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梁平年画的发展与特色

梁平年画的发展与特色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梁平年画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梁平县的屏锦铺和袁坝驿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梁平年画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在民间自由成长和发展。梁平年画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构图饱满。轮廓及衣纹用粗黑线勾勒,黑色特浓,更增添凝重沉实感,因而形成了梁平年画粗犷、朴素、厚重的风格。

梁平年画的发展与特色

图4 梁平木版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是“川渝三大年画”(绵竹夹江、梁平)产地之一,最早起源于明嘉靖年的“元兴号”作坊,当时生产工具简单、落后,品种也不多,作坊仅有几间房屋。到了清嘉庆年间,梁平年画有了长足的发展,另一家作坊“信立号”颇具规模,各种规格的年画已较齐全。套色工艺复杂,创造了套板13个颜色的最高纪录。随着生产的发展,又分出一家作坊叫“信立号”丰记,因老板名徐丰隆而命名。在梁平年画的兴旺时期,作坊发展到30多家,比较著名的有:“恒泰正”“正兴号”“德和泰”“冯兴祥”“德钦恒”“王恒茂”“正兴隆”“张正顺”“复兴恒”等。大作坊年产量达三四百万幅之多。梁平年画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梁平县的屏锦铺和袁坝驿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梁平年画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在民间自由成长和发展。

梁平年画保留了我国早期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三峡地区人民的喜爱,是广大农村不可缺少的年货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类:一、门神类年画,如“秦琼、敬德”“关公”“进爵将军”“天官赐福”“钟馗送妹”等;二、喜庆吉祥类年画,如“八美图”“和气吉祥”“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状元及第”“头上麒麟”“人间状元郎”;三、戏曲和历史故事类年画,如“四郎探母”“八郎探亲”“盗令出关”“踏伞”“蒋少龙抱伞”“水浒”“白蛇传”等和颂扬英雄人物的关公、穆桂英、秦琼、尉迟恭,劝善的“老鼠嫁女”等。(www.xing528.com)

梁平年画在长期的流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构图饱满。画面总是塞满各种形象,几乎不留空白,构图特别充实、饱满而均衡;二、采取大胆夸张和合理取舍的表现手法。以门神为例:几乎所有的武将门神头都画得特别大,五官十分突出,手和脚小而短,颈部省略不画,与正常人体比例相差甚远,然而感觉都十分协调。整个造型向横向发展,形象矮而宽大,脸以正面和三分之二侧面为主,使画面既丰满又不失之空灵;三、从不出现半截身子、半个头。形象威武、雄壮而有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四、梁平年画装饰性较强,只讲平面构成,不讲纵深空间,以形象的组合、线条的节奏构成画面的装饰美感;五、对比强烈,突出主体。比如门画中常常出现主体的大人和陪衬的小人。在画面处理上,人物大者特大,小者特小,大小结合,以小衬大,突出主体。轮廓及衣纹用粗黑线勾勒,黑色特浓,更增添凝重沉实感,因而形成了梁平年画粗犷、朴素、厚重的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