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战英烈壮烈殉国的事迹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战英烈壮烈殉国的事迹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令部卫队的大队长于从杰、副大队长王仲杰及以下110多名抗联战士也壮烈殉国。8月,所部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会合。伪满军架起山炮向抗日联军猛烈开火,许多战士牺牲,洪麟阁的头部和腿部负重伤。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经过一年浴血奋战,盘山地区建立7个联合县政府,人口达200多万。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蓟州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及抗战英烈壮烈殉国的事迹

陈宇寰

陈宇寰(1897—1938),原名陈寰,字振生,河北省滦南县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4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滦县抗日救亡会。1937年12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会冀东分会,被指定为滦县南部开展游击战争的负责人之一。1938年7月9日晚,他率部参加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奉命攻打乐亭县城,后被任命为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8月下旬,他参加八路军第四纵队和抗联领导在遵化铁厂举行的会议。他积极拥护共产党提出的“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的主张,受到第四纵队邓华司令员的赞扬。10月初,他率领抗联队伍1000余人随中共河北省委领导马辉之、姚依林等,自丰润一带向北平西部转移。9日晚上宿营于蓟县马伸桥北赵各庄。10日拂晓,被伪满军甘珠尔扎布支队仁钦宁布骑兵第三团、秦焕章骑兵第五团、呢玛部队、石川宪兵队和2个山炮排700余人包围。陈宇寰命令抗联独立大队大队长曹致福率200名战士阻击日伪军,他亲自指挥部队掩护省委领导向西突围。激战到中午,省委领导和部分部队冲出重围。当陈宇寰率部撤至台头村时,伪满军开炮拦截,陈宇寰被炮弹击中,不幸牺牲。司令部卫队的大队长于从杰、副大队长王仲杰及以下110多名抗联战士也壮烈殉国。李运昌在《冀东抗日大暴动》一文中说:“陈宇寰为人公正、打仗勇敢、有威信,是抗联中真心靠拢共产党的好干部。”

洪麟阁

洪麟阁(1902—1938),原名洪占勋,号洪侨,河北省遵化人。八路军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兼第三路总指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21年就读于直隶法政专科学校。1925年任冯玉祥部军法官,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军法处处长。1933年在家乡开展抗日活动。1938年2月,他带着中共河北省委以华北人民自卫委员会名义发出的组织发动冀东抗日暴动的指示,回到老家遵化县地北头村。他以本村为大本营,在丰润、玉田、遵化一带组织抗日联军队伍。1938年6月,冀热边特委在丰润县北田家湾子村召开建立冀东抗日联军的会议,会上洪麟阁被任命为副司令员兼第三路总指挥。7月8日,率部参加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转战丰润、玉田、遵化等地。7月12日,率部攻克玉田县城,毙伤日军数十人、伪军千余人,缴获大批枪弹,使其部队扩大到5000余人。8月,所部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会合。10月,洪麟阁奉命率领抗联队伍1000余人自玉田城北出发,计划经蓟县、平谷密云撤往北平西部。10月14日,抗联队伍进驻蓟县马伸桥西北的台头村。次日,天刚亮,侦探报告:伪满军甘珠尔扎布支队由11辆车组成的军需车队自蓟县城经马伸桥往遵化东陵。洪麟阁指挥抗日联军,设伏于台头村南山小庙和道旁。当敌人军车进入埋伏圈后,我抗日联军突然开枪,击毙伪满军10余人,缴获5辆给养车,内有大米、白面、糖果、罐头等许多物资,还有军械、子弹60箱。战斗结束后,洪麟阁命令大部队由杨十三、马溪山带队西行,他与连以农带领少部分人留下阻击敌人。时间不长,驻东陵伪满军甘珠尔扎布支队仁钦宁布骑兵第三团、秦焕章骑兵第五团、呢玛部队、石川宪兵队和2个山炮排700余人迅速前来,夺取损失的物资和军火。洪麟阁指挥部队占据有利地势阻击伪满军,并命令部队梯次后撤。伪满军架起山炮向抗日联军猛烈开火,许多战士牺牲,洪麟阁的头部和腿部负重伤。伪满军持枪逐渐逼近,他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10余名伪满军,然后举枪射向自己的头部,壮烈殉国。遗体葬于别山崖顶,民众称为“洪山岭”。朱德曾评价说:“洪麟阁是我们革命队伍非常需要的爱国知识分子,也是我们党非常需要的军事人才。”

