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武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民生改善,实现整体小康

武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民生改善,实现整体小康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根本目的,最终要落实到民生幸福,富裕小康上。武鸣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2012年,武鸣正式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总体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各族人民,积极改善民生。政府首先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保障“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

武鸣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民生改善,实现整体小康

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根本目的,最终要落实到民生幸福,富裕小康上。武鸣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改革开放之初,民生最大的差别是城乡差别。1978年,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94.2元,“读书难”开始成为部分群众的问题。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虽已低水平全覆盖,但公共卫生资源捉襟见肘,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开始突显。与弱势群体民生密切相关的救灾救济主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救济和扶持”,除应急发放必需救济款、救济粮及其他物品外,多靠组织生产自救,恢复生产。社会救济主要针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残及生活特殊困难户,每年发给救济粮款和衣、裤、被单、棉胎、蚊帐等物品,救济应急多为临时举措,无制度保障。其他特殊救济和社会福利多处在保障基本生存的低水平状态。即使优抚安置等特殊社会保障,也还是以群众为主、国家为辅,如农村义务兵家属从群众优待改为补助工分参加社队分配现金、粮食和农副产品,城镇的义务兵家属酌情给予补助,烈属、伤残军人、带病回乡的复员退伍军人,达不到当地群众平均收入水平的,在享受国家抚恤、定额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适当的补助。

如何打破“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了武鸣县世纪之交民生建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久久攻坚屡有斩获的改革热点、亮点。

2011年,武鸣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新增城镇劳动力30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全县参加社会保险总人数42.36万人,征缴社会保险费1.93亿元。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4.59万人,参合率96.97%,位居自治区前列。深入实施“126”教育强县战略,稳妥推进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综合改革、自治区农村学科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工作,落实公办幼儿园规划建设用地42.9万平方米,投入1.05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8.56万平方米,投入590万元,完成29所学校多媒体“班班通”项目建设,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费2.79万人(次)、1302.76万元,顺利通过自治区、市职业教育攻坚检查评估验收,中考高考成绩位居自治区、市前列。(www.xing528.com)

2012年,武鸣正式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总体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县各族人民,积极改善民生。政府首先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保障“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当年全县财政支出9亿元,同比增长25.82%,用于民生的支出主要在四个方面:一是突出财政支农重点,支持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全县累计投入资金2388万元,整合利用各类项目资金5680万元,着力打造新农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二是大力支持教育、科技文体事业。全县教育、科技、文体三项支出1.78亿元,占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19.73%,其中教育支出占全县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17.89%。年内全县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入学率分别达92%、100%、92.8%。提前8年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普及目标。三是加大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工作支持力度,争取上级社会保障和就业补助资金5358万元。年内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万人,城镇新增就业33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大力实施全区“阳光社保”工程,新型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9.35万人,参保率88.53%,待遇发放率100%;城镇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57人,参保率87.92%,待遇发放率100%。逐步建立完善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医疗救助、临时社会救济为补充,各项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济体系和灾害救助体系,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年审批城市低保1711户2773人,发放救济金575.72万元;审批农村低保5589户1.21万人,发放救济金1350万元。此外,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不断健全,4家公立医院全部按规定实现药品零差率销售。加大新型农村社会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力度,结合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财产和人身保障。四是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争取到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396万元,其中:中央廉租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1689万元,廉租房建设中央投资2375万元,中央补助公共租赁房专项资金332万元,主要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公共租赁房建设和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赁补贴。年内完成859套保障性住房建设和900户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1982套(户),让危旧房住户告别了低矮的棚户区,并有1164套廉租住房交付使用。

继2011年实施锣圩镇弄七村、太平镇均致村等12个首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圆满完成跨年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贫困村重点产业项目后,2012年,全县25个贫困村4.90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落实自治区扶贫项目扶持资金485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