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州官禄布村与天王洪秀全—故事回顾

广州官禄布村与天王洪秀全—故事回顾

时间:2023-09-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卢福汉官禄布村门坊官禄布是一个依傍在花都天马河西侧的小村庄,今属秀全街大布村,村民姓洪、凌、钟,讲客家话。官禄布先后两次遭到清廷“诛九族”,洪秀全故居被烧毁,龙眼树遭天打雷劈示众,这里的龙脉自此断了灵气。洪秀全雕像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现在,洪秀全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禄布民房被政府征收,在村的东侧建起了洪秀全故居纪念馆。

广州官禄布村与天王洪秀全—故事回顾

卢福汉

官禄布村门坊

官禄布(原写“”)是一个依傍在花都天马河西侧的小村庄,今属秀全街大布村,村民姓洪、凌、钟,讲客家话。

相传,这里原先只有两户人家,没有村名,因有一户是开棺木铺造棺木的,因此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棺木铺”。由于当地民众对棺木铺的忌讳,因此很长一段时间村子还是人口单薄,冷冷清清。后来,贫苦山区的客家人才陆续迁来,村子日渐壮大,觉得叫“棺木铺”不吉利,于是就取“棺木铺”的谐音,改村名为“官禄布”,赋予“高官厚禄”的美好寓意。

过去,官禄布地处偏僻,土地贫瘠,生产力低,是一个穷村,村民生活异常艰苦。当地曾经流传这样一首民谣:“官禄布,官禄布,食粥送薯芋;乌蝇咬粒饭,追到新街渡。”新街渡与官禄布相距十多公里,苍蝇咬了一粒饭,要跑十多公里去追回,可见当地农民穷苦的程度。这首民谣正是当地农民贫困生活的生动写照。

官禄布虽然为穷乡僻壤,但名字却蜚声中外,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很有名气。因为从这个村子走出一位影响着中国近代史的人物——洪秀全。这里是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早年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

洪秀全(1814—1864),族名仁坤,小名火秀。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2岁时从福源水村移居官禄布,少年时“两兄助其父耕田,又种些瓜菜,全家食粮由此供给”,饱受生活的磨难。但是,洪秀全从小即胸怀大志,渴望通过勤奋读书,参加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完成由“朝为田舍郎”到“暮登天子堂”的转变。

传说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夏夜,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等几个小伙伴到村前鱼塘游泳,看到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倒映在鱼塘里,稍一搅动,顿时波光翻滚,满池生辉,洪秀全即吟出一副对联:“夜浴鱼池摇动满天星斗;早登麟阁力挽三代乾坤。”这副对联的“鱼池”,有鲤跃龙门之说,寓意一旦鱼跃龙腾,必定物换星移。“麟阁”,即“麒麟阁”,汉代阁名,用以“藏秘书,处贤才”,后多以此表示卓越的功勋和最高的荣誉。上联据事写景,以景述情,构思奇特,气魄雄伟;下联直抒胸怀,言明志向,映衬上联,深化用意。少年时代气吞万里如虎的志向,激荡在洪秀全的心胸,他甚至改名为“秀全”,暗示其将会成为“人中之王”。(www.xing528.com)

洪秀全天资聪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以科举为志业,13岁参加县里童子试就考取第一名,村中父老和家人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虽然生活艰难,仍供他在村中的私塾念书。洪秀全7岁入村塾“书房阁”念书,16岁因家贫辍学,18岁受聘回村塾当老师,开始边教边读的生活。带着乡亲父老和家人的殷切期望,从1828年开始,先后三次赴广州参加乡试,结果屡次落榜。第二次落第后,他在广州龙藏街闲逛时偶尔获得一本布道书《劝世良言》,随意翻阅,觉得内容奇特,但随之放诸高阁。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落榜,神经大受刺激,重病一场,高烧不退,梦魇不断,时而昏迷,时而癫狂,时而大喊大叫,时而乱说乱唱,有时还说些“斩妖”的怪话,在家卧床40余日。其中,还梦见他到了天国里,看见了紫脸长髯、身穿黄袍的上帝耶和华,告诉他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吩咐他到人间斩妖除魔、统治万民、拯救苍生,还称他为“天王大道君王全”。

此时的洪秀全对科举考试还没有完全死心,只是更加沉默,而且举止更加怪异,在6年后的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一次参加了广州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依靠读书出人头地的梦想已经彻底破灭。此时,洪秀全的脑子异常清醒,他想到了陈胜、吴广鱼腹丹书与篝火狐鸣的故事,想到了刘邦醉斩白蛇的传奇,想到了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预言,想到了韩山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童谣,也想到了上帝耶和华……一本普通的布道书竟在洪秀全身上发生奇迹,他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秀全乃潜心读之,遂大觉大悟”,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借用基督教教义与宗教仪式,结合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创立了中西合璧的“拜上帝会”,作为他开展群众工作的思想武器,从此走上传教救世的道路。此时,他已经30岁了。

从创立教会到金田揭竿起义,洪秀全在数年间在广西、广东建立了几十个大小据点,发展到数万人。洪秀全认为起义形势已经成熟,于是在他38岁生日的那天,策动了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组织最完善、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运动,要建立起一个“人人平等、天下太平”的人间天国。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历时14年,席卷18省。虽然失败了,但他能够成功策动起义,拉开为世界少见的农民运动的序幕,其历史意义值得肯定。

洪秀全的成败,常常令后人感慨唏嘘。有人总结洪秀全的成功,主要是归根于位于芙蓉嶂的洪氏祖坟与官禄布这块风水宝地。认为岭南群山为龙脉,龙头始于粤北,千里来龙,到了芙蓉嶂作一穴,这是堪舆大师赖布衣早有预言的,洪秀全的高祖刚好葬在了这个穴上。另外,官禄布所在地龙脉深厚,北面玄武有力,山势雄壮,群峰簇拥,形成“十八罗汉朝天子”之格。此外,洪秀全参加童子试考取第一名后,在村前种下一棵龙眼树,旁边有井泉灌浇,有金龙展爪腾云之势,颇具帝王气象。村前水塘一如明镜,能倒映出十里外的独秀峰甚至省城的白云山,可见这里确实是人杰地灵。也有人总结出洪秀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洪氏祖坟遭清廷挖掘泄了龙气。官禄布先后两次遭到清廷“诛九族”,洪秀全故居被烧毁,龙眼树遭天打雷劈示众,这里的龙脉自此断了灵气。

洪秀全雕像

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尽,现在,洪秀全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禄布民房被政府征收,在村的东侧建起了洪秀全故居纪念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