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与宗教礼仪相关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与宗教礼仪相关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商、西周时期与宗教礼仪之器有关的文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青铜礼器按用途可大略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盥洗器、舞乐器几大类。炊煮器是指主要用于烹煮、盛放献祭牺牲的礼器。青铜尊 商代 1957年安徽阜南出土 尊为盛酒器。文物所见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商代的盘一般无耳。铙为青铜打击乐器。距今5000年左右,出于原始宗教目的而大量生产玉器。所谓仪仗用品主要是在宗教活动中陈设的铜、玉石器,包括戈、钺、铲等器类。

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与宗教礼仪相关

夏、商、西周时期与宗教礼仪之器有关的文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青铜礼器按用途可大略分为炊煮器、食器、酒器、盥洗器、舞乐器几大类。

炊煮器是指主要用于烹煮、盛放献祭牺牲的礼器。

鼎造型源于陶器,在夏、商、周时期数量最多、地位最为重要,主要用于烹煮,也可作为盛放牛、羊、猪、鱼和调味品等食品的器具。

鼎是政权和身份等级的象征。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亡其国必迁其鼎的记载。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典故问鼎中原,说的是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北伐,向周王派来的使臣询问周鼎之轻重,表现出欲为天下之主的愿望。甚至到了三国时期,还将魏、蜀、吴并立割据称为“三足鼎立”

夏、商、西周时期,有一套用鼎制度,天子、诸侯、大夫、士的用鼎数量依次为九、七、五、三、一不等,庶人不得用鼎。

青铜鼎
西周
1975年北京房山琉璃河黄土坡燕国墓地出土

青铜炊煮器
商代
传安徽阜南出土

食器是用于盛放献祭的食物、果品、腌菜肉酱等的器物,包括簋、豆、铺(pū)等器类。

青铜铺
西周
1975年陕西岐山出土

青铜豆
商代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

青铜簋
商代

据文献记载,夏、商王朝建酒池供千人饮酒作乐,并且把商王朝的灭亡与酗酒拉上关系。西周王朝建立之后,鉴于商王朝的灭亡,颁布了戒酒禁令,但在贵族的生活和各种礼仪活动中,酒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祭祀活动有关的饮酒与盛酒器有爵、角(jué)、尊、觥、壶等器类。

青铜爵
夏代
198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
爵为饮酒器,造型源于陶器。

青铜觥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觥为盛酒器,出现于商代晚期,沿用至西周早期,特征为仿兽体造型。

青铜尊
商代
1957年安徽阜南出土
尊为盛酒器。

青铜角
商代
1990年河南安阳殷墟郭家庄出土
角为饮酒器。考古发现其出现于夏,流行于商至西周早期,以后逐渐消失。

青铜壶
西周
1992年山西曲沃天马-曲村遗址出土
壶为盛酒器。目前所见有圆体和方体之分,圆体壶出现于商代晚期,在西周晚期出现的方体壶,以长方形圆角为特点。

盥洗器主要用于盛水,文献中也有在祭祀时盛血的记载。文物所见青铜盘出现于商代早期,商代的盘一般无耳。西周时期的盘出现腹耳,晚期出现小足。

青铜盥洗器
西周
上海博物馆

舞乐器主要为铙、钟、镈(bó)等器类。

铙为青铜打击乐器。考古发现铙有大型和小型之分,流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初期。

钟是打击乐器,流行于西、东周时期,一般按大小依次成排悬挂在钟架上演奏。西周时期编钟(扁圆的钟)由三至八枚组成,可产生十四个音高。(www.xing528.com)

纪侯钟

青铜镈
商代
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
镈是用于指挥乐队的节奏性打击乐器。考古发现镈出现于商代晚期,流行至西周中期。

编钟
西周
1954年陕西西安普渡村出土

青铜编铙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原始人类为免受野兽的伤害,曾经在树上居住,被称为有巢氏。夏、商、西周时期,人类已经居住于房屋之中,但仍然认为有一种神木是与天庭沟通的渠道。

青铜树
商、周时期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有学者认为这就是文献所说的通天神木,是一件重要的法器。

在古人眼中,凡具有坚韧致密质地和温润纯净色泽的美石,都可看作是玉。大约在距今8000年左右,人们已经能够加工制造玉器。距今5000年左右,出于原始宗教目的而大量生产玉器。

玉戈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夏、商、西周时期,玉器成为贵族生活等级标志和宗教活动中使用的礼器。礼仪活动中主要使用的玉器璧、圭(guī)、琮、璋、璜、琥被合称为“六瑞”

玉圭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玉璧
商代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璧用于礼苍天。造型特征为扁平圆形,中部有一圆孔。周代大璧素面,小璧以龙、凤、鸟为题材,雕刻美的纹饰,线条多为自然流畅的弧线。

玉虎
西周
河南洛阳出土

玉璋
商、周时期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村出土

玉璜
商代
1998年山东滕州(原“滕县”)前掌大遗址出土
商代璜多为桥形,素面,晚期流行龙头、兽头或鱼形璜。西周时期的璜大体继承商制,满身刻画龙、虎、鸟纹饰。

玉琮
商、周时期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村出土
琮的造型特征为内圆外方的筒形。或认为内圆象天,外方象地,表示天地相通。

所谓仪仗用品主要是在宗教活动中陈设的铜、玉石器,包括戈、钺、铲等器类。

戈造型源于收割工具镰,属于钩杀兵器,其不同部位可以啄击、钩杀、铲杀,是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武器。考古发现夏、商、西周时期的玉戈,显然不是用于实战的兵器,而是象征武力的仪仗。

钺源于生产工具斧,实际就是大斧,属于斩杀兵器。在夏、商、西周时期,钺往往还是权力的象征。《史记》记载,武王伐纣前进行誓师仪式时便执黄钺,取得牧野之战胜利之后用黄钺斩纣王头颅,用玄钺斩纣王宠妃首级,这里的钺兼有实用和礼仪之功用。小型钺多用于仪仗舞乐活动。

青铜钺
商代
1965年山东青州苏埠屯出土

金面具
商、周时期
2001年四川成都金沙村出土

考古工作者在夏、商、西周时期的不同遗址内都发现了一些青铜或黄金面具,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应是宗教仪式中的装饰。

青铜面具及细部
商代
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