包森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又名赵寒,陕西省蒲城县三合镇义龙赵家村人。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盘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

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3月,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独立一师工作,任33大队总支部书记。1938年6月,他率四纵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遵化、兴隆、迁安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1939年4月下旬,包森指挥部下巧妙活捉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一时震动日本朝野。这年秋,包森被任命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2月,包森率部到达盘山,全力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7月下旬,设伏白草洼,与日军激战14个小时,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首开冀东全歼整连日军战斗的先河。秋季,冀东军分区十三团正式组建,包森兼任团长。经过一年浴血奋战,盘山地区建立7个联合县政府,人口达200多万。1941年春,包森率部参加反“治安强化运动”。这年秋,冀东军分区开展打击“治安军”的作战行动,包森多谋善战,英勇果敢,在他的指挥下,部队打了许多漂亮仗。其中,1942年1月,燕山口内果河沿一役,包森以7个连的兵力,毙俘敌伪中佐以下官兵近千人,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在蓟县境内,他还先后指挥了小孙各庄日伪据点、大小现渠伏击战、十棵树村突围战、丈烟台伏击战、贾庄子伏击战等著名战斗。当时,在冀东一带,包森的大名妇孺皆知,人们亲切地称他“包队长”“包司令”“包团长”。而敌人则把他视为克星,伪军们口角时,经常以“出门打仗碰上老包”为咒语。包森上百次地出没在与日伪军短兵相接的战斗厮杀中,不止一次地负伤挂彩,但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每次都坚守在战斗指挥的最前沿。1942年2月17日,他率领十三团一营和特务连一部,在遵化境内野瓠山一带与日伪军一部遭遇,在指挥战斗中不幸胸部中弹,壮烈牺牲。

卜荣久

卜荣久(1908—1944),原名卜汝宣,化名卜庸、张依文,蓟州区渔阳镇板桥村人。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3年,参加中共领导的反帝大同盟。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2月,与同学王少奇在自家西厢房合伙开设一个诊所,以给人看病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0月12日,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翠屏山召开的各地党组织代表秘密会议,为发动蓟县抗日武装暴动作准备。会后,他奔走于蓟县城厢和各地农村,秘密开展抗日宣传和组建抗日救国会。1938年4月4日,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议宣布成立蓟县抗日救国总会,卜荣久任主任,是蓟县武装抗日大暴动领导人之一。会后他说服家人,卖掉4亩稻地,购买枪支弹药,为抗日武装暴动准备武器。1938年6月,宋时轮、邓华率领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冀热边区特别委员会决定利用这个时机,发起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为落实特委指示,中共蓟县县委于7月5日在塔院栗树沟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了全县暴动的统一行动时间。会后他立即投入到暴动前的准备工作之中。7月14日,他与县委书记王崇实、知名人士商香阁,以城内简易师范、第一高小师生及城西南板桥一带、城北白马泉一带的救国会员为骨干,组建了抗日联军第五总队。10月,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撤往北平西部,在清水参加整训。1939年8月任昌(平)延(庆)怀(来)联合抗日县县长。1943年6月随军转战冀东,任蓟(县)遵(化)兴(隆)联合抗日县县长。1944年4月,调任中共冀热边区行政专员公署秘书长。7月,任新组建的冀热辽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10月17日,中共冀热边区特委、行署领导机关在丰润县杨家铺遭敌袭击,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杨大章

