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粤北壮族历史文化—皈依与洗礼

粤北壮族历史文化—皈依与洗礼

时间:2023-09-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救治战争难民和开展实施平民医疗计划,中华基督教广东协会曾从连州派出医疗队进驻连山,建立中华基督教会粤北边疆医务所,义务收治战争难民和各族病人,同时开展传教活动。由于该会的医务人员医术水平较高,深受群众欢迎,有些患者被治愈后便自动皈依,这支医疗队四年当中共发展了50人洗礼。原先与连州教堂相联系的连山教徒已所剩无几。近几年来,基督教的活动在连山日渐活跃。

粤北壮族历史文化—皈依与洗礼

基督教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的传播始于19世纪后期。自从英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基督教就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连山文史资料》记载,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连县(今连州)三江[48](今属连南)人余崇光在广州浸信会八约福音堂受浸洗礼成为基督徒便回到连县三江以传福音为自己的事业。光绪十二年(1886年)初,余崇光在三江动员了几批人分别到广州、连县(今连州)接受洗礼,稍后余崇光便正式受职于“两广浸信会”在连县三江布道。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于信教群众陡增,“两广浸信会”派陈锦胜从广州到连县(今连州)推荐刘载有继长牧主持连县(今连州)教会。由于新教会的成立,信徒人数发展较多,传教人员在连县(今连州)东陂、保安、星子等地吸收了不少信徒。但作为连县(今连州)的三江浸信教会,其人数相对较少,于是便向连山方向发展。刘载有加派了很多传教人员进入连山永和、福堂等有大圩的镇传教布道,发展了一批又一批信徒,他特许太保、永和两镇信徒可以不定期到三江做礼拜,但福堂圩的教徒因路途太远,难以到三江聚会。于是连县(今连州)三江浸信教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在连山县福堂圩创建“福音堂”,这是连山历史上第一个基督教堂

民国初年,连州教会曾派人进入连山县城传教,但福堂圩福音堂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教案事件[49]中被焚烧之后,三江浸信教会见连山教徒人数不多,便放弃了发展计划。

辛亥革命成功后,连州教会在连州城西鹅公潭畔的双喜山上重建了教堂和仁爱医院、博慈医院,各方面恢复正常。于是连州教会想集中力量在连山发展一批信徒,扩展传教力量,扭转三江浸信教会在连山的被动局面(按:当时连县选调陈耀堂任连山县民政长,连州教会利用与陈耀堂的私人关系,派人跟随陈进入连山县城传教),但未能如愿,两年多的努力仅发展了十多个信徒。随着1913年陈耀堂民政长调离后,连州教会的传教人员也因传教效果不佳不得不撤出连山。

抗日战争中后期,1941年至1945年间,中华基督教会曾到连山传教。迫于战时形势需要,广东省政府退迁连县(今连州),省港部分基督教会机构也随迁连县(今连州)。为救治战争难民和开展实施平民医疗计划,中华基督教广东协会曾从连州派出医疗队进驻连山,建立中华基督教会粤北边疆医务所,义务收治战争难民和各族病人,同时开展传教活动。由于该会的医务人员医术水平较高,深受群众欢迎,有些患者被治愈后便自动皈依,这支医疗队四年当中共发展了50人洗礼。但这些人都是穷苦百姓,且分散在太保、吉田、大富、永和、上草等乡村,无法形成组织。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基督教会广东省协会及其医疗队迁回广州,便将连山的基督教徒划给中华基督教会广东省协会第八区会(驻连州)负责领导管理。由于连山没有教堂,也没有教会组织,这些基督徒就一直与连州教会保持着联系,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实,各种宗教活动相继恢复。连县(今连州)基督教协会连州教堂于1983年10月复堂,并开展主日参拜活动。原先与连州教堂相联系的连山教徒已所剩无几。只有家住太保莲塘的叶应肖、唐开月等几位老教友参加了1983年连州教堂的礼拜活动。

近几年来,基督教的活动在连山日渐活跃。福堂圩的福音堂又重新开张,其他一些村镇也陆陆续续建立起了简单的福音堂供本地教徒礼拜所用。但总的来讲,基督教在粤北壮乡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

【注释】

[1]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连山县志》卷一。

[2](清)李来章撰:《中牟重修乡贤祠记》,载《礼山园文集》(续编)卷二,清康熙襄城李氏赐书堂刊本。

[3](清)邓廷球:《邑大夫中州李侯去思碑记》,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4](清)张震亨:《连山书院志后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5](清)李元度:《名儒》,载《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年。

