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伊尹:命丧朝堂的立国功臣

伊尹:命丧朝堂的立国功臣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人以为来了主顾,就摘下草帽,看着伊挚。伊挚脸是黑黑的,头发乱蓬蓬的半遮着宽宽的前额,尖尖的下颏上长着密密实实的胡子,佝偻着腰,赤着脚。伊挚用低沉沙哑的声音问那卖鞋人。

伊尹:命丧朝堂的立国功臣

集市并不怎么热闹,稀稀拉拉有几个卖东西的,顾客就更少。伊挚看见一个卖鞋的人,仰脸躺在鞋摊的边上,还用草帽扣着脸,嘴里哼着小曲:“酷热的太阳,该死的太阳!你为什么还不灭亡?与你同归于尽,也是我的愿望。”伊挚走过去。那人以为来了主顾,就摘下草帽,看着伊挚。伊挚脸是黑黑的,头发乱蓬蓬的半遮着宽宽的前额,尖尖的下颏上长着密密实实的胡子,佝偻着腰,赤着脚。见他身上连一个装钱的褡裢都没有带,卖鞋的也就知道他是个一文不名的人了。

“你,刚才唱的是什么歌?”伊挚用低沉沙哑的声音问那卖鞋人。

“哟,这个歌这么流行,你还不知道?在我们莘(shēn)国,几乎人人都会唱。听说,我们莘国的人,也是从夏国的人那里学来的。”莘是夏朝的属国,在现今陕西省合阳县附近。

“你们怎么不喜欢太阳?没有太阳会一片黑暗。”伊挚问。

“我们当然喜欢太阳。可这首歌里说的太阳,指的是夏桀。”那人小声说,“我们现在这么穷,还不是多亏了他?他为了玩乐,什么花点子都想得出来,那么多宫殿不够他用的,还要特意修一个倾斜的宫殿,叫什么‘倾宫’。修个台子几丈高,叫‘瑶台’。用红色的玉石装饰他的屋子,用白色的玉石修大门。他喝的酒有多少,谁也不知道,反正酒要装在大池子里面。他还用酒糟筑成长堤,叫什么酒池糟堤。他还抓人给他打仗,弄得我们地也种不上,只好做几双鞋来卖。可是这年头,有几个人穿鞋?看来,我要么去打仗,或者死在疆场,或者让人家抓去当奴隶,要么就得自卖为奴了。”

伊挚问:“换个太阳,就能好吗?”

“我看能好。你听说东方有个商国吗?他们的祖先,是燕子生的——就是飞来飞去的小燕子。人家现在是越来越强。听说,商国的王,叫做成汤,可仁义了!有一次,他布下一张大网捕雀。他向苍天祷告说:让四面八方的鸟都到我的网里来吧!后来,他想了一想,说:‘哎呀,这不把天下的鸟都捕尽了吗?于是,他让人把网的三面都打开了,只留下一面。他又重新祷告说:愿意向左跑的,就向左跑;愿意向右跑的,就向右跑。不听你的话的人,那你就到我的网里来吧!人们都说,成汤对禽兽都这样仁慈,何况对待人呢!他还诚心诚意地敬奉鬼神。所以,很多国家的人,都向往商国。那里百姓的生活,比我们安定富裕多了。连我们莘国也在讨好人家,这不,我们莘国的国君已经答应把女儿嫁给成汤。据说,商国很快就要来迎亲了。我国的国君正在给女儿购买陪嫁的奴隶呢!”

其实,这些消息伊挚早就听说了。他想借这个机会,挤进商国的统治集团,便到这里来了。卖鞋人的话,更证实了他得到的消息,坚定了他的信心。他问清了王宫地址,找了去,说明自己想卖身为奴。国王的管家看他能说会道,就收下了他。这样,伊挚就随着一大批男女奴隶,作为莘王女儿的陪嫁,来到了商国当时的都城亳(b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附近)。开始时他只是干一些宫内的杂务。他烧饭烧菜的技术很不错,有一天他用一只鼎烧肉汤,特意把鼎安放在成汤必经之地。成汤回宫时,果然闻到了烧肉的香味,又循着香味找到了这只鼎和正在烧肉的伊挚。他情不自禁地说:“啊,好香的肉啊!你用什么办法把肉烧得这样香?”

“因为我用了上好的作料。这同您当国王一个道理:您要当好国王,不是也需要好的大臣帮助您吗?好的大臣对于国王,就像好的作料对于肉一样的重要。”

一个奴隶的话,当时并没有引起成汤的注意。但离开伊挚以后,他的话还是回响在他的耳边。这个奴隶怎么会有这样富于哲理的比喻?他一定不是一个一般的奴隶。成汤想了几天,觉得自己确实需要几个富于智谋的大臣,帮助实现他那尚未让他人知道的目标。他决定去找那个奴隶,就向莘夫人问清了他的姓名,让人到奴隶们住的地方去找他。可是找了几次,伊挚都没在,不是去打水,就是去买东西,等也等不回来。第五次,成汤亲自去找,总算找到了他。“我很想听一听先生对治国的看法。”

