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叙述方法|作文基础与评改

掌握叙述方法|作文基础与评改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叙述的含义和要求,理解叙述的两种人称,学会运用各种叙述方法,特别是熟练运用顺叙的方法,并注意倒叙与插叙的区别。了解各种不同叙述方法的作用。在议论文中,可以运用叙述的方式来概括某些事实,从事实中引出论点,或以事实为根据来论证论点。陈骙所说的载事,实际上就是对事实的叙述。所以,想要在写文章时运用好叙述这种表达方式,必须掌握叙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并在实践中多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

掌握叙述方法|作文基础与评改

【教学要求】掌握叙述的含义和要求,理解叙述的两种人称,学会运用各种叙述方法,特别是熟练运用顺叙的方法,并注意倒叙与插叙的区别。了解各种不同叙述方法的作用。通过各类文章的欣赏和写作实践,培养和提高自己叙述的能力,明确叙述方法常和其他表达方法结合着使用。

一、叙述的含义与要求

(一)叙述的含义

1.叙述的定义

叙述是指作者在文章或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环境所做的交代、介绍和说明。

其对象包括人物的身世、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环境的状况及其衍变等。为了和描写相区别,有的教材将叙述称作“一般性表述”,因为描写的表述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述。

2.叙述的作用

叙述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几乎各种文体的写作都要运用,不过作用有所不同。在议论文中,可以运用叙述的方式来概括某些事实,从事实中引出论点,或以事实为根据来论证论点。在说明文中,可以运用叙述方式来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或提供典型事例,使事物的特征和本质被说明得更加具体。在应用类和科技类文体中,叙述是表述自然现象的发展过程,或工作实验操作过程等内容的表达方式之一。在记叙文中,常运用叙述来介绍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人物的经历与事迹,以及环境的状况和变化等,使读者对整个事件有完整的印象,对人物有全面的了解,对环境有充分的认识。总之,叙述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一般文章写作需要它,文学作品的创作也同样需要它;不仅小说、通讯、报告文学等典型的记叙类文体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而且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学术论文等实用性文章,也都离不开叙述。所以,老舍说:“写文章须善于叙述。”古华也说,他写小说常津津乐道于叙述,可见叙述确实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虽说叙述是一种一般性表述,但要真正运用好它,也不容易。宋人陈骙在《文则》中说:“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陈骙所说的载事,实际上就是对事实的叙述。所以,想要在写文章时运用好叙述这种表达方式,必须掌握叙述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法,并在实践中多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叙述能力。

(二)叙述的要求

既然叙述有那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对叙述有何要求呢?

1.交代明白

所谓交代明白,就是要把叙事的要素交代明白。记叙性文章,一般有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这六个要素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方面最为重要,一般不能省略,如果缺少了这些交代,就会影响叙事的效果。要素交代要力求清楚、简明。

叙述的这一要求,对新闻性作品尤为重要,在新闻性作品中,一般要求在开头就要将这些要素集中交代清楚明白。例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开头是这样交代的:

新华社长江前线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役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这篇动态消息,六个要素交代明白,使读者一目了然。

新闻性作品要求作集中交代,而小说等篇幅稍长的叙事性作品多半是分散加以述说。

在有些文章中,某些要素因为与文章内容关系不大,或已为读者所熟悉,是可以省略的。如回忆童年,可以写“在我幼小的时候”,而不写明确切年代。写五四运动七七事变,有时就没有必要写明“1919年5月4日”“1937年7月7日”。至于在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有时有意省略一个或几个要素,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这不仅不应当责难,而且可以提倡。

如微型小说《四封电报》:

伊莉薇娜的弟弟弗莱特伴着她的丈夫巴布去非洲打猎。不久,她在家里接获弟弟的电报:“巴布猎狮身死。——弗莱特。”

伊莉薇娜悲不自胜,回电给弟弟:“运其尸回家。”三个星期后,从非洲运来了一个大包裹,里面是一只狮尸。她又赶发了一封电报:“狮收到。弟误,请运回巴布尸。”