杨大章(1909—1944),原名杨士英,又名章棣,天津市人。冀热边区行政公署第一专署专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职员身份秘密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9年7月,任晋察冀第六专署(即平西专署)民政科科长。1940年,任昌(平)宛(平)联合县县长。在艰苦的游击环境里,他带领全县人民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扫荡”,使昌宛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群众性的武装斗争出现新局面。因此,荣获“模范县长”称号。1943年7月,他被任命为冀热边行署第一地区专署专员。在他的领导下,第一地区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转变,干部群众称赞他是一个有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好专员。1944年5月,为了配合主力部队恢复基本区,尽快整顿地方党组织,加强地方政权建设,第一地区决定整顿蓟遵兴联合县工作。5月16日夜,他和十三团副政委廖峰、蓟遵兴联合县委书记季安带领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和各区主要负责人以及专署警卫连约200余人进山开会。17日上午,下营据点之敌炮击开会地点团山子村,杨大章决定迅速向西撤离。行进途中得知前面有敌情,于是又转回到团山子村,准备去无人区隐蔽。18日凌晨两点,队伍冒雨行至爨岭庙附近,雨越下越大,队伍被迫进入仅有7间房的庙里避雨。拂晓,被数路日伪军包围。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杨大章考虑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那些即将返回各地,配合部队反攻作战的县区干部。关键时刻,他一面从容地让大家烧毁文件,一面继续派人侦查敌情。根据南山沟深、岭多、树密的自然环境和敌人火力较弱的情况,他命令警卫连连长马振林率领警卫战士掩护县区干部向南突围。指战员们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奋勇冲杀,终于撕开了突破口,一部分干部迅速冲出重围,但敌人很快又封锁了突破口。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杨大章与干部战士以巨石作掩护,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决斗。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战斗持续到将近中午,杨大章不幸中弹,英勇牺牲。

王少奇

王少奇(1912—1944),原名王季如,号玉昆,化名王瑛、黄忠李广,河北省香河县城关人。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1931年,在通县师范加入反帝大同盟。1935年,在北平大学医学院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根据华北局党组织的指示,到蓟县开展抗日救国活动。1937年2月,他在城西板桥村开办了一个诊疗所,以医生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经过半年多时间,在以板桥村为中心的20多个村庄建立了抗日救国会组织。1938年4月4日,他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上他被任命为蓟县抗日救国总会宣传部部长。会后,他和李子光等人在蓟县各地大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发展救国会员。7月5日,中共蓟县县委在塔院村北栗树沟召开紧急会议,确定全县暴动的统一行动时间。会后,他立即投入到暴动前的准备工作。7月中旬,暴动如期在全县爆发。10月,他与抗联队伍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撤至平西,在清水一带参加整训。不久,任宣(化)涿(鹿)怀(来)联合县救国会主任、县委宣传部部长。1939年4月,冀热察挺进军组建蓟遵兴游击支队,他任政委。9月,同支队队长夏德元带领队伍自北平西部返回冀东盘山。11月,蓟遵兴支队与盘山游击独立大队合并为抗日游击第一支队,他仍任政委。1940年春季,包森率二支队到达盘山。两支队伍共同镇压土匪,发动群众,开始创建盘山抗日根据地。1940年夏季,王少奇任蓟平密联合县县长,配合包森领导的二支队开展平原地区抗日活动,先后组织战士连克数十处伪据点,群众抗日激情日益高涨。1940年10月,王少奇任八路军十三团政治处处长、卫生处处长,同时还任蓟宝三联合县县长。他一边往来于山区与洼区之间,巡回指导八路军3个卫生分所的医疗救护工作,并亲自治疗重症伤病员;一边深入乡村,建立基层抗日政权“村政委员会”,他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望,被誉为八路军的好县长。1942年,王少奇任冀东西部行政办事处主任地分委委员,主管西部数县的政府工作。1943年6月,调任冀东军区卫生部政委。1944年7月,任新组建的冀热辽军区卫生部部长。10月17日,在丰润县杨家铺参加区党委扩大会议时,遭数路日伪军包围,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商香阁(1908—1938),原名商其会,蓟州区渔阳镇公乐亭村人。冀东抗日联军蓟县第五总队总队长,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1917年在官庄念私塾,1930年流落到东北千金寨煤矿做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组织煤矿工人罢工,形成了500余人参加的武装暴动,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活动在热北一带。不久,暴动队伍被敌人打散,商香阁返回家乡。1937年冬,中共蓟县县委负责人李子光、王崇实找到他,晓以民族大义,共商抗日大计。他表示:“只要共产党敢干,我就跟着走。”他接受我党的指派,以地主武装民团人员身份作掩护,到蓟县城内进行抗日宣传活动,被捕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8年4月,商香阁奉命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上决定他为蓟县抗日救国会武装部委员。会后,商香阁更加积极投身于抗日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开展抗日救国宣传、积极发展抗日救国会会员,争取民团武装和进步士绅站到抗日一方来。1938年7月中旬,蓟县抗日武装大暴动开始,商香阁立即以公乐亭、小许庄一带的救国会会员为基础,组建三四十人的队伍,收缴了东后子峪地主武装,很快将队伍扩大到200余人。接着与王崇实的六区暴动队伍合编为蓟县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商香阁任总队长。为了便于发展,队伍避开县城,他带第五总队一部转向四区、五区收枪扩军,主动出击敌人,有力地打击了日伪武装和土匪势力,使抗联队伍扩大到300余人。10月,冀东抗日联军西撤,由于没有接到通知,他率部队几次寻找主力和中共蓟县县委都没有成功。10月16日,被蓟县、三河、宝坻的日伪军1500余人包围,在突围中不幸中弹,为抗日斗争献出了生命。

