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服务型行政的理论认知

高校服务型行政的理论认知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校的新公共服务理论。由此可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取向是民主,高度重视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民价值,追求最大程度的公平、民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高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行政管理模式,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服务师生作为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核心价值观。

高校服务型行政的理论认知

1.服务型行政的理论基础。高校是以文化性、学术性为标志的社会组织,其行政管理本质上仍然属于社会公共管理范畴,因此,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不可避免地受整个社会管理思想变革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服务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而这两者也构成了高校建设服务型行政的理论基础。

(1)高校的服务行政理论。“服务行政”概念来源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的概念正在取代主权的概念成为现代公法的基础。服务行政理论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为人民服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服务行政最根本的主题。在服务行政模式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是一种行政观念,而且是通过立法的形式被确定下来的一种制度”;[1]服务成为“一种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上,[2]把为社会、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宗旨”;“政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可以实现对个体目标[3]和社会整体目标的系统整合”。

服务行政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与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也明确:高等教育坚持育人为本,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根据服务行政理论,高校的行政管理应将师生全面发展的追求放在行政管理目标体系的核心位置,以师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制定政策,使师生的个体发展与学校的整体发展保持一致。当然,这种一致性需要一套科学的行政运行机制做保障,这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管理者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2)高校的新公共服务理论。这其中,新公共管理理论,特别是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许多质疑。许多公共管理学者认为,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不同,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政府部门的根本属性。政府部门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为公民服务和向公民放权上来,政府的根本任务是建立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以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先驱包括:①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民主社会的公民权理论提倡再度复兴的、更为积极的和更多参与的公民权。②社区和市民社会的模型。在该理论中公民能够以个人对话和讨论的形式参与到公共行政领域中,而政府的作用,在于帮助创立和支持这种形式。③组织人本主义和组织对话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公共管理必须以所有各方真诚、开放的对话为基础。新公共服务的七大原则是:①服务而非掌舵。②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③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④服务于公民而非顾客。⑤责任并不是单一的。⑥重视人而不是生产率。⑦超越企业家身份,重视公民权利和公共事务。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在对新公共管理理论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推动当代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积极意义,同时摒弃了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核心的“企业家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关注的重点在于民主价值和公共利益,主张把效率和生产力置于民主、社区、公共利益等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中,力求建立一种以公共协商对话和公共利益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行政。由此可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价值取向是民主,高度重视公民权利、公民意识、公民身份和公民价值,追求最大程度的公平、民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www.xing528.com)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是把民主、公平、公正和正义看作公共行政的首要价值取向,把公共利益的获取放在首位,并时刻强调行政部门的服务性。高校行政管理本质上是教育管理的衍生行为,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就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因此,在新公共服务理论指导下,高校管理就是要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行政管理模式,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行政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服务师生作为高校行政管理机构的核心价值观。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在管理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积极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意愿,在此基础上,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倡导实践民主、公平、公正的伦理观,使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形成一种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使人人平等地享有学校发展的成果。

2.高校服务型行政的特性。高校服务型行政与一般公共服务行政有着一定的共同特征,例如理念上都是从管制到服务、模式上多是从权力行政到服务行政、内容上遵循公平公正等。然而,高校服务型行政又与一般公共服务行政有所不同,它有以下特征:

第一,专业性。高校服务型行政具有专业性,在于它的主要内容是为教学科研服务,需要知识储备丰富、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的高校管理人员。高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相关技能,还需要有高水平的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二,稳定性。高校服务型行政具有稳定性,因为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和全体学生,其对象一般是不变的。对管理部门来说,这有利于他们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特征和需要,从而使服务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但是,长此以往会使管理人员对制度产生依赖,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

第三,超前性。高校服务型行政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还有着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作用,一些学者专家认为这是高校的第四职能。高校要想充分发挥其引导社会思潮的功能,就必须具有超前的服务内容,以便其能够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出准确预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