很快就得到了非洲的回电:“无误,巴布在狮腹内。——弗莱特。”

文中没有交代具体时间、地点和巴布死的经过,如果对新闻文体来说,这是不应该的。但作为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而且耐人寻味,可谓上乘佳作。

2.线索清楚

叙事性作品的内容往往涉及很多人和事,怎样把众多人和事有机地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呢?俗话说:“珍珠要由彩线穿。”写文章也得用“彩线”把散乱的材料穿起来。这个“彩线”就是通常所说的线索。它是指贯穿在整个叙事作品情节发展中的脉络,能把显示人物性格发展的各个事件联系为一个整体。它是作者安排材料,组织情节和非情节因素的根据,也是作者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由于写作材料千差万别,作者的思路也千变万化,所以叙述的线索在不同文章中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以时间延续为线索;有的以空间变换为线索;有的以事件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线索;有的以人物为线索;有的以象征性的物为线索;有的以感情为线索;还有的以人物意识流动为线索。在应用文和科技类文章中,通常采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时空交叉式顺序,一般不人为地颠倒事件发展的客观过程。

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一般只有一条中心线索,但有的文章或作品则采用复线安排。如果戈理的长篇小说《钦差大臣》,就是以官吏们的愚昧无耻作主线,以赫列斯达科夫的丑恶行为为副线,写出沙皇俄国官场的黑暗。鲁迅的《药》则是采用明、暗两条线索来安排内容的,一方面写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说明他愚昧落后,这是明线;另一方面写夏瑜为人民大众流血牺牲,但不为人们所理解,这是暗线。文章末尾,华大妈和夏四奶奶在给儿子上坟时不期而遇,两条线索相交汇,结合得很巧妙,全文脉络分明,线索清楚。

在实用性比较强的议论文、说明文、科技应用文中,一般不用复线。

3.详略得当

所谓详略得当,就是要分清材料的主次,分别采用详叙或略说的方法,目的是突出重点,避免记流水账式写法。

比如《水浒传》中“武松打虎”一段,写武松告别宋江景阳冈以前这几天的事,只用了“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地面”,一句带过,这是略说,而对武松在酒店的活动直至打虎一段,则写得很详细,这是详叙。最后交代一笔“武松因打大虫困乏了,要睡”,又是略写,显得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叙述的详略,略的地方,几句话可以交代上下几百年,纵横数千里;详的地方,则是下笔千言,只写一景一物一细节。

叙述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要着眼于表现主题的需要。用以表现主题的重点材料,理应浓墨重彩;反之,应该轻描淡写。其次,要着眼于满足读者的要求。读者未知、想知、难知的内容该详叙;反之,读者熟知、易知、不想知道的内容该略说。这样,就能使叙述有点有面,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获得较好的表达效果。

(三)叙述的人称

1.叙述人称的含义

叙述的人称是指写作者的立足点或观察角度。

它涉及我们应当站在什么角度,什么基点去观察纷纭繁杂、扑朔迷离的社会现象,去发现美,去反映生活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为作品定基调,关系着叙述的内容、感情色彩、语调和气氛以及主题表达的最佳效果等重要问题。因此,叙述的人称是写作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写作中,人称的选择就好比摄影师调试镜头、选择角度一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作品内容是否能以最佳方式,从最佳角度进行表达。因为,同样一个事物,视点不同,取景不同,效果必然不一样。选择人称,就是选择视点和角度。

2.叙述人称的种类

叙述的人称主要有两种:第一人称第三人称

(1)第一人称。

作者以“我”或“我们”的口吻,以当事人或见证人的身份出现在文章或作品中,讲述所见、所闻,这就是第一人称。

“我”或“我们”,可以是作者本人,这种情况多用于纪实性文章中。“我”叙“我”,即作者自叙其经历和表现,如《童年的回忆》中的“我”就是作者新凤霞,《挑战与机会》中的“我”就是作者陈祖芬,但更多的作品中“我”只是文中一个虚构的人物。在有些作品中,并不出现第一人称代词“我”“我们”,而以“记者”“笔者”的称谓叙述,这里的“记者”“笔者”,显然是作者本人,所以仍然属于第一人称叙述。许多学术文章或教材、专著,并不出现“我”“我们”“笔者”等称谓,只是进行客观的叙述,这实质上也是第一人称叙述。