王崇实

王崇实(1915—1938),蓟州区官庄镇门庄子村人。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政治主任,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学生时期的王崇实即参加革命活动,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党组织派他回蓟县工作,先后在别山镇和朱华山村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革命活动。1938年4月4日,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成立蓟县抗日救国总会,王崇实任组织部部长。会议还宣布了中共河北省委任命王崇实为中共蓟县县委书记的决定。7月中旬,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开始,王崇实立即行动起来,与卜荣久、商香阁、王少奇等人以城内简易师范、第一高小师生及城西南板桥一带、城北白马泉一带的救国会会员为骨干,组建了冀东抗日联军第五总队并任政治主任。随后,王崇实带领第五总队一部,向六区别山、七区下仓一带发展,摧毁日伪区村政权,宣传抗日,收集枪支,筹备粮款,扩大队伍。不久,与下仓暴动队伍会合,成立第五总队军事委员会,很快使队伍扩展到1800余人。7月底,他带领暴动队伍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三十三大队攻克蓟县县城。8月16日,他率领抗日暴动队伍奔赴玉田,配合冀东抗日联军洪麟阁部攻克玉田县城。17日,他率部帮助被日军围困在别山镇的抗联一部突围,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3岁。姚依林曾评价道:“在许多大小战役的牺牲者中,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王崇实和高进中,他们那种坚决为民族解放事业而战斗的英勇的精神,永远是每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的儿女的模范。”

夏德元

夏德元(1902—1942),蓟州区马伸桥镇王官屯人,蓟(县)遵(化)兴(隆)抗日联合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他出生于贫农家庭,读了6年私塾。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蓟县县委受到冀热边特委的领导,抗日救国会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徐智甫等人加强对夏德元的争取工作。夏德元即带队投身抗日。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攻克兴隆,转战将军关、靠山集一带,蓟县敌伪政权惊恐万分,急忙调令民团赴长城堵截。夏德元和九甲民团队长赵合奉命带二区六甲、九甲民团300余人向北进发,在马伸桥发动民团起义,当场击毙马伸桥伪警察所所长、汉奸王术森和日方华北矿业公司经理铃木隆方等3个日本人,宣布起义抗日。7月中旬,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爆发,他任蓟县抗日联军第十六总队副队长,参与指挥了大汪庄战斗,消灭日伪军30余人,缴获了部分枪支弹药。这一仗,十六总队首战大捷,声威大震。接着他又率队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一部攻克蓟县县城。10月,随第四纵队撤至平西根据地整训学习。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他返回冀东任蓟遵兴游击支队队长,和政委王少奇一起来到盘山,与坚持在那里的队伍会合;镇压土匪,收编土匪队伍,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为开辟盘山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他还在三百户村遣兵布阵消灭敌人,使敌人不敢来犯,逐步建成了抗日基本区。1941年,他奉命去晋察冀抗大二分校学习,毕业后于1942年年初返回冀东,当队伍行至平北赤城四十里长崖一带时被日伪军包围,在突围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耿玉华(www.xing528.com)

