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鸣区革命老区实现转型升级,经济腾飞的发展史

武鸣区革命老区实现转型升级,经济腾飞的发展史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确保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武鸣着力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创新。全年粮食总产量33万吨,肉类总产量11.4万吨,水产品产量3.5万吨。城区高新技术企业15家,自治区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华纳科技入选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这一年,武鸣区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303.33亿,增长4.5%。

武鸣区革命老区实现转型升级,经济腾飞的发展史

经过几十年发展,武鸣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呈现出质量效益提升、结构不断优化的新态势。工业加快转型升级,“两头”产业发展初显成效,碳酸钙、新型建材等专业产业园落地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初步打响,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扩面提质、初具规模,“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影响力扩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旅游、商贸、现代物流、电商等产业不断壮大,房地产日益繁荣,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8年6月14日,中共南宁市武鸣区委员会、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政府制定下发《南宁市武鸣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其中确定的发展目标为:城区经济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特色鲜明,城镇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生态人居环境切实改善,综合实力整体进位。

为了确保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如期实现,武鸣着力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创新。第一,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突破中,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农业农村改革深入开展,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任务,承担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国家、自治区部署改革任务取得实效。第二,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包括持续推进“放管服”,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推进国土、住建、发改等部门数据整合、多规合一,推动行政审批网上办理,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智慧武鸣”、民政园等PPP项目开工建设,实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新突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等等。第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发挥比较优势,抓好林产品、石材、饮用水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链专业化集聚发展,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同时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坚持“多规合一”,加快完成工业园区扩园相关工作,强化园区规划与城镇规划融合,合理制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主导产业。第四,加快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粮食、糖料蔗、林产品、水果、禽畜、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化、标准化建设,发展富硒农业、休闲农业和有机循环农业,打造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实施品牌战略,扩大“中国沃柑看武鸣”品牌影响力,推动特色优势农产品商标注册,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打造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与此同时,加快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南宁市武鸣区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实施。第五,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完善兴武大道、香山大道、恒宁太阳广场商圈服务业集聚区和标营新区商务区商圈配套设施建设,刺激消费市场。依托高铁、高校产业集聚优势,开展南宁北站、教育园区商圈建设规划,全力推进教育园区配套服务业项目等建设,促进人口集聚,加速形成城区新的消费增长极。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场升级改造和旧城改造。加强房地产价格调控,合理引导居民预期和购房行为,稳定商品房价格增长;强化质量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住房安全质量。与此同时,培育发展新型服务业,依托农副产品、建筑材料、电商物流等特色产业,以建设南宁市物流基地重要节点为目标,积极承接首府中心物流疏解,规划建设大型现代物流园,推进现代物流业提质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着力打造武鸣“壮镇网圩”电子商务平台品牌,做大做强“村邮乐购”“千城万店惠农电商”等本土电商企业。支持超市、实体零售店等商贸企业建设网上商城、开设网店,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贯彻落实《南宁市健康产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健康南宁“1+13”政策,完善居家和社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健康旅游、健康运动休闲等健康服务业。第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平台,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产业园区兴办科技型企业、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培训基地,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引进企业入孵。

武鸣区紧紧围绕“两个中心一目的地两基地”发展定位和建设具有壮民族特色的“富裕文明、生态宜居、美丽和谐”武鸣新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www.xing528.com)

2019年,武鸣深入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形成沃柑、生猪香米等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沃柑种植面积突破45万亩,产值超60亿元。整合6900万元支持生猪产业加快恢复生产。增点扩面升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98个。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0万亩,糖料蔗生产保护区25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种植面积50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33万吨,肉类总产量11.4万吨,水产品产量3.5万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免工业企业税收6500万元。精准服务企业,锦龙建材、赢创美诗药业等重点企业实现满负荷生产,培植新增汉美思电器、宝成木业等14家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城区高新技术企业15家,自治区级以上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家,华纳科技入选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投入6700万元,完善伊岭工业集中区道路、排污、水电等基础设施,26家企业入驻集中区科技孵化器,集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8.99亿元,增长21.8%,实现财税收入3.07亿元,增长10%。“飞地园区”高新区新签约力山纸业、吉祥铝等8个项目,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1.58亿元,增长30.6%。同时,武鸣区全力创建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拂袖推进南国乡村等文旅项目建设,新增1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2家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景区,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消费分别增长18%和26%。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引入大型超市、餐饮连锁企业和广西知名房地产开发企业。这一年,武鸣区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303.33亿,增长4.5%。其中城区本级地区生产总值263.27亿,增长6%;城区本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9%,城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1%,城区本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6%,城区本级财政收入18.83亿元,增长7.9%。

2020年,武鸣围绕农产品主产区功能定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沃柑、生猪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沃柑种植面积46万亩,挂果投产40万亩,产量120万吨,产值100亿元,带动果农增产丰收;引进生牧原、新希望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改扩建、新建规模养猪场98个,全年生猪出栏40万头。培育农民合作社594家,累计创建9个自治区级、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全年粮食总产量33.6万吨,糖料蔗总产量146万吨,水果总产量175.2万吨,蔬菜总产量165.6万吨;肉类总产量7.4万吨。城区本级农林牧渔总产值193.94亿元,在南宁市占比达22.4%,为强首府农业提供强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