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智慧工地应用内容: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环境管理措施

智慧工地应用内容: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环境管理措施

时间:2023-09-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慧工地的内容涵盖质量管理、资料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管理等各个层面,随着智慧工地应用的不断完善,智慧工地的管理内容将更加广泛。(三)环境管理1.扬尘噪声监控通过在现场特定位置安装放置的扬尘噪声监控设备,对颗粒物PM10、PM2.5、颗粒物、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声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当现场出现PM10、PM2.5颗粒物超标后,管理人员可通过手动、定时方式进行现场喷淋作业,提高工地施工环境。

智慧工地应用内容: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的环境管理措施

智慧工地的内容涵盖质量管理、资料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费用管理、人员管理等各个层面,随着智慧工地应用的不断完善,智慧工地的管理内容将更加广泛。

(一)人员管理

基于互联网的劳务实名制管理、用工管理、考勤管理、行为管理、人员培训教育管理,以及一卡通、电子支付体系建设的人员管理,从而避免用工风险以及劳务纠纷等问题的发生。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采用互联网思维,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劳务实名制管理为突破口,以提高行业劳务管理水平为目标,逐步推动行业实现建筑工人的职业化、劳务管理的数字化、资源服务的社会化和政府监管的法治化。通过云平台系统分析,精确掌握工人考勤情况、各工种上岗情况,实现对施工现场劳务人员的动态管理,提升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来宾、访客等也可经过登记审批持临时卡进出。由于采用实名制管理,劳务人员通过刷卡进、出施工场地,由劳务管理系统实时记录(见图10-14),使得施工总承包单位能够与劳务单位之间进行劳务人员的考勤核实,为劳务人员工资结算提供真实的考勤依据,避免劳务纠纷,见图10-15。

近些年来,一些工地上以实名制管理为基础,逐渐开始采用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安全帽系统、实名制二维码管理(见图10-16)、安全帽定位系统等,有效提高了现场人员管理水平,给项目管理者提供科学的现场管理和决策依据。此外,工地还可以建造智能安全体验教育中心,通过VR技术进行技术及安全操作培训及考试,做到培训合格后上岗,见图10-17。

图10-14 劳务实时管理

图10-15 人脸识别

图10-16 实名制二维码

图10-17 VR技术培训

(二)安全监控管理

现场安全管控是利用软件技术和现场实际布置情况对人员进出、施工操作、灾害发生等状况进行预演、管控,从而达到规范化、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1.塔吊安全监控管理

通过平台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报警功能,从而合理、安全的使用塔吊,避免塔机碰撞、塔机超载、塔机倾翻事故的发生。通过高频/超高频射频卡或生物识别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从而避免非正规人员操作、上岗等问题。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升降机速度、高度、质量等参数进行监控,避免超载等问题,并对异常情况进行声光报警,保证升降机安全运行。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工况数据采集与显示功能、声光预警及报警功能、超载限制功能、力矩限制保护功能、操作员身份识别功能、防碰撞功能、防倾翻功能、本地数据存储功能、无线通信(ZIGBEE+GPRS)、GIS远程监控管理平台、违规操作短信告警功能。

2.吊钩可视化

通过在塔式起重机吊钩上安装的摄像头,变幅传感器及高度传感器,连接操作室内的主机,实现对塔吊变幅和高度进行实时监测,从而现对吊钩位置的智能追踪,360°无死角追踪拍摄,危险状况随时可见,降低隔山吊安全隐患。如图10-18所示。

图10-18 塔吊安全监控

3.防火监测报警

红外热成像防火监测报警系统能够在监视画面上显示物体温度场,可在火灾发生前发出声光警报从而预防火灾。也可以采用烟感防灾报警系统,在施工现场加工区、材料堆放区、易发生火灾隐患区域安装烟感探测器,监测现场烟雾浓度。探测器内置芯片可实时上传监测数据至智慧工地监管云平台,当现场发生火灾事故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并发送短信提醒负责人,项目部人员能够迅速响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和做出后续应急措施,见图10-19。

图10-19 烟感报警系统

4.防汛报警系统

为提高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水灾损失,项目设置防汛报警系统,在地面安装雨量传感器,实时监测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起止时间,并上传监测信息至云平台。降水量一旦超过设定值,报警器自动报警,见图10-20。

图10-20 某项目上的防汛监测系统

5.视频监控管理

智慧工地中的远程监控,不仅是在施工场地及周围装几个摄像头,然后在项目部成立一个监控室,对施工场地进行监控。而是通过互联网,使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主管部门通过手机应用和电脑端,实时了解施工现场的进展情况,做到透明施工。相比传统的监控管理,智慧工地的视频监控系统就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利用各种设备端(如手机)随时随地查看监控施工作业情况、人员安全情况及工程质量情况等;项目管理人员可对监控视频进行录入、回放、导出等操作,发现违规行为可以及时予以制止;视频监控系统与其他系统无缝对接,如门禁、报警、物联网传感器、数字化数据等无缝、实时叠加在视频上,各种数据实时存于录像中,方便以后查验;通过视频监控和智能分析,判断主要出入口或特定场所工作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帽,当检测到未戴安全帽时立即报警,降低安全事故;识别是否有非工作人员,在重点区域部署徘徊监测功能,当发现有异常徘徊人员时主动触发报警,见图10-21。