耿玉华(1911—1942),名环,字玉华,蓟州区西龙虎峪镇藏山庄人。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11团政治委员,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1928年,他考入遵化东关的省立师范学校读书。1929年,因组织学潮被开除学籍。不久,转入蓟县简易师范学校读书。毕业后,在八百户、西戴庄子、袁果庄和南岗小学任教员。1934年,开始从事地下爱国活动,并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一边在堡子店教书,一边在有枪的农民中发展救国会会员,进行抗日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1938年7月15日,抗日武装暴动的消息传来,他立即带领救国会会员20多人赶赴藏山庄,与其兄长耿玉辉一起组建抗日联军遵化十八总队,并任政治主任,下辖3个大队,共200多人。随后,他与耿玉辉总队长带领抗联队伍攻下沙流河保安队据点。8月初,他和耿玉辉带领十八总队,配合李维廉领导的抗日游击独立第一大队、杨二领导的民众抗日救国军,包围平安城,重创伪满军甘珠尔扎布骑兵第二团,歼敌200多人,缴获枪支300多条。8月中旬,遵化十八总队改编为第五总队,耿玉华任政治主任,与总队长耿玉辉一起转战长城内外,袭击小股日伪军。10月,第五总队随八路军第四纵队撤至平西整训,改编为冀热察挺进军三十二大队,他任三十二大队政治主任。1939年年底,耿玉华调任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先后任协理员、后勤部协理员、卫生部政委。1942年4月,任冀东军分区十一团政委。5月2日,他与团长赵文进带领团部和干部队100余人,自北平西部挺进冀东。行至北平北部赤城县沈家窑子东四十里长崖山,遭受日军重兵堵截,壮烈牺牲。

赵观民

赵观民(1915—1942),化名田野、赵耕田、陈华、张健翼,河北保定市人。中共冀东地委西部分委书记兼蓟宝三联合县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他出生于一个贫苦市民家庭,1931年考入保定第二职业学校,参加本校学潮斗争。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夏,到天津从事革命工作,任河北工学院党支部书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七七事变后,任天津工人救国会主任和天津各界救国联合会负责人,参与组织天津各界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春,活动于天津、冀东之间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直接参与组织了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1939年3月,他任冀东西部地区党分委代表,在蓟县、丰润、玉田、遵化一带发展党的组织,扩大武装,开展抗日斗争,1940年5月,任冀东地委西部分委书记,10月,兼任蓟宝三联合县县委书记。他不仅仅是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也是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与包森等一起指挥了无数次大小战斗,有力配合了整个冀东地区抗日斗争的开展。他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他对待同志态度和蔼,真诚坦率,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他对党的政策理解深透,贯彻坚决,大家都称赞他是执行政策的带头人。他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都比较高,善于学习,即使在斗争最激烈、条件最艰苦的情况下,也坚持理论学习。在他的倡导下,从1940年到1941年,蓟宝三联合县在盘山、孟家楼、韩庄等地举办多期干部训练班,提高了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抗日骨干。大家公认他是一位好领导,而且都尊他为诲人不倦的老师。他在冀东期间,主要从事党的领导工作,他胸怀全局,多谋善断,始终围绕武装斗争这个中心,积极参与战斗部署,分析敌情,捕捉战机。1942年4月,敌人进行第四次“治安强化运动”,根据地遭受严重损失。他留在蓟宝三一带,领导广大干部和群众坚持进行反“扫荡”斗争。9月19日,在兴隆县砂峪沟壮烈牺牲。