运用第一人称的优点是:“我”直接面对读者叙述,缩短了双方的距离,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其局限性有两点:第一,只能叙述“我”的活动范围以内的人和事。第二,不便于叙述他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有人把第一人称称作“限制视点”。

(2)第三人称。

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用“他”“她”或“他们”“她们”等称呼,靠记叙他人的言行把人和事物展现在读者面前。但要明确的是,在第三人称叙述中,作者“我”是无往而不在的。但是,这个“我”并不出现在文中,而是退居幕后,不介入被叙述的人和事之中。

运用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是:不受“我”的视觉、听觉限制,反映现实较灵活,可以在广阔的时空范围内表现众多的人物与复杂事件。正由于第三人称叙述突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可以自由地刻画人物、描述场景、剖析内心世界,表现力强,表现范围很广阔,有人把它称作“任意视点”,甚至夸张地称作“万能人称”。但与第一人称相比,它也有其局限性: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如第一人称使人感到亲切、真实。

正因为两种人称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在写作时要根据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人称。为弥补两者的不足,往往需要结合起来运用。鲁迅的《祝福》就是典型的例子,开头和结尾部分用的是第一人称“我”充当叙述人,中间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用的是第三人称“她”进行叙述。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也运用了两种人称。大部分作品中,都有这种情况,通篇是第三人称,但文章中有人物对话时,出现了第一人称代词“我”或“我们”,这种情况,不能算作运用了两种人称,这是根据内容需要所作的灵活安排。

(3)第二人称问题。

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见解,一则谓有,一则谓无。这个问题有待于深入探讨。学术界大多数人倾向于没有第二人称的观点,因为,作者不论以什么身份叙述,都只能处于故事的参加者或旁观者的位置上,不可能处于读者或听故事者的位置上,因此,应该说没有第二人称的种类。但是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或“你们”进行叙述,是客观存在的。它有时是局部性的,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些段落;有时是整体性的,如刘心武的《楼梯拐弯》等。而“你”“你们”所指代的对象,有时是指读者,如碧野的《天山景物记》:“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如果你愿意,我陪你进天山去看一看”等。有时是指写作对象,如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从这些文章看,有时使用第二人称代词进行叙述,具有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难以得到的好处。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仿佛拆掉了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堵墙,开始了情感的直接交流,运用得好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特别是在一些悼念朋友、缅怀故人的文章中,使用第二人称代词进行叙述,好像当面诉说,格外亲切动人,但第二人称代词的使用应特别慎重;否则,给人以生硬别扭的感觉,用得不恰当,往往使读者倒胃口。

3.运用人称的要求

总体要求是恰当、灵活。

第一人称多用于散文、通讯、报告文学、短篇小说、书信、日记等文体之中。第三人称则多用于小说、报告文学特别是中、长篇小说之中,至于第二人称代词,则要看实际情况,看文章具体内容需要。不能为用第二人称代词而用,否则,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同时,人称的运用也不能过于死板、单调,要灵活处理,也就是说,要注意人称的转换。一般来说,人称选定以后,应始终如一,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至于混乱。但是,有时为了取得两种叙述人称的优点,避免它们的不足,往往交替使用第一、三人称,有时出现第二人称代词。

人称的转换大致有这四种情况:

(1)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如《祝福》第一部分和中间部分就有这种转换。

(2)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这是作者将客观的叙述终止,直接插进来对事件进行评论或抒情,以便加强记叙的效果。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聊斋志异》里的“异史氏曰”等。在现代作品中也有这种人称的转换,夏衍的《包身工》在用第三人称将“包身工”的事实报告完了之后,突然改用第一人称评论,直接痛斥了残酷的剥削制度。不过,这种转换必须谨慎使用,稍不注意就会使读者感到前后判若两文,生硬别扭。