[6](清)赵尔巽:《儒林一》,载《清史稿》卷四八○,中华书局,1977年,第13136页。

[7](清)李来章撰,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41页。

[8](清)张震亨:《连山书院志后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9](清)李来章撰:《送吴卉长之任鄂县序》,载《礼山园文集》(后编)卷三,清康熙襄城李氏赐书堂刊本。

[10](清)张震亨:《连山书院志后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11]《清国史》卷十三,《儒林传》上卷,嘉业堂抄本,中华书局影印,1993年,第485页。

[12](清)李来章撰:《上鹿中丞振荒事宜书》,载《礼山园文集》(后编)卷四,清康熙襄城李氏赐书堂刊本。

[13](清)李来章撰:《请依月设劝率力令田之法疏》,载《礼山园文集》(后编)卷四,清康熙襄城李氏赐书堂刊本。

[14](清)李来章撰:《收麦号》,载《礼山园诗集》卷四《礼山园全集》,民国11年(1922年)重印版。

[15](清)李来章撰:《圣谕衍义三字个俗解》,载《礼山园全集》,民国11年(1922年)重印版。

[16](清)邓廷球撰:《邑大夫中州李侯去思碑记》,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17](清)邓廷球撰:《邑大夫中州李侯去思碑记》,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18](清)李恒炳撰:《连山书院志后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19](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创建书院讲明正学一则》,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0](清)李来章撰:《达天录》卷一,载《礼山园全集》,清康熙年间刻本。

[21]后改名桂阳书院,同治四年(1865年)由连山厅同知蒋振举迁至城东之象山,又改称“象山书院”。(www.xing528.com)

[22](民国)凌锡华主修:《广东连山县志》,广州惠福东路天成印务局,1928年。

[23](民国)徐世昌撰:《清儒学案》卷二十九《二曲学案》,中国书店,1981年。

[24](清)张震亨:《连山书院志》(后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25](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创建书院讲明正学一则》,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26](清)邓光衙:《连山书院记》,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27](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28](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一《书院榜文》,清雍正年间刻本。

[29](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一《书院榜文》,清雍正年间刻本。

[30](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二《书院学规》,清雍正年间刻本。

[31](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二《书院学规》,清雍正年间刻本。

[32](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二《书院学规》,清雍正年间刻本。

[33](清)李来章撰:《圣谕衍义三字个俗解》,载《礼山园全集》,民国11年(1922年)重印版。

[34](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二《书院学规》,清雍正年间刻本。

[35](清)李来章撰:《达天录》卷一《礼山园全集》,清康熙年间刻本。

[36](清)李来章撰:《御制训饬士子文》,载《礼山园全集》,民国11年(1922年)重印版。

[37](清)李来章撰:《达天录》卷一《礼山园全集》,清康熙年间刻本。

[38](清)张震亨撰:《连山书院志后序》,载《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39](清)李来章撰:《连山书院志》卷一《书院榜文》,清雍正年间刻本。

[40](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创建书院讲明正学一则》,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41](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圣谕图像衍义序》,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42](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圣谕衍义三字歌俗解》,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43](清)邓光衢撰:《连山书院记》,《连山书院志》,清雍正年间刻本。

[44](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四八〇《儒林一》,中华书局,1977年,第13137页。

[45](清)唐鉴著:《学案小识》卷十一《待访录》,清光绪年间上海文印楼石印。

[46](清)李来章著,黄志辉校注:《连阳八排风土记》卷七《约束·招徕排瑶使居村落一则》,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47](清)戴肇辰等修,史澄等纂:光绪《广州府志》卷十五《舆地略七·风俗》,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274页。

[48]连南三江镇毗邻连州市。连县即连州,1912年始称连县,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县级市并改名连州。

[49]1896年,连州三江的美国传教士麻义士医生和牧师易尉士二人,勾结连州城西菜园坝的土豪,霸占了菜园坝村人的后山,建筑教堂、医院,引起公愤。1905年11月,菜园坝村人建醮,放信炮。麻义士以炮声聒耳为借口,强夺信炮上山。群众蜂拥上山,找麻义士交涉。麻义士等六名美国人下山逃至大云寺山洞藏匿,被愤怒的群众追及,搜出五人,当场击毙。事后,两广总督岑春煊进行残酷镇压,处死当地群众5人,史称“教案事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