图10-21 视频监控

6.卸料平台监控管理

通过重量传感器实时监控卸料平台的超载情况并提供声光报警,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如倾覆和坠落等。

7.安全疏散模拟

项目部在BIM技术运用基础上,制作安全疏散模拟视频,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演练,提高人员疏散处理能力。

(三)环境管理

1.扬尘噪声监控

通过在现场特定位置安装放置的扬尘噪声监控设备,对颗粒物PM10、PM2.5、颗粒物、温度、湿度、风速、风向、噪声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计算机、手机应用行实时查看,现场可设LED屏幕进行数据显示,见图10-22。

图10-22 扬尘、噪声监测系统

2.降尘喷淋

降尘喷淋系统与扬尘噪声监控等设备控制联动。当现场出现PM10、PM2.5颗粒物超标后,管理人员可通过手动、定时方式进行现场喷淋作业,提高工地施工环境。喷淋控制器可对接雾炮喷淋、围挡喷淋多种喷淋设备,支持平台远程操控,见图10-23。(www.xing528.com)

图10-23 降尘喷淋系统

3.天气预报

通过气象局公开的天气预报,提供未来24小时及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包含天气、气温、PM2.5、PM10、风速等数据信息,方便相关人员依据天气变化提前做出应对。

4.红外线感应节能照明

节约能源,延长临时照明灯具使用寿命,减少检修维护费用,降低施工成本,项目在地下施工现场配置红外线感应照明系统。通过红外线开关感应照明区域内有无人员作业,自动开关照明电源,同时还可以结合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操控,分时、分段控制地下照明区域,见图10-24。

图10-24 节能照明

(四)工程进度管理

结合BIM模型进度计划相关数据,智慧工地平台实时获取模型数据,并根据模型导出对应工序进度计划,按照项目分工设置确定责任人,由责任人每日汇报进度情况,并反馈至BIM系统生成进度模型,进而展示工程实时进度模型,见图10-25。

图10-25 进度跟踪管理

(五)质量管理

统计汇总不同岗位管理人员的例行巡检记录详情,以及巡检日志中需整改审批的事件,可实现上报、整改、验收及罚款的业务流操作,实时掌握事件类型、图文详述、领导批示、整改进程等,以便项目的质量监管。质量管理主要应用以下技术:

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可以快速、大量采集空间点位信息。项目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所得成果,与BIM结构模型进行对比,检验土建结构施工误差,并在BIM模型上做相应调整,达到局部及重要区域精准施工,见图10-26。

图10-26 三维激光扫描

2.机器人放样技术

机器人放样技术建立在BIM模型基础上,对支吊架打孔点批量快速定位,在节省人工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精准性。

3.3D打印技术

3D打印技术即快速成型技术,在机电安装复杂节点中可大量采用,在立体化效果和对节点的体现上有较大优势。项目实施低成本3D模型打印,获得复杂节点的缩尺实物,用于施工现场技术交底,见图10-27。

图10-27 3D打印

4.激光放线

项目将传统人工弹线改为激光器放线,更加精准快速,见图10-28。

图10-28 激光放线

5.三维施工交底

项目借助3D虚拟技术呈现技术方案,使施工重点、难点部位可视化,提高了技术交底效率,也保证了施工成品质量。

6.质量安全巡检

针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拍照记录,实时反映施工进展情况;同时,需要针对各个问题进行跟踪和整改记录,确保整个管理记录完整性和管理过程可追溯性。

(六)物料管理

物料验收管理实现大宗物资进出场称重全方位管控,通过为工地地磅称重系统加装传感器及摄像机,在材料车辆进出场称重时,对称重数据进行自动记录、拍照、数据挂钩及上传,自动形成材料进出场报表,通过物资材料各环节数据的实时反馈,进行统计分析成本核算,为后续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物料跟踪管理也结合了电子标签(如RFID、二维码等),对进场大宗物资、机电设备钢结构、PC构件、取样试件等进行物料进度跟踪管理。对材料的进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管理人员能随时了解主要材料的进场情况。如材料目前位于哪里、厂家备货是否充足、构件的加工情况、材料进场需要的运输时间。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可以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模拟,合理安排机械、设备的进出场时间。在机械设备进场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二维码附加的信息了解进场机械、设备在建筑物中的位置和使用情况。在机械设备退场时,管理人员通过二维码附加的信息及时找到机械设备,以防丢失和损坏。

(七)工程资料管理

工程资料管理实现了对项目工程资料的管理。用户可以在工程云盘中上传、下载、查阅工程资料文档。同时,只有具备一定权限的才能查看相应权限文件夹下的文件。

通过以BIM、云计算、物联网、智能设备、大数据等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综合应用,建筑施工行业正行驶在“智慧工地”的快车道上,传统的印迹将彻底成为历史,实现“绿色、智能、精益和集约”的精细化管理,实现绿色、智能和宜居的智慧建筑必将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

图10-29 物料管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