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全本新注》商君列传

《史记全本新注》商君列传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太史公自序》云:“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作《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作《商君列传》就是肯定商鞅变法。据《秦本纪》,商鞅变法在孝公三年。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③;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④。戮力本业⑤,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⑧。

《史记全本新注》商君列传

【题解】商鞅,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战国中期卫国公室诸公子,名鞅,因称公孙鞅或卫鞅,入秦后变法有功,封为“商君”,史称商鞅。《太史公自序》云:“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作《商君列传》第八。”司马迁作《商君列传》就是肯定商鞅变法。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摒人言曰:“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我。汝可疾去矣,且见擒。”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注释】①商君:商鞅封地有商於之地共十五邑。商邑在今陕西商洛市辖区。②庶孽:侧室所生诸公子。③刑名之学:法家学说,因法家主张循名求实,以刑法治国,故称。④公叔座:复姓公叔,名座。座,有本作“痤”。中庶子:官名,掌卿大夫家族事务。⑤不可讳:此处指死。⑥举国而听之:让全国都听命于他,即要重用商鞅。⑦嘿然:沉默的样子。⑧摒:令侍者回避。⑨谢:道歉。⑩我言若:我向魏王推荐了你。⑪且见擒:将被擒拿。⑫悖:荒谬。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悒悒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

【注释】①修:重整。重整秦穆公的霸业。②东复侵地:向东收复被侵之地。秦穆公把秦疆域向东推进到黄河岸边,战国初,河西地为魏所夺。③西入秦:据《秦本纪》商鞅在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61)入秦。④景监:姓景的太监。⑤妄人:狂妄自大不切实用之人。⑥让:责备,责问。⑦帝道:传说中之五帝兴起的治国道理和策略。五帝,详《五帝本纪》。⑧复求见鞅:商鞅又请求秦孝公接见自己。⑨益愈:秦孝公对商鞅的态度稍好了一点。⑩未中(zhòng)旨:指还不能合秦孝公的心意。⑪王道: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统一天下的理论、方法。未入:还不能说到秦孝公的心里去。⑫霸道:春秋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的治国之术。⑬膝之前于席:古人席地而坐,秦孝公因听得入神,不知不觉地膝行而向商鞅凑近过去。⑭中吾君:说中我们君主的心思。⑮比三代:谓秦行帝王之道,可比隆于夏、商、周三代。⑯悒悒,郁闷不快的样子。⑰难以比德于殷周:难以和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功业道德相媲美,意谓还不能统一天下。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傲于民。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注释】①此句鞅字系衍文。②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行动犹豫不决的人不可能成名,做事不决断建不成功业。疑:犹豫,不自信。③见非于世:不被世俗舆论所承认。④傲:戏弄,讥笑。⑤暗于成事:对别人都已做成的事情,仍然不明白其所以然。⑥智者见于未萌:聪明的人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能够预见。⑦论:讲求。至德:最高的道德。⑧不法其故:不遵行旧的法典制度。法:效法,遵守。⑨民:改变旧的民俗。教:教化。⑩因民:因循人民旧有的风俗。⑪缘法:沿用旧法。⑫学者溺于所闻:学究们囿于自己的狭隘见闻。溺:沉醉,拘泥。⑬此两者:甘龙所言“因民而教”和“缘法而治”。⑭法之外:旧法之外的事情,指变法。⑮五伯:即春秋五霸。⑯制:制约,受制。⑰夏殷:谓夏殷两代的最后帝王桀、纣。⑱多:赞扬,肯定。⑲左庶长:秦国第十等爵,带兵充偏将。⑳据《秦本纪》,商鞅变法在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注释】①令民为什伍:按军队编制把居民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地组织起来。②相牧司:相互监督、揭发。连坐:什伍中一家有罪,其他各家如不告发,即与犯罪者按同罪受罚。③以率受上爵:按照军功论赏的条例规定接受提升。率:标准,规定。④被:同“披”,加给,处以。⑤戮力:努力,尽力。⑥复其身:免除其本人的劳役。复:免除。⑦举以为收孥:一律没入官府为奴隶。举:尽,全部。收孥:没收而为奴婢。孥:同“奴”。⑧宗室二句:国君的族人凡是没有被论定军功的,取消其宗室资格,不准再入族籍。论:论叙,铨评。⑨明尊卑爵秩等级:明确区分尊卑上下的等级界限。尊卑:身份地位的高下。爵秩:爵禄的等级。⑩各以差次名田宅:各自依等级占有田宅。差次:差别和次序。名:占有。⑪臣妾衣服以家次:奴婢们的衣服样式随着主人家的地位高低而定。家次,家族的等级。⑫芬华:芬芳荣华,指政治上尊贵显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注释】①国都:秦国的都城,这时秦都在雍(今陕西省凤翔县南)。市南门:市场的南门。古代南都,市场在朝廷宫殿后面,有一定范围。②十金:十镒。一镒为二十四两。③辄:就,立即。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注释】①期年:周年。②初令:商鞅新变的法令。③君嗣:国君的继承人。④趋令:遵守法令。⑤乡邑:乡村和城邑。⑥乱化:扰乱国家秩序,反对推行新法。(www.xing528.com)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

