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鸿章:政坛不倒翁,霸业与荣耀

李鸿章:政坛不倒翁,霸业与荣耀

时间:2023-09-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事实上成为曾国藩的接班人。晚年入直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四十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皇弟尚且要饱受上下官员的责骂甚至是辱骂,就更不要说李鸿章了。那么,李鸿章又是如何在波诡云谲的晚清政坛上叱咤风云四十年之久的?其实,在笔者看来,李鸿章成为政坛不倒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实力。

李鸿章:政坛不倒翁,霸业与荣耀

笔者是合肥人,每次去市中心的淮河路步行街散步,都免不了要去街边的“李府”看一看。每次参观,我都会想起府邸主人的《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府”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府邸,一般人很难想象,如此权倾天下,又被人视为大贪巨腐的人,他在老家的府邸居然就那么一小块。(www.xing528.com)

李鸿章早年投笔从戎,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屡建奇功。中年出任封疆大吏,推动洋务运动,事实上成为曾国藩的接班人。晚年入直中枢,主持外交,活跃在晚清政坛上四十年之久,超过了清朝立国以来任何一位首辅人物。慈禧曾将他称为“再造玄黄之人”。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将他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与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可见李鸿章的不同凡响。

事实上,在晚清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任何力主向西方学习的人都会承受着巨大的外界压力。咸丰帝的弟弟——恭亲王奕䜣,就是因为力主“师夷长技以制夷”,常和洋人打交道,而被当时社会各界称为“鬼子六”。皇弟尚且要饱受上下官员的责骂甚至是辱骂,就更不要说李鸿章了。李鸿章仕宦生涯中唯一遭受的挫折可能就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自己又被迫在《马关条约》上签字,一度成为国人皆曰可杀的卖国贼。

那么,李鸿章又是如何在波诡云谲的晚清政坛上叱咤风云四十年之久的?有人认为他善于钻营,能得“老佛爷”慈禧太后的喜欢;有人认为他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扶持,认为他是列强侵华最好的代理人;有人认为他心理素质过硬,就像他自己写的一副对联那样“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所以才能屹立不倒……

其实,在笔者看来,李鸿章成为政坛不倒翁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实力。只要手上掌握着绝对的资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奈他何。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他促成取消了北洋大臣的独立职位,并使之成为一个由直隶总督兼任的职位,以此巩固自己的势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