(3)对同一人物的称呼先是用第三人称代词,马上转换为第二人称代词。如秦牧的《英雄交响曲》有这样一段文字:

他们拖着断臂,支着拐杖,几乎走遍全国,要把他们钢铁般的信念告诉人们。贝多芬创作过一部《英雄交响曲》,这群最坚强的人,不待使用音符,不待登台,不已创作了比贝多芬的乐章更雄壮的《英雄交响曲》了么?让我们敞开心灵,倾听你们的声音,学习你们,感谢你们,祝福你们!

显然,这种转换是为了抒情的需要,不过人称代词转换时,先要把称代的对象交代清楚;否则转移了称代,读者就费解了。

(4)人称套用,即一种人称中包含了另一种人称。比如,一篇作品中,先用一种人称展开故事,但作品中又由人物之口讲另一种故事,这样,前面若用第三人称叙述,后一故事必然是用第一人称叙述了。

二、叙述的方法

(一)常见的叙述方法

1.顺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自然时间顺序进行叙述。

顺叙是一种最常用,也是最普通的叙述方法。它的优点是有头有尾,来龙去脉清楚,文章的层次、段落与事物的发展过程相一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既然顺叙按时间先后来写,就应该明白时间的表示法。有时直接点明某年某月某日,有时写出春夏秋冬表时间,有时则用钟声、铃声、日头、月亮表示时间,还可以按人的生活起居习惯来表时间,甚至某些自然景物也可表时间,如飞雪寒风树木开花、山青水绿等。学会多种时间表示法,会使文章不死板。

采用顺叙法主要按时间推移展开,如杜甫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开头点明时间是在天刚黑之时投宿的。

“有吏夜捉人”——捉人是在夜里,又向前走了一段时间。(www.xing528.com)

“夜久语声绝”——夜已深了。

“天明登前途”——次日早晨。

这样叙述可知由暮到天明,事情是在一夜中发生的,显得秩序井然。

采用顺叙法也可按故事发生、发展的阶段进行叙述(实质上也是时间先后),比如《曹刿论战》一文主体部分,是以战争发展过程的阶段性来叙述的。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将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方战。

“既克,公问其故。”——既战。

显然是以未战、方战、既战来安排次序的。

采用顺叙法,还可按作者的思想认识发展过程来叙述,如杨朔《荔枝蜜》。

顺叙有很多优点,但也有局限,当事件过程长,线索多,如果按顺序写,不但不容易把文章组织得紧凑,反而导致平淡、繁杂、紊乱、冗长、顾此失彼、死板无奇。为了用好顺叙方法,必须注意材料的裁剪,要有主有次,有详有略,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笔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否则,平铺直叙,过多罗列现象,记流水账,文章就变得平淡无味了。刘熙载《艺概·文概》云:“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文大备。”这段话所说的方法,可以用来弥补顺叙法之不足。

2.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事件提到前边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顺序叙述事件的起因和发展过程的叙述方法。

倒叙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以外,其他跟顺叙并无什么区别,其主体部分仍然是顺叙。采用倒叙法,目的不在于非把事情倒过来说不可。主要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有特殊意义的结果,或者是为了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寻根究底的兴趣。

倒叙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结局提前,先叙“去脉”,后表“来龙”。

比如鲁迅的《祝福》,先把祥林嫂的死安排在开头,然后再叙述她一生遭遇。《祝福》容量很大,所述时间跨度也很大,从祥林嫂守寡,初来鲁镇四老爷家为仆,直到她穷极潦倒,倒毙街头,几乎包括了她的一生。如果按顺序来写,为祥林嫂作传,那么这个短篇小说的内容势必要跨越几十年的时间,结构会显得松散。因为作者运用了倒叙法,漫长的几十年便被压缩在短短的两天之内了,结构严谨、紧凑。鲁迅运用倒叙时有意把祥林嫂的死与鲁镇的祝福安排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使揭露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一主题显得更加鲜明突出。

