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儒学为本,旧有开新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儒学为本,旧有开新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钱穆提出,研究中国文化的第一任务是“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63],因此,认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至为重要。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非常独特,“通天人,合内外”的中国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已经包含了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钱穆分别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历史精神三方面,阐释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精神:儒学为本,旧有开新

钱穆提出,研究中国文化的第一任务是“能于国家民族之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63],因此,认识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至为重要。中国文化是一本相生的,全体系之中有一个稳固的核心,即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内部呈现相互抵触的多元结构。人文精神是相对于宗教精神、科学精神而言的。中国的人文精神有替代宗教的作用,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人文主义,不与宗教相敌对,而且促成了唐代佛教中国化。中国的人文精神同科学精神也不冲突,中国文化内部就有科学,只是现代科学没有首先在中国文化中开出,这同中国文化更注重偏向于人事和道德有关。

中国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体现在中国思想总纲上。“‘通天人、合内外’这六个字,是中国思想的大总纲,是归本回源的大问题。”[64]“通天人”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主题,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都把人生通到天命上讲,天人合一、心性合一是中国思想的总根源,其他思想都从这一观念引申出来,所以“通天人”是中国思想第一位的内容。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不仅仅讲人与天相通,人与人相通,还讲“通”了之后必须“合”在现实之中。“中国人则求合内外,乃一持中态度。向内向外,其实都是向前。而中国人的持中态度,乃一可止之境,并不需漫无止境的向前。”[65]西方文化向外,印度佛教向内,就人生本身来说,不能无边无际尽向外,如今天的科学,只向外寻求,永无止境;人生亦不能尽向内,如佛学,所求也无止境。向内向外,同是一无止境。因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大学》中的八条目,钱穆用“合内外”一句话来概括。“通天人”是从大处讲,而“合内外”是从小处讲,加进了日常行为,更为精细些。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非常独特,“通天人,合内外”的中国人文精神所达到的高度,已经包含了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www.xing528.com)

钱穆分别从人文精神、民族精神历史精神三方面,阐释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其实这三方面都是人文精神,只是切入的角度略有不同。第一个是就纯学术思想观念来说,体现出的人道精神;第二是从中国文化主体上分析,显现出来的人文精神的民族特殊性;第三是以历史发展的脉络考察,所呈现的人文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