“国君,可以分为九种。”伊挚并没有谦让,就开门见山地讲起来,“依靠严刑苛法来治国的,称法君;依靠自己的勤劳治国的,称劳君;靠平等地对待臣下来治国的,称等君;自己无力治理,而把大权授与大臣的,叫授君;独断专行,不听劝告的,称专君;自满轻敌,招致国破家亡的,称破君;治国不善,国内不能容,寄居在外的,称寄君;坚兵利甲,疆土稳固,称为固君。还有一种是小孩子继承王位,由别人代行国王权力的,称为三岁社君。我希望大王您能从这九种国君中,吸取各自的长处,成为一个受到国人爱戴拥护的能够富国强兵的国君。”

成汤觉得伊挚的看法确实很有独到之处。“常言说,看水,可以照见自己;看百姓,可以知道一个国家治理的情况。先生觉得这句话是否有道理?”那时,铜镜也还没有出现,人们要看见自己的样子,只有拿水当镜子

“大王坚信这句话,说明大王很英明。只有这样,您才能够听到各种反映,才能把国家里面那些贤能的人吸引到您的身旁。希望大王能够坚持下去。”

成汤说:“我想让先生做我的近臣,帮助我出谋划策。但是,如果你不能完成你的使命,我就会惩罚你,甚至要你的命,决不会宽恕。”从此,成汤就让伊挚作帮助他治理国家的大臣,官名“阿衡”。古代把掌握管理大权的人称为“尹”,从那以后,人们就把伊挚叫做伊尹。

成汤给伊尹的第一个任务,是到夏国去。当时是夏朝,夏国是各个诸侯国的国上之国,夏的国王,就是天子,也就是天下的统治者。其他各国,每年都要派人到夏去进贡、复命,也就是报告本国的情况。伊尹执行的就是这个任务。到了夏国,他目睹了夏王桀的贪残无道,没有在夏国久留,急急忙忙回到亳。向成汤报告了夏桀无道、百姓抱怨、诸侯不满的现状,这更加坚定了成汤伐桀灭夏的决心。

从那以后,伊尹总是在成汤身边,执行他的命令,或者为他出谋划策。逐渐开始了灭夏和夺取全中国的活动。距离亳不远,有一个小国叫葛。成汤以不祭祀祖先的罪名讨伐并灭掉了这个小国。正在这时,夏的一个属国昆吾乘夏桀荒淫,国力衰弱的机会,反叛了夏国。成汤与伊尹一商议,觉得时机到了。

成汤在亳的效外集合了出征的队伍,举行誓师大会。他对大家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他说:“夏桀犯有许多罪行,天帝命令我们去讨伐他。我畏惧天帝,不敢不执行天帝的命令。夏桀坏到什么程度?百姓把他比做太阳,愿意和他这个太阳一起殒灭!希望你们大家帮助我执行天帝的命令,去惩罚夏桀。我会重重地赏赐你们的,决不食言。但是,如果有人不遵守今天的誓言,我就罚他为奴,甚至处死,决不赦免!”他的这篇演说词一直流传到今,这就是《尚书》当中的《汤誓》。我们这里引述的,只是它的一部分的大意。(www.xing528.com)

“我是一名英勇的武士,大家就叫我武王吧!”成汤举起了手持的长钺(yuè),“希望大家都是所向披靡的武士!”伊尹也举起长矛,高声喊道:“让我们跟随我们的武王,去执行天帝的命令吧!”成汤和伊尹成功地鼓动起队伍的士气。商国的队伍便浩浩荡荡地向夏国进发。两支队伍在娀(sōng)遭遇。商军英勇冲杀,夏军没有还手之力。夏桀率军逃到鸣条,还是架不住商军的猛裂攻击。夏桀继续逃跑,一直跑到㚇(zōng)。夏军惨败,商军大胜。他们在㚇这个地方还缴获了求雨用的宝玉。因为它是权力和王位的象征,所以把它带回到亳。成汤还要把夏朝祭祀土地神的庙也迁到亳。这种庙称为社。伊尹说,夏的社,是亡国的社,迁回去是不吉利的。于是作罢。夏桀逃到巢湖一带,死在那里。各地诸侯都来朝拜成汤,承认他的领导。夏朝从此就灭亡了。中国奴隶社会一个新的朝代——商朝,从此诞生了。成汤就是商朝的第一代天子。这里提到的几个地名,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已经很难说出它确切的地点了。

由于伊尹在成汤夺得天下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成汤对伊尹非常尊重。他们也经常在一起谈论治理国家的方法一类的大事,也随便谈些日常的小事。

“我们得感谢天帝对我们商国的器重,要不我们怎么能得到天下呢?”有一次,成汤在踌躇满志的时候,无意间对伊尹说出这么一番话。

“我看,天帝也不是完全信得过的。他的脾气让人很难捉摸。我以为,我们商国能够夺得天下,主要是因为大王具备了纯正的道德。有了这种纯正的道德,才能得到天帝的信任。具有这种纯正的道德的,只有大王您和我伊尹。”