倒叙的另一种方式是把事件中扣人心弦的高潮部分提前,造成悬念。比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开始就写北京王府井特种药品商店接到山西平陆县的求援电话,说有六十一名阶级弟兄食物中毒,急需特效药,然后才从事件发生叙起,写到文章开头的事件才仅仅是文章的一半,后面还有找药、运药、空投、抢救、慰问等一系列情节才完篇。这样叙述,读者始终替六十一名阶级弟兄捏一把汗,急欲知道他们如何脱的险,迫使读者一口气读完,这就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倒叙法一般适合在故事情节比较复杂的作品中使用,如推理小说、侦破小说等文种。如果事件过程短,情节单一,不宜使用倒叙。使用倒叙,其落笔点要选在关键性情节上。要注意把倒叙部分起迄点交代清楚,从倒叙转换为顺叙的转换处,要用必要的文字过渡,衔接要自然;否则,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反而影响内容表达。

选择倒叙法绝不是形式上的追求,要从内容需要出发,不要为倒叙而倒叙,否则会使人觉得千篇一律。

3.插叙

插叙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过程中,暂时停顿,插进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插叙结束后,再回到原来事件继续叙述。

如夏衍的《包身工》,在叙述包身工们吃粥时候,插入了一段包身工数量为何突然增加的原因的叙述,这就是插叙。

鲁迅的《故乡》也巧妙地使用了插叙。开始用顺叙写“我”回到故乡的见闻和感想,当母亲说到:“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里来时,总会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许就要来了。”下面,很自然地插叙了“我”儿时与少年闰土之间的一段友谊的回忆。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奇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接着还写了二人初次相见的情景。插叙完了,又用: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我应声说:这好极了!他——怎样?……

几句简单的文字,把话题拉了回来,再沿着原来的线索叙述下去。

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得到充实,也使行文富于变化,但必须掌握插叙的技巧,在什么地方插入什么内容,怎样衔接等都要考虑到。

插叙不能成为文章的游离部分,必须与中心线索有关。也不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新奇,人为地制造波澜,把一些简单的材料插进去。甚至插叙中再加插叙,回忆中再添新的回忆,故弄玄虚,弄得读者眼花缭乱,难以理解,这也是当代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常见的毛病。

4.补叙

补叙就是在叙述过程中对某些事物和情况作补充解释或说明的叙述方法。补叙文字一般不宜过长。一般并不发展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上文叙述之不足,或对下文作必要的交代。

比如《小英雄雨来》最后一段,就是补充说明雨来为什么没死的原因。

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对人物作介绍,特别是对次要人物的介绍,往往采用补叙的手段,如《赤壁之战》在叙述鲁肃受命于孙权,对刘备陈说孙刘结盟共治曹操的得失利害时,这样写道:

“备甚悦,肃又谓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本来文章就该接着写定交之后所展开的斗争事实,但作者却加了一段补叙,介绍子瑜,“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

这就是一种注释性补叙,说明子瑜是何人。

还有一种补叙,是通过作品中人物之口交代作者来不及叙述的一段事情,古小说常采用这种方式,因为多线并进,说了这个,另外一个只好由人物之口来介绍了。比如《水浒传》中大闹野猪林后,鲁智深见到林冲时的一段自叙,就是补叙,因为作品写到鲁智深与林冲分手后,主要是写林冲这条线索,而鲁智深那条线索就来不及叙述了,但又必不可少。否则,读者会不相信,为什么两个差役要杀林冲,林冲已闭目等死的时候,会突然跑出花和尚鲁智深把林冲救了。有了鲁智深的这段自叙,读者就会恍然大悟,原来鲁智深一直跟踪在林冲身后保护着他,可见,补叙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补叙和插叙是有区别的,补叙一般没有情节,在它的前面和后面也不一定要用过渡文字。如果删去补叙文字,上下文依然能衔接起来,不影响原文行文的脉络,补叙的字数一般都比较简短。插叙则不然,它的前后一般要注意过渡、衔接,有一定的情节,文字一般比补叙文字长。