耿玉辉

耿玉辉(1901—1943),名兰,字玉辉,蓟州区西龙虎峪镇藏山庄人。丰(润)玉(田)遵(化)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农民的家庭里,自幼修文习武。192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初,他带着茅山金矿的十几名工友回到藏山庄,说服家属,组织群众,于7月15日宣布起义,组建抗日联军第十八总队,耿玉辉任大队长。为扩大队伍,改善装备,他拿出全部积蓄并动员亲属、开明绅士捐款献枪。10月中旬,奉命转至平西根据地整训。1939年春,耿玉辉改任七团三营营长。同年4月奉调挺进军司令部任参谋。11月返回冀东,任新组建的第七总队总队长。1940年年初,耿玉辉率少数干部先行进入丰(润)玉(田)遵(化)交界地带的鲁家峪,开辟抗日根据地。他争取刘玉黎等上层人物,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政策,发展共产党组织,建立堡垒户,组建报国会、妇女救国会、儿童团等抗日团体,为冀东党、政、军在鲁家峪抗日根据地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作用。8月,八路军第十三团成立,耿玉辉任该团三营营长。1941年12月26日,他率部与十三团特务连、遵化游击队攻克东双城子据点,歼灭伪治安军第三集团军第一营。1942年1月4日,他率部在刘备寨歼灭伪治安军1个营,随后设伏东梁子河一带,又全歼伪治安军1个营。1月13日,包森带领八路军十三团7个连在果河北岸阻击伪治安军第二集团军第四团。耿玉辉率领三营两个连踏冰过河,插到燕各庄伪治安军背后。伪治安军第二集团军第四团在果河沿受阻,溃不成军,逃向燕各庄,准备返回玉田驻地。耿玉辉指挥埋伏在这里的我军战士拦头阻击,歼灭大部敌军。伪团长和日本教官带领残余300多人退守到西侧山头上的憋姑寺,等待援军。激战中耿玉辉甩掉身上穿的夹克,拔出驳壳枪,率部直冲上去,迅即逼近寺墙。守敌军心浮动,遂处死日本教官,举出投降的白旗。随后,他率领三营在燕各庄村东南北夹击前来增援的伪治安军第二集团军司令部及第三团,伪治安军望风溃逃。1942年,鉴于坚持地区的需要,又考虑到耿玉辉的健康状况,上级党组织安排他转任丰(润)玉(田)遵(化)联合县县长兼冀东三区队队长、武装部部长、游击总队总队长等职。1943年1月4日,耿玉辉来到藏山庄,向区长耿玉章(耿玉辉的四弟)布置工作,夜宿堡垒户朱福生的地洞里。驻西戴甲庄子的伪治安军接到密告消息,于次日清晨包围洞口。耿玉辉等人未能成功突围,与4名战友饮弹殉国。李运昌不止一次地说:“开辟鲁家峪根据地,耿玉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季安

季安(1909—1944),原名安禄,曾用名占中,蓟州区马伸桥镇太平庄村人。中共蓟(县)遵(化)兴(隆)联合县委书记,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他出身于木匠家庭,幼时读过几年私塾,因生活所迫中断学业。为求生计,租种几亩薄地。193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入抗捐增资斗争,秘密串联村里的贫苦农民,使马伸桥一带20多个村的贫苦农民很快行动起来,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胜利。1937年冬,伪汉奸政府下令收缴民团的枪支,他奔波于各村,散发传单,揭露敌人的收枪阴谋,鼓动群众拒绝交出枪支。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中旬,参加了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被编入蓟县抗日联军第十六总队,任总务处处长。他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发动各界人士,为部队征集各种物资,保证了部队的后勤供应。当年10月,他离开家乡随军去平西整训学习。1939年7月,他以地方工作团的身份随蓟遵兴游击支队返回冀东,到下营一带开展抗日工作。他以做木工活为掩护,发展党的组织,仅半年时间,几十个村都相继建立了党支部。他在马兰峪一带率领民兵打伏击、拔据点。自1940年到1944年,历任中共蓟平密联合县县委委员、中共蓟宝三联合县八区区委书记及社会部部长、组织部部长和中共蓟遵兴联合县委书记等职。1944年5月16日夜,他脚带弹伤,和冀热边行政公署第一专署专员杨大章、十三团副政委廖峰带领县委、县政府机关干部和各区主要负责人进山开会,由专署警卫连负责保卫工作。不料开会的消息被敌人得知。17日上午10时,下营据点之敌炮击开会地点团山子村,参加会议人员立即向西转移。行进途中得知前面有敌情,于是又转回到团山子村,准备去无人区隐蔽。18日凌晨两点,队伍冒雨行至爨岭庙附近,雨越下越大,参会人员被迫进庙避雨。拂晓,遭3000多日伪军包围,他同200多名干部、战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在战斗中,他镇定自若,一边迅速烧毁文件,一边指挥突围。激战中,壮烈牺牲。

徐智甫

徐智甫(1907—1940),名睿,字智甫,蓟州区马伸桥镇周官屯人。出身农民家庭,少年时在本村和蓟县第一高小读书。1926年夏,考入河北省立通县师范学校,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在同学中组织进步活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在太平庄完全小学,以教书为掩护,秘密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12日,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翠屏山召开的各地党组织代表秘密会议。根据会议要求,他在淋河沿岸一带建立了二区抗日救国分会并任会长。1938年4月4日,参加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后,他在民团中做工作,把二区民团的甲长、队长共13人全部争取过来。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努力工作,发展救国会会员1000余人。7月15日,他领导二区救国会会员发动抗日暴动,建立抗日联军十六总队,任政治副主任。7月底,随十六总队配合八路军第四纵队三十三大队围攻蓟县县城。10月初,随十六总队与第四纵队一起撤至平西根据地参加整训。1939年9月,他被派到平北开辟抗日根据地,任昌(平)延(庆)联合县第一任县委书记,组建了昌延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为建立平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1940年8月27日晚,同县长胡瑛在黄土梁村研究工作时被日伪军包围,突围时壮烈牺牲。

