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商周时期人口数量与分布概述

夏商周时期人口数量与分布概述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商朝人口数量与分布关于商朝的人口总数,宋镇豪认为,总体上推算,夏代直至商初诸侯方国规模均甚小,平均人口仅1300多人。后众国相兼及人口繁殖,到商末周初平均人口数增加到了近8000人。商初成汤时有3000余国,则总人口数约400万左右。[208](三)西周人口数量与分布西周王朝建立后,大肆分封诸侯,疆域得到空前扩大。西周时期基层方国人口规模较夏、商有所扩大。

夏商周时期人口数量与分布概述

夏、商、周三代约1500多年,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生活资料日益丰富,积累明显增多,人类的自然成活率和平均寿命都得到了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长。但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对三代期间人口数量的具体情况难以考究,尤其是夏、商两代,只能根据一些有关的史料对人口数量及分布做些粗略的分析,大体上夏代多于原始社会,商代多于夏代,西周多于商代。[204]

(一)夏朝人口数量与分布

夏朝人口尚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兼之方国林立,各国的人口数很难作出准确的推断。

关于夏朝时期的人口总数,《后汉书》根据《帝王世纪》曾有记述:“及禹平水土,还为九州,……民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人。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国。……及夏之衰,弃稷弗务,有穷之乱,少康中兴,乃复禹迹。孔甲之至桀行暴,诸侯相兼。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方于涂山,十损其七;民离毒政,将亦如之。”[205]这里记载了夏禹初的一个人口数字:1355.3923万人。关于这个记述,有的学者认为非常可信,引为信史,如胡焕庸认为:“这一数字以后为历代史书所釆用,成为世界各国最古人口数字之一。”[206]也有的学者认为不足采信,如宋镇豪认为:“夏代人口不可能达到1355万以上,须知直到西汉初全国总人口也才不过1500万~1800万。夏代人口也不可能超过商初的400万。”[207]按照宋镇豪先生的估算,夏初人口总数约略为240~270万人。

夏代统治中心地区大致在今中岳嵩山及伊、洛流域的豫西地区。山西西南部和陕西东部是其重要统治区,河南东部和山东西部的黄河以南地区,亦在其势力范围之内,夏代的人口主要集中在这些地区。

关于夏朝时王邑的人口规模,宋镇豪曾作出过大致的推测:夏王少康居纶邑(今山东济宁市境),城区面积大约有8万平方米以上,人口密度指数大致为160M2/户,以一家5口计,人口数应有2500人。但这仅是少康承前王失国,处在颠沛流离时所持有的人口数,不足以构成夏代王邑人口规模的典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代后期王邑所在。该遗址总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若据上述古代城邑人口合理密度指数,取遗址总面积三分之一计之,可有6200户以上,总人口数当有3.1万人以上。

(二)商朝人口数量与分布

关于商朝的人口总数,宋镇豪认为,总体上推算,夏代直至商初诸侯方国规模均甚小,平均人口仅1300多人。后众国相兼及人口繁殖,到商末周初平均人口数增加到了近8000人。商初成汤时有3000余国,则总人口数约400万左右。晚商大致增至780万人左右。(www.xing528.com)

商代人口亦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的农业较发达地区。偃师商城可能是商代前期汤都西亳所在,城区面积约190万平方米,估计城区可有1.1万户左右,人口5.5万上下;郑州商城亦为商代前期王邑,城址面积约317万平方米,若纯以地区面积计算,可有1.6万户左右,总人口数或有8万之多了;安阳殷墟盘庚迁殷所在,早期面积大致有1200万平方米,乙辛时期范围扩大到3000万平方米,这一时期人口规模大概在14.6万人。[208]

(三)西周人口数量与分布

西周王朝建立后,大肆分封诸侯,疆域得到空前扩大。初期人口多集中在王都、城邑及其附近。中期以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口也有了快速平稳的增长,原来一些旷野地区,也逐渐被开垦出来,出现了许多新的城邑,村落聚址也明显增多。

关于西周时期的人口数量,《后汉书》中亦有所记载:“至周克商,制五等之封,凡千七百十三国,又减汤时千三百矣;民众之损,将亦如之。及周公相成王,致治刑错,民口千三百七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多禹十六万一千人,周之极盛也。其后七十余岁,天下无事,民弥以息。及昭王南征不反,穆王失荒,加以幽厉之乱,平王东迁,三十余载。至齐桓公二年,周庄王之十三年,五千里内,非天王九嫔之御,自世子公侯以下,至于庶民,凡千百八十四万七千人。”[209]据此记载周成王前期的人口数量为1371.4923万人,周庄王十三年时的人口数量为1184.7万人。关于这个记载,有学者认为根本不可信,指出:“夏、商、周这些古帝国与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国家,在结构上有很大不同。中央派出官吏直接管理的‘王畿’是不很大的。……如果说这三个数字只包括帝国直辖区的人口数,则嫌太多;如果说这些数字包括王朝周围广大属国和独立国家、部落的人口数,就更难设想了。”但可以作为汉晋时代人们对远古中国大陆人口的一般估计,有1000万人口。[210]

路遇、滕泽之认为:“把西周初期人口估计为550万,不会失之过甚。至于西周末期,则在千万左右。”[211]但李瑞兰在讨论西周人口时认为西周早期周人的人口数字并不大,武王克商时除去友邦军士外所率的周人武装人数,在《孟子·尽心》、《逸周书·克殷篇》、《战国策·魏策》、《史记·周本纪》等文献中均称有戎车350辆,虎贲3000,甲士4.5万人。如戎车一乘有甲士3,共得兵力近5万人。即假定武王是动员了全部兵力,按每5人出1兵计,周初周人的人口数最多有25万。西周时期基层方国人口规模较夏、商有所扩大。当时方国人口规模大体维持在8000人以上。西周的统治者已经认识到人口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开始重视对人口的统计与管理工作。《国语·周语》记载宣王军队被姜氏之戎打败后,始料民于太原。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户口统计工作。[212]

总的来看,夏商周三代时期,人口集中分布在黄河流域,以三河为中心,北至太原、中山,东至大海,与西方之关中,以及蜀和广、汉两郡之区域,为当时人口最稠密之区域。[213]这一地带,应该是先秦时期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