5.平叙

平叙,又称分叙,是指叙述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事或多件事时,采取的先叙一件,再叙一件或交叉进行的方法,即“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比如《水浒传》中分别写宋江、武松、鲁达、林冲、杨志等英雄如何被逼上梁山的章回之间就运用了平叙。现代作家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在“警惕翻船”一节里,为了表现不同场合同时发生的事,也用平叙的方法叙写了同一时间两个不同场面的情景:当中国女排战胜日本队后,成群的观众冒雨在上海体育馆门口等着,想一睹女排姑娘们的芳容。这时,体育馆内的女排姑娘们,散场后被教练袁伟民留下继续补课,袁伟民提醒大家,防止骄傲情绪,要警惕阴沟里翻船。其实两个场面是同时进行的,读者可以透过空间的隔墙,同时见到两处的动态,视野显得更开阔,加强了文章的立体感。

平叙,一般适用于对比较复杂的事件或有众多人物出现的环境进行叙述,平叙方法用得好,有利于加强文章的立体感。平叙的运用要有实际需要,如果情节单一,事件单纯,不能用平叙。

6.意识流叙述

意识流叙述就是按照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识的随意流动来安排叙述内容的叙述方法。

“意识流”这个名称,源于西方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意识并不是片面的衔接,而是流动的。用一条‘河’或一股‘流’的比喻来表达它是最自然的了。此后,我们再说起它的时候,就把它叫做思想流、意识流,或者是主观生活之流吧。”后来的一些作家,在詹姆士这一理论和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以及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等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下,创造了“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作为一种艺术手法,主要运用于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一般传统的小说多注重描写情节与人物的外部活动,即使描写人物心理,也只是表现条理化的理智内容。而意识流手法,则直接表现人物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非理性内容的潜意识活动。弗洛伊德对潜意识,也就是他所说的伊德,有过充分的论述,他提出人具有“超自我”“自我”“潜意识”三重人格结构。人的潜意识是“一种浑沌状况,一锅沸腾的激情”,“自我代表理智和审慎,而伊德代表尚未驯服的激情”。表现人的内心,就是要表现这种尚未驯服的激情,包括人物的幻觉、梦境、幻想等。在意识流文学中,就是要表现人物意识流动的随意性、跳跃性,并且往往把时空顺序颠倒,使之互相渗透、错杂闪现。意识流手法运用得好,可以避免叙述的简单化,能够抓住瞬间的感受和印象,深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心灵,把复杂、变化的精神世界真实地再现出来。它的突破时空限制的快节奏的多层次的结构手法,适宜表现现代生活。

意识流经常采用的形式是“内心独白”,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

第一,直接的内心独白。作者采用第一人称手法,从头到尾都是使用主人公独白的方式来表现。例如白桦的小说《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写了女主人公“我”的衣着、走路姿态,并不妨碍别人,却遭到旁人的非议;我利用休息时间跳舞,同样没招惹谁,却要引起别人的厌恶,甚至于独身也成了过错,就因为“我是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办事员、寡妇”。整个作品都是直接通过“我”的内心独白来写“我”的感觉,“我”的义愤。这种方法与传统小说的心理描写距离较近,较易于为读者所理解和接受。

第二,间接的内心独白,作者采用第三人称手法来写人物的内心独白,代替主人公表现他的各种心理活动,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就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春之声》写的是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从外国考察归来,在回家途中的“闷罐车箱”里的见闻和感受。作者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节上,从外部去描写人物性格,而是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写他在车上的感受、印象、联想、幻觉等意识活动。比如岳之峰从车身的颤抖,便联想到童年的摇篮,联想到家乡、父母,又由车轮声,联想到打铁,联想到肌肉发达的胳膊,联想到祖国的坚强有力,等等。这种形式的内心独白就不那么好懂。因为他和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欣赏习惯较远。这还是经过了改造的中国意识流。正宗的意识流小说并不比朦胧诗好懂。它完全写人的错觉、幻觉等潜意识,找不到一点规律可循,夸大直觉,否定理性,完全排斥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和描写。所以运用意识流手法,不可生吞活剥,机械照搬。正是由于意识流叙述方式不易使人接受,所以初学写作者,最好不要滥用“意识流”。

