十字髻十分流行,因其发髻呈“十”字形,故名。如图12-12所示的北魏陶女俑在头顶正中将头发盘成“十”字形,然后将剩余的头发在头的两侧盘成环直垂至肩,上用簪、钗固定。从周朝至汉代,妇女偶有戴假发者,但多限于宫廷鬼父。到了魏晋时期,上至后妃,下至贫女,都戴假发,称为“假髻”或“假头”。若有贫穷人家买不起假发的,就找人借发。真头发亦有买卖者,并且很值钱。宫中妇女还常以所戴发饰的数量,作为其身份等级的标志和象征。

图12-12 北魏陶女俑

讲后练习题:

1.北魏孝文帝“元和改制”推广汉服的服饰改革运动十分成功。( )(判断题)

2.自秦汉时期始,____________在殉葬品中一直占主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陶塑艺术领域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填空题

3.汉代服饰主要通过____________和佩绶来体现等级。(填空题)

4.汉代女子的装束沿袭____________形式,它是古代中国一种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被体深邃”而得名。(填空题)

讲后讨论题:

请结合你的亲身感受和体会,谈谈你对陶瓷与中国服饰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

【注释】

[1]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年,第3页。

[2]张竞琼、曹喆:《看得见的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34页。

[3]张竞琼、曹喆:《看得见的中国服装史》,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5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