【注释】①大良造:即大上造,秦爵第十六级。②将兵围魏安邑,降之:《秦本纪》和《六国年表》系此事于秦孝公十年,即公元前352年。降之:这里是作订立和约解。安邑:魏迁都前的国都,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③居三年:指商鞅为大良造后三年,即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④作为筑:兴建和修筑。冀阙:魏阙,宫廷正门前两边的牌楼。⑤同室内息:秦地旧俗,男女长幼在同一房间里住宿。⑥集:合并。⑦开阡陌封疆:拆除井田上旧有的道路疆界。阡陌:田间小道,兼作田界,南北曰阡,东西曰陌。⑧平:统一,划一。⑨斗桶:量器名,六斗为一桶。权:秤锤。衡:秤杆。⑩劓:割鼻之刑。⑪居五年:公子虔犯法在第二次变法之四年,又居五年,即秦孝公十九年,公元前343年,周显王致胙。⑫致胙:送来祭肉。周天子赐胙于诸侯和大臣,是一种尊荣。

其明年,齐败魏兵于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于齐,诸侯叛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拒,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注释】①马陵:齐邑,在河北大名东南。齐魏马陵之战,在公元前341年。②岭厄:山岭险要之地。此指安邑之东的山险之地。③山东:华山之东。④河山:黄河和华山。⑤日以削:魏国土地一天天地遭到蚕食。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命。”商君曰:“子不悦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穆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穆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于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于府库,德行施于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峻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于命,民之效上也捷于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欢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蓄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注释】①从孟兰皋:通过孟兰皋得与赵良相见。②弗敢愿:不敢奢望,言不敢高攀。③推贤二句:推贤荐能,拥护者自然趋附而进;小人盈庭,则胸怀统一天下大道的人便会离去。④听君之义:指接受您的深情与厚义。⑤反听:是说反转来听自己说的话,犹言“自察”。反,同返。⑥内视:犹言“反省”。⑦自胜:克制自己。⑧自卑也尚矣:谦虚而自处卑下的人反而更显高尚,被人尊崇。尚:崇尚,尊敬。⑨营如鲁、卫:把秦国治理得像鲁国、卫国一样文明。营:经营,治理。⑩五羖(gǔ)大夫:秦穆公相百里奚之号。百里奚曾在楚为奴,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赎买至秦,委以国政,秦人因之称为五羖大夫。⑪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一千张羊皮,抵不上一块狐腋珍贵。