“先生的意思,有了道德,就可以赢得天下了?”成汤对伊尹的话很感兴趣。

“我说的是纯正的道德。”伊尹说,“这种品德,要始终如一,要坚持不懈,要天天进步。大王现在刚刚成为天子,这一条就更重要。选择大臣,要选择忠直善良的人,要谨慎地考察,必须是能同大王通力合作的人。其实,善也没有固定的标准,纯正,始终如一,这就是标准。如果一位国王能够作到这一点,他的臣民就会赞美他说:‘多伟大的国王啊!有着多纯正道德的国王啊!’有了这样的国王,是臣民的福分,他们的生活就能永远美好。”后来,伊尹把这段谈话,整理成一篇文章,叫《咸有一德》,就是都应该有纯正的道德的意思。这篇文章,也保存在《尚书》中,流传到今天。

成汤继承王位十七年后,灭夏,他成为商朝的天子。当了十三年天子,去世。古代的继承方法,是兄终弟及制。就是哥哥死了,传给二弟,二弟死了,传给三弟。最后一个弟弟死了,再传给哥哥的长子。成汤的长子叫太丁,死在成汤的前面。就由伊尹作主,让太丁的二弟外丙当了天子。可是外丙只在位二年,也死了,又由太丁的三弟中壬作天子。中壬也只当了四年天子,就死了。伊尹就立太丁的儿子,也就是成汤的长孙太甲当了天子。

太甲很年轻,朝政大权实际上掌握在伊尹的手中。伊尹也担负着教导天子的责任。在太甲继位后第一次祭祀成汤的仪式上,伊尹就教训太甲说:“太甲,你的父王是受天帝的旨意取得天下的。他用宽厚代替暴虐,使得天下千百万人怀念他。”其实,伊尹总讲这样的话,反来复去,太甲早就烦了。可是伊尹却照讲不误:“有的人整天在宫中听歌观舞,纵酒无度,这叫巫风;有的贪图财物,贪图女色,打猎,游乐,这叫淫风;也有的人轻慢圣贤的话,拒绝忠告,疏远有德行的老者,乐于同顽皮幼稚的人在一起,这叫乱风。这里讲了三种不良风气和十种过错。谁犯了这三风十过,就要受到惩罚。”

太甲在心里说:“哼,什么忠告、老者,不就是让我听你的吗?”他脸上那种不耐烦的神情,是不言自知的。

伊尹用手拍打着荐席说:“太甲,你不要不耐烦。你要把这三风十过牢牢地记在心里。你若是一个有德的国君,是全国的幸运;你若是一个无德的国君,就会亡国!”

伊尹越是教训太甲,太甲就越是不服,有时好像特意同他作对似的。太甲继位不到三年,伊尹就派人把他押送到远离亳城的桐宫关押起来。由他自己代行天子的权力,成了实际上的天子。

太甲被关押在桐宫七年。随着年纪的增长,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对伊尹的仇恨也与日俱增。在亳城的宫中,也有很多人暗地里忠诚于太甲,认为他才是真正的天子。太甲在桐宫,也逐渐结识了一些忠于他的人。有一天,他从桐宫跑出来,潜回王宫,联合忠于他的人,杀了伊尹,把伊尹的家产分作两半,交给他的两个儿子。太甲重新当上天子。

不过,关于伊尹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伊尹放逐了太甲,只是代行天子的职责。他还是利用一切机会教导太甲。作了好几篇文章,讲道理给太甲看。太甲也认真听取伊尹的教导,改过自新。伊尹见太甲改过了,就亲自到桐宫把他接回来,把王位交给他。太甲不辜负伊尹的教诲,成了一个贤君。伊尹继续做太甲的辅佐。商朝的政治从此又出现了清明的局面。伊尹也活得很长,活到一百多岁,直到太甲的儿子沃丁继位后才去世,沃丁用天子的礼仪埋葬了他。还说他死后大雾三天,似乎上天也在哀悼他。伊尹在商朝各时期,在统治集团中和在百姓中,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相信这种说法的人,认为太甲杀伊尹的说法很荒谬。

那么,哪一种说法是真实的呢?说他被杀的,是《竹书纪年》。它是一本编年史,这本书的身世很坎坷。它大约成书在战国时代。“秦火”(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以后,这本书就不见了。可是在晋朝的太康年间,有人盗掘战国时代魏襄王的墓,掘出了这部书。有些学者收集了那些竹简,加以整理,重新流传起来。但这部史书在南宋以后,又消失了。只是在一些其他著作中,保留着被引用的片断。后来有些学者把这些片断又整理出来,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原书完整了。

说他接太甲回宫重新为王的,是《史记》。《史记》是汉代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所作,信誉度很高。《史记》成书晚于《竹书纪年》,但司马迁生活在距“秦火”不远的时代,他很可能没有见过《竹书纪年》。当代史界,相信这两种说法的人都有,都能讲出很多理由。至今,好像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其实,在取得新的证据之前,这是很难断定谁是谁非的。我们这本书,不是历史教科书,而是一部历史故事。所以,我们把这两种结局都奉献给读者,让读者们自己去探索它的答案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