(二)其他叙述方式

1.以叙述角度为标准,叙述可分为仰叙和俯叙

叙述者不仅有称谓之别,还有位置、角度的差异。叙述者可以是一个“幼稚”“浅薄”的人,可以用困惑不解的语气叙述故事,就叫仰叙。

例如:航鹰《金鹿儿》的开头:

太被动了!票箱揭晓,选举结果第一名竟然是她?!为期一周的投票,她得到的票数达到一千八百九十九,比第二、第三名遥遥领先,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一位故事中的当事人“我”,对于金鹿儿竟然获得第一名,而且选票竟然如此之多,非常吃惊,又十分疑惑。显然这位叙述者是以困惑不解的语气叙述这件事的,这是仰角叙述。

作者也可以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可以站在全知全觉的角度来叙述。

比如迟松年《普通老百姓》的开头:

他,向你走来了——拄着拐棍,头发全白了。挺着凸起的肚子,使头显得特别小,腿也短了,这是人们所尊敬的吴枫副专员吗?是他。三年前他得了脑血栓,若不是抢救及时,早进北山的革命公墓了,而今,只是腿脚不灵,说话不清。大夫劝告他:每天喝长寿饮料,坚持起早散步,至少还可再活十年八年的。其实吴专员并不怕死,在战争年代,他不知死过多少次了。照流行的说法,人不怕死,那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其实不然,吴专员顶害怕的一桩事就是让他……

这个开头,似乎是一位颇有见地,又很熟悉吴专员的叙述者在作介绍,这就是俯角叙述。

仰叙的特点,一是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即人物形象的对比和思想认识的对比;二是容易构成各种悬念,使读者跟随困惑不解的叙述者,逐步清醒起来。俯叙的特点,一是容易很快进入故事,理解人物;二是如同跟随一位非常熟悉情况的向导,步步深入地理解人物、明确主题。

2.以叙述的疏密程度为标准,叙述可分为概叙和细叙

在叙述事情的时候,由于事情本身有简有繁,意义有轻有重,因此我们不应当平均用力,必须在有的地方采取简洁的概括叙述,而在另一些地方又采取细致的具体叙述,这就形成概叙和细叙。

概叙,就是抓住事件的实质,作简明扼要的叙述。概括叙述,一般针对比较重大而复杂的事情的全局或全过程进行叙述,它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一种“鸟瞰式的全貌”。

细叙,又称具体叙述,它是对同一事件的局部或片断所作的细致具体的叙述,目的在于给读者一个“特写式的镜头”,以使读者获得具体而深刻的印象。请看下面两段文字:

(1)春节前夕,菜场的同志冒雨为烈军属送菜上门。

(2)春节前夕,飘着小雨和雪花,在滑溜溜的马路上,一辆满载青菜、白菜、鲜血、猪肉的三轮车缓慢地前进着。骑三轮车的是菜场的女营业员,她是为家里没有人买菜的烈军属送菜去的。尽管雨水、汗水,已经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衣服,她仍然竭尽全力蹬着三轮车,穿街过巷,一家又一家地送着菜。

这两段文字,前者是概叙,后者是细叙。两者比较,不难看出:概叙,比较简要,既抓住事情本质和特点,又概括了事情的全貌;细叙,则比较详尽,要求写得生动而具体。在通常情况下,概叙和细叙是结合使用的。因为,只有细叙而无概叙,读者无法了解全貌,文字也必然冗长;反之,只有概叙而无细叙,文章难免流于概念,失之空乏,缺乏生动具体的感人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