⑫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一千人随声附和,抵不上一个人的抗言直谏。⑬墨墨:同“默默”,指群臣一个个缄默不言。⑭貌言华也四句:表面好听的话只是花朵,正直忠实之言才是果实,刺耳的话是治病的良药,甜言蜜语教人生出疾患。华:同“花”。至言,最好的话,正直之言。⑮荆:楚国。⑯粥:同“鬻”,卖。⑰褐:粗短衣服。食:饲养。⑱东伐郑:公元前627年,秦穆公袭击郑国,即有名的崤山之战。⑲三置晋国之君:晋国自献公死后,秦穆公先后安置过晋国三个君主,即公元前651年派百里奚送公子夷吾回国即位,为晋惠公;公元前637年晋公子圉(yǔ)从秦国回国即位,即晋怀公;公元前636年送晋公子重耳即位,即晋文公。⑳一救荆国之祸:还解除了一次楚国造成的祸害。公元前631年,秦穆公参加了晋文公发起的征伐楚国的战争,即著名的城濮之战。㉑巴:周初所封的一个姬姓小国,在秦之南,其地当今四川东部地区。㉒八戎:泛指秦西方的各部族国家。㉓由余:原为晋人,后在西戎做官,被秦穆公用计使之降秦为相,佐穆公霸西戎。㉔盖:车盖。㉕舂者不相杵:舂谷的人因为悲痛,不再唱歌以助力捣米。杵:捣谷的木柱。㉖非所以为名也:这不是求取声名的正常途径。㉗峻刑:严刑。㉘教之化民也深于命:用礼教来化民比用严法命令深刻得多。㉙今君又左建外易:现在你所建立的事业违背常理,所变之法违背常情。左:邪僻,不正。易:变易,变法。㉚称寡人:指商鞅被封为商君。春秋战国时,凡封君皆可称寡人。㉛绳:以法制裁。㉜诗曰:引自《诗经·鄘风·相鼠》。看那相鼠都是五官端正,一个人反而残缺不能行礼;人没有礼,还不如早点去死。相鼠:又称礼鼠,据说他见了人会把两只前脚相交成打拱的样子。遄:急。㉝此二句诗为逸诗。㉞骈胁:肋骨相排成一块,形容彪形大汉肌肉丰满,看不见肋骨条痕。骈:并连。胁:同“肋”。㉟闟戟:短矛。㊱书曰:今本《尚书》无此二句。㊲归十五都:赵良劝商君交还所受封的商、於之地共十五城。㊳灌园于鄙:到偏僻之地做一个浇园的隐士。㊴显:任用,尊显。岩穴之士:隐居山林的贤才。㊵序:录用。㊶宠秦国之教:以专擅秦国之政为荣耀。宠:荣耀。教:教令,指政权。㊷捐宾客:抛弃宾客,死的委婉说法。㊸收君:收捕你。㊹岂其微哉:难道还会少吗?谓很多人都要收捕商鞅。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纳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注释】①太子立:秦惠王嬴驷。②关下:函谷关下。③欲舍客舍:想到客馆住宿。④客人:客舍主人。⑤舍人无验者坐之:留人住宿(舍人)没有证件(验)要判罪。⑥一:竟然。⑦弗归:不把商鞅送归秦国。⑧纳秦:交给秦国。⑨走商邑:逃到商邑去。⑩郑:即今陕西华县,郑初建时的国都,故名郑。⑪黾池:应为彤(tóng)池之误。彤池,即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⑫徇:巡行示众。⑬莫如:不要像。

商鞅入秦变法车裂而死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注释】①天资刻薄:天性残忍寡恩。②迹:按核,考察。干:求。③浮说:华而不实的言论。④质:本质,本意。⑤因由嬖臣:意谓商鞅仕秦,投托秦孝公宠臣,采取了投机的手段。⑥商君《开塞》《耕战》书:商鞅死后,法家后学将他的变法理论辑成《商君书》《汉书·艺文表》载二十九篇,今存二十六篇。第三篇为《农战》,第七篇为《开塞》。《耕战》即《农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