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图解广东回族教育-图说广东回族

图解广东回族教育-图说广东回族

时间:2023-09-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省回族穆斯林兴办教育,首先是从经堂教育开始的。广东省回族穆斯林的经堂教育可追溯到乾隆年间。由广州回族穆斯林人士捐助,在怀圣寺内办起第一间经学堂。除女经学堂招收广州各教坊回族穆斯林女子就读外,其余经学堂多吸收附近教坊穆斯林子弟入学。清代,广东回族穆斯林将捐助经学教育视为善行,认为助学回赐甚重,故而捐献助学者代代不绝。广东回族在新式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在各经学堂增设了汉文课程。

图解广东回族教育-图说广东回族

广东省回族穆斯林兴办教育,首先是从经堂教育开始的。广东省回族穆斯林的经堂教育可追溯到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广州回族穆斯林人士捐助,在怀圣寺内办起第一间经学堂。光绪二十年(1894年),又在南胜里清真寺开办第二间经学堂。此后在南胜里可竺巷十一号开办了一间女经学堂,专门招收回族女生。宣统元年(1909年),又在南胜里东约办起男经学堂。肇庆回族经堂教育则可追溯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要稍晚于广州。

早期的经学堂,只招收回族子弟。学生年龄不限,一般为七八岁至十一二岁。各个经学堂的学生人数不定,十几人至几十人不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及教规教义,学的都是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不学汉文。除女经学堂招收广州各教坊回族穆斯林女子就读外,其余经学堂多吸收附近教坊穆斯林子弟入学。招生模式反映出清代广州回族穆斯林群体的基本分类模式是以教坊为基础的,清真寺仍作为各教坊日常生活宗教生活的核心在发挥作用。这一时期,经堂教育的对象不仅面对穆斯林子弟,还扩展到成年穆斯林群体。不少成年回族穆斯林在每天“邦多”(晨礼)之后,亦聚集在清真寺内等候,加入到讲经班中进行学习。

经学堂的教师由阿訇兼任,除少数为本地阿訇外,大部分都由外省入粤的阿訇担任。据资料统计,清代至民国时期,在广州各清真寺及经学堂传授经学的外省阿訇,至少有30名以上。阿訇籍贯包括甘肃、云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广西、湖南等十几个省份。其中较著名的阿訇有雍正五年(1727年)来穗的萨以虎掌教、同治年间(1861—1875年)来穗的江苏镇江杨士真阿訇、光绪七年(1881年)来粤的云南省重洋朝真大师母马氏(为广州回族开办的女经学堂任教达20年之久)等。光绪十年(1884年)来自甘肃河州的法明道罕治,在广州任教17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至民国18年(1929年),云南重洋朝真大师母之子马云亭阿訇,亦在南胜寺任以摩目及经学堂教师。除外省籍的阿訇外,还有从国外远道而来的伊斯兰教学者。如乾隆十五年至十七年(1750—1752年),土耳其的墨克目德罕治、咸丰年间(1851—1861年)南洋的尔勒法、光绪十二年至十五年(1886—1889年)西域满克(今沙特阿拉伯麦加城)的尔卜道拉喜等。

a.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敬送光塔寺学堂民房碑记》

b.咸丰五年(1855年),刘继才献屋碑文

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尔卜道拉喜墓碑(www.xing528.com)

光绪年间阿訇挂帐

经堂教育的经费除了靠清真寺的寺产租金外,更多的来源于省内外穆斯林的资助。清代,广东回族穆斯林将捐助经学教育视为善行,认为助学回赐甚重,故而捐献助学者代代不绝。广州市各清真寺碑刻中,记载穆斯林捐款捐屋资助办学的比比皆是。

旧式经堂教育不习汉文,逐渐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到了伊斯兰教及回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广东回族在新式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在各经学堂增设了汉文课程。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经由广州、香港两地回族穆斯林同胞筹款,在越华路小东营清真寺开办了一间义学堂,采用中阿文并举的教学方式,半天学阿文,半天学中文。清宣统元年(1909年),特立碑小东营寺。

旧的经堂教育进行革新后,学生能在掌握经文知识的同时,学到中文和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开阔了视野。因此,许多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当阿訇,也能从事其他社会工作。有条件的还可继续到其他学校深造,如熊振宗先生曾到埃及爱兹哈尔大学留学并获得硕士学位。这批毕业生中,一部分人回到广东或被聘请到港澳地区担任阿訇,其他则走向社会,同样为国家、民族和信仰做出了有益贡献。

清代回族金张氏捐屋助学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