胡香圃 (1889—1941),原名胡玉芬,蓟州区上仓镇北王庄子村人。1926年,县内各区建立自卫团,他受村民推举,任五区民团保董。1933年,长城抗战之后,胡香圃任五区民团团总。1937年冬,他在五区民团、教师、学生、伪警察、旧军人中发展救国会会员100多人。1938年6月,八路军第四纵队向冀东挺进,伪县政府急调五区民团进山堵截八路军第四纵队,胡香圃拒不执行命令。7月中旬,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爆发,他带领救国会会员攻下上仓伪警察分局,宣布起义。随后扩充队伍,收集民间枪支,组建抗日联军上仓五总队,共有3个大队、1个手枪队,官兵达五六百人,任总队队长。月底,胡香圃带领第三大队和特务队在城东壕门一带,截击伪满军甘珠尔扎布支队骑兵第二团和第五团等。8月初,上仓抗联五总队改编为县游击队第四大队,胡香圃任大队长。8月中旬,州河发大水,张庄决口,水淹附近村庄。胡香圃带领第四大队抢救被淹群众,打开兴泰德烧锅的粮仓,把粮食分发给百姓,赈济灾民。27日,驻在别山的伪满军甘珠尔扎布支队、呢玛部队和石川宪兵队突袭第四大队,胡香圃固守在州河西岸,顽强阻击。9月底,第四大队辗转活动到三河的西马坊一带,与三河县的石文远、贾秉斋、张朝瑞,平谷县的王子青,段家岭的孔昭贵,顺义县的李作东,密云县的张德功等人领导的抗日联军汇合,共同组建了平(谷)三(河)蓟(县)密(云)顺(义)五县游击总队。胡香圃任总队长,卜静安任副总队长,刘向道任参谋长。五县游击总队沿着第四纵队西撤的路线西进,准备到北平西部参加整训。当队伍行进到平谷县樊各庄一带时,遇到日伪军重兵阻击。胡香圃见前有阻击,后退无路,只得解散队伍,插枪潜伏,等待时机。1941年春,胡香圃随平三密联合县县长李光汉到三河县二十里长山一带开辟地区。他主动请缨前往二十里长山的土匪巢穴,说服匪首郑九义参加抗日,不幸被害。

陈富轩

陈富轩(1913—1941),原名陈余,化名张也夫,生于遵化县石门镇黄各庄。1929年,考入滦县师范附小,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毕业后,在遵化县龙泉寺完全小学、蓟县龙山学校,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和马力、徐智甫一起在太平庄秘密组建抗日救国会,吸收王文等一批进步青年参加了救国会组织。1938年4月4日,他参加了中共蓟县县委在盘山千像寺召开的县委扩大会议。会后,他返回蓟县东部,积极开展武装暴动的准备工作,在石门、马庄、鹿角河一带发展救国会会员,并参加和组织了6月20日夏德元、赵合带领的六、九甲民团的起义。7月中旬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开始后,陈富轩参加了蓟县抗联第十六总队,不久调任遵化县抗联第十八总队教导员。10月,他随抗联队伍西撤平西整训。12月返回冀东,在蓟县二区和玉田、遵化西部一带进行抗日活动。当时因冀东暴动队伍西撤受挫,革命暂时处于低潮时期,日伪军活动猖獗,抗日力量比较单薄。他在李子光的直接领导下,走村串户,深入群众,秘密串联,还起草了《告全县人民书》,利用夜晚到处张贴,积极寻找失掉联系的党员和暴动人员。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到1939年夏,陈富轩先后在蓟县东部的太平庄、六百户、东马坊、穿芳峪和玉田县的金庄子、遵化县的孟家铺等地,重新恢复和建立了党支部、党小组,发展了一批党员,逐步打开了这个地区的抗日局面。1941年3月22日,时任遵化县委组织部长的陈富轩在遵化县康庄子召集十几名区干部开会,不料消息走漏,被遵化、马兰峪、石门的800多日伪军包围。陈富轩临危不乱,手持双枪,带领与会人员英勇冲杀,掩护老同志和女同志首先冲出敌人的包围圈,而陈富轩和一些人却被围在其中。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他迅速烧掉了文件,砸毁了一支手枪,用另一支手枪对准自己头部打响,以身殉国。

