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创业精神与个人生涯发展

大学生创业精神与个人生涯发展

时间:2023-09-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创业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创业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观念、 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综合体, 必然会对其生涯发展态度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 与树叶结下不解之缘的杨远峰, 也因树叶成名、 成功, 先后获得国家专利近30 项。

大学生创业精神与个人生涯发展

创业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在于后天的学习、 思考和实践。 创业精神一旦形成, 就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创业者创业准备和创业活动的始终, 还体现在日常的工作、 学习和生活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业精神不但决定个人生涯发展的态度, 而且决定个人生涯发展的高度和速度。

1.创业精神决定个人生涯发展的态度

作为一个社会人, 其生涯发展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 但是, 不同的人由于其生涯发展的态度不同, 所以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发展机遇时, 其选择也不相同。而创业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观念、 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综合体, 必然会对其生涯发展态度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 创业精神中思想观念的开放性、 开创性, 容易让人接受新思想、 新事物, 形成开放的态度, 敢于开风气之先, 从而想他人未曾想, 做他人不敢做, 成为事业上的领跑者。 再如, 创业精神中的创新精神、 拼搏精神、 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等, 能使人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顺境中居安思危、 不懈奋进, 在逆境中不消沉萎靡, 排除万难、 励精图治, 重新找到生涯发展的方向。 有道是“态度决定一切”, 在相同的个人天赋和社会环境下, 有创业精神的人有着比其他人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 所以更有可能发现机会、 把握机会, 就更有可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风景

2.创业精神决定个人生涯发展的高度

创业精神是一个人核心素质的集中体现, 它不仅决定了一个人在机遇面前的选择,而且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涯目标和事业追求。 具有创业精神的人, 无论是创办自己的企业, 还是在各种各样的企事业单位就业, 都会志存高远、 目光远大、 心胸宽广。 这样的人不但在事业上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个人品德和修为上, 也会达到更高的境界。

随着国家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 生态“五位一体” 的深入改革, 社会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 各行各业将在变革中重新达到利益均衡, 这既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也给其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 大学生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业精神, 让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节奏相吻合, 就有可能使自己的事业发展, 达到计划经济时期无法想象的高度。 但是, 大学生如果在个人生涯发展上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模式, 不去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涯发展, 一切等着家长、 学校和政府安排, 一心想找个安稳、 轻闲的“铁饭碗”, 就很有可能一辈子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甚至毕业就“失业”。

3.创业精神决定个人生涯发展的速度

创业精神是一种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 这种精神能让人积极主动、 优质、 高效地做好自己承担的每一份工作, 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实践证明, 具有创业精神的人, 不管在什么岗位, 不管从事什么职业, 其强烈的成就动机, 其追求增长、 追求效率的欲望, 都将转化为内心强劲的追求事业成功的动力。 在这种动力驱使下, 人们会将眼前的工作作为未来事业发展的起点, 把握好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做好自己从事的每一项工作。 创业精神也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精神。 这种精神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就是实干苦干、 反对浮夸、 反对空谈。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 许多企业家正是凭借这种精神, 创造了从白手起家到富可敌国的财富神话; 许多科学家、 思想家、 政治家、 教育家和劳动模范, 也正是凭借这种精神, 从一个普通学子成长为举世瞩目的业界精英。 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改革是一条从未有人涉足过的路, 所以既不能在书本中找到答案, 也无法从前人的经验中寻找固定的模式, 更不能靠空想和辩论来解决出路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 富于创业精神的人, 敢于靠自己的实践探索, “摸着石头过河”, 会接受更多的挑战, 完成更多的任务,取得更大的业绩, 因而会取得更快的发展。

案例学习(www.xing528.com)

杨远峰“点叶成金”

让一张张树叶变成一幅画、 一张照片、 一件叶产品或者一张树叶书签工艺品, 这是杨远峰用了6 年时间才摸索出来的。

杨远峰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 父亲因病去世后, 家徒四壁的他只好向亲戚借来200 元钱开始创业。 1996 年, 杨远峰偶然在杂志上看到将树叶制成叶脉书签的方法,于是在上山砍柴时找了几百张漂亮的叶子制成叶脉书签, 拿到附近的学校去卖, 没想到很快就被学生们抢购一空。 一位学生还说, 要是在书签上能看到图画就更好了。 这句话给杨远峰带来了灵感, 他从此开始钻研制作叶画的技术, 并将其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 2002 年, 他终于成功地把画绘制到了树叶上。 之后,又经过不断摸索, 他发明了利用树叶制作树叶照片、 叶脉仿真花植物标本、 叶艺广告礼品等十多种树叶产品, 并注册了“叶之语” 商标。

就这样, 杨远峰将树叶产品加工做成了一项文化创意产业。 与此同时, 与树叶结下不解之缘的杨远峰, 也因树叶成名、 成功, 先后获得国家专利近30 项。 2010 年, 他的“传统叶画技艺” 入选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 年, “一种植物彩叶数码艺术相片的制作方法” 荣获“衢州市115 人才专利发明奖”。

在某一行业的某一类别里, 选择某一个自己最感兴趣和最擅长的“点”, “孜孜以求, 深化创新”, 正是杨远峰追求的“狭中求狭创新法”。

(资料来源:摘选修改自http: / /news.xinhuanet.com/hr/2013-03/25/c_ 124498336.htm)

分析: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 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 个性化的思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为基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