周华庭

周华庭(1906—1942),山东省福山县柳行村人。早年考入国民党军医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于学忠部当医生。因对国民党政府不满,到蓟县县城开办了大同医院,1935年离开该院,在五百户村开办华锋医院,该院是我党活动的秘密联络站。周华庭也是五百户秘密抗日小组领导之一,负责这一带抗日发动工作。1938年7月,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开始,他义务为伤病员治疗,并继续做党的秘密工作。1940年,他把医院的医疗器材和药品全部捐献给八路军,并和抗日队伍一起行动。1941年,八路军十三团卫生所成立,他任医务主任,经他治疗的许多伤病员重新走上了战斗岗位。1942年9月19日,他在兴隆县小砂峪沟给赵观民治病时被敌人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

朱成

朱成(1891—1942),号振鹏,化名未卜,蓟州区别山镇双杨树村人。朱成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于蓟县简易师范学校,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不少有用人才。1938年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期间,朱成以他在当地的影响,亲自从地主民团手中募集了40余条枪和大批弹药,筹集了大批款项。1939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工作更加勇敢积极,不顾个人安危。曾担任党的敌工情报站站长和双杨树村党支部书记,他动员自己的学生投身抗日工作。他还在敌军内部做了大量分化瓦解工作,化敌为友,在敌人内部形成一支反战力量,配合我军锄奸反特,粉碎敌人的“清乡”计划,并多次从敌人内部搞出枪支弹药和军用物资。朱成还保护八路军战士和地方干部,护送过往的抗日军政人员。1942年11月8日,朱成面对日伪军的酷刑大义凛然,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同日,其大儿媳为保护乡亲们的性命,也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陈毓秀

陈毓秀(1889—1945),化名蔚老民,蓟州区官庄镇贾各庄村人。1937年,由李子光介绍秘密参加抗日救国会。1938年夏天,党组织在他家里建立了秘密交通站,由他担任交通员。这个交通站东距县城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盘山抗日根据地在西山北头—七百户—玉田—遵化的交通线上盘山南麓的第一站。这个交通站在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及之后的抗战期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交通站的工作也越加繁重。1940年,陈毓秀调任盘山石佛区区长。交通站的工作落在他的妻子和子女们的肩上,故陈家被誉为“交通世家”,名扬冀东。1942年,他继续做秘密情报站工作。1943年年底,陈毓秀到平谷井儿峪担任交通站长兼管情报工作。这个交通站是鱼子山抗日根据地西面的门户,其秘密交通线向西至二十里长山,并伸展到北平城。他在交通站工作期间,先后有10万公斤粮食以及大批布匹、被服和鞋袜等物资转运到根据地,保障了军需民用。1945年2月,情报站被围,他在突围中壮烈牺牲。

林皋

林皋(1913—1945),原名陈明久,曾用名陈泽民、李克兴、李润山,河北省迁西县南观乡陈庄子村人。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聪敏好学,成绩优异,并练了一手好字。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7月,参加冀东抗日武装大暴动。10月,暴动队伍奉命转至平西整训,他留在腰带山一带坚持斗争。1939年10月,任丰滦迁联合县二区区长。1942年秋,任蓟宝三联合县二区区委书记。1943年7月,任蓟遵兴联合县二区区委书记。1944年7月,任蓟遵兴联合县委宣传部部长。1945年1月,任蓟遵兴联合县县委书记。在主持县委工作期间,他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政策,表现出了较高的理论水平。1945年4月24日夜,伪满军数千人分两路向蓟遵兴联合县的四区、二区进行疯狂“扫荡”,林皋在二区周官屯被敌人包围。在突围时不幸壮烈牺牲。残忍的敌人将林皋的头颅割下,挂在平安城城门楼上“示众”。后来,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其头颅抢回,使烈士身首合一并葬在三百户村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