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澳门望厦赵氏家族:历史文化与政治影响

澳门望厦赵氏家族:历史文化与政治影响

时间:2023-09-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赵氏家族是宋朝宗室, 为宋太宗赵光义后裔。从赵氏家族的族谱来看, 澳门赵氏是宋室分支, 因历朝做官而遂任逐渐南移。也有学者考证赵氏家族于1668—1669 年之间迁移至望厦村。赵氏家族作为澳门大家族之一, 在澳门历史上的文化、 政治具有深远影响。赵允菁, 澳门望厦赵氏家族第26 代, 赵元辂长子, 早年中举后一直以教育为业。

澳门望厦赵氏家族:历史文化与政治影响

赵氏家族是宋朝宗室, 为宋太宗赵光义后裔。 《赵书泽堂家谱》载: “太祖始封二弟, 鼎分三派, 子孙皆居汴京。 而太宗之五世孙处州兵马钤辖, 累赠武节大夫。 ……六世孙不玷者, 随父南渡, 授武议郎添监浦江县, 以官寓居于睦, 遂家焉……遂立籍香山焉。”

从赵氏家族的族谱来看, 澳门赵氏是宋室分支, 因历朝做官而遂任逐渐南移。 据王文达记载赵氏家族于明末来到澳门: “溯望厦村赵氏之定居, 乃源于明初洪武十九年(1386 年), 赵方彦做宰香山, 卒于任内, 其后人遂占籍焉。 传至明末崇祯十五年(1644 年), 赵玉音始卜居澳门。 更历六传而至赵封石, 乃建赵氏家庙于望厦”。

也有学者考证赵氏家族于1668—1669 年之间迁移至望厦村。 考虑到1662 年迁海令的影响, 笔者认为1668—1669 年间更为合理。

赵氏家族作为澳门大家族之一, 在澳门历史上的文化政治具有深远影响。 赵氏迁居望厦后, 世代事儒业, 刻苦攻读, 坚持走科举之路。《赵氏家庙碑记》 载: “世序相承, 以孝友传其家, 诗书传其业, 子若孙, 皆彬彬秩秩, 有都人士风。” 赵氏一族人丁兴旺, 代有人才, 科举中代有中试者。 如赵元辂及赵允菁, 父子先后同中举人。 据《香山县志》 载: “赵元辂, 望厦人, 字任臣, 乾隆四十二年丁酉科第十八名举人。” “赵允菁, 望厦人, 字孔坚, 嘉庆六年辛酉科第四名举人, 授南雄州始兴县训导。” 如今的赵家大屋内仍保留着“父子登科” 一匾。 赵氏一族在科举方面成绩斐然, 共有二人中举, 二人入贡, 一人入监学,二人入国学, 这在当时文化落后的澳门是空前的。

赵允菁, 澳门望厦赵氏家族第26 代, 赵元辂长子, 早年中举后一直以教育为业。 未出仕之前即在澳门办有学塾, 曾望颜即从其学于澳门; 后又在香山县凤山书院任主讲, 收门人甚多。 道光六年 (1826年), 出任始兴县教谕, 并任文昭书院山长; 道光八年(1828 年), 两广总督李鸿宾调赵允菁至省, 任越华书院院监; 道光十三年(1833年), 授连平学正, 以道里迢远不就, 又改授翰林院典簿。 他一生以教育为己任, 成为岭南著名的教育家。 时人称其为“粤海名宿, 学问宏深, 品行纯粹, 深得士心。 登门强者, 如坐春风, 如依慈父”。 出其门者, 多高才捷, 如潘正常、 曾望颜、 鲍俊、 潘炜、 伍崇耀、 林德泉、 招子庸、 林谦、 刘履元、 曾智克等, 均为一时之名人

赵允菁在澳门除了从事教育业外, 还作为地方乡绅参加清政府对澳门华人的管理, 成为当时澳门华人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 著作有《书泽堂文稿》。 另外他还撰写了《沙梨头社稷记》 《重修澳门永福古社碑记》 《重修普济禅院碑志》 等碑文, 为澳门的历史研究留下珍贵的资料。

赵允菁父子在澳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王文达称他们为“澳门最早的塾师” “澳门古来最有名望之老师”。 他们在澳门或其他地区从事私塾教育,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为当地的文化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赵允菁还曾执教于广东始兴与开平, 培养学生众多且不少成为知名人士。 他在始兴执教时, 还因其教育水平突出赢得当地士人尊敬, 甚至在官府准备将其调离时联名上书挽留。 据族谱族载: “道光戊子年奉督宪李(鸿宾) 调委越华监院, 始邑人士联呈呈请仍留学任。”

由于赵氏在科举中代有中试者, 逐渐成为澳门的绅士阶层, 主要从事儒家教育, 也常参与地方政事。 特别是协助香山县令处理澳门地区华人华商与澳葡的纠纷和交涉, 如协助及完成香山县令下达的任务、 协助官府调查葡人与华人的商业纠纷, 配合官府对澳门华人事务的管理等。以下是赵氏家族参与澳门地方政事的一些记载:

1809 年赵元儒等联名上书香山县令反对洋人兵头, 维护本澳人民利益。

香山县正堂彭, 札唩嚟哆知悉:

现据澳门绅士赵元儒、 钟岳乔、 黄际勋、 蔡全青等禀称: 绅等世居澳门, 与西洋人生理贸易, 惟赖华夷相安, 始免闹事。 今西洋现到之新兵头系搭红夷船来澳, 情本可疑, 兼之不谙华情, 纵容夷兵满街滋扰, 阖澳商民, 各皆愤怨。 即如本月二十一日, 仁宪奉制宪差传夷僧刘思永问话, 竟敢鸣鼓聚众, 几致酿成大事。 幸番差公正和平, 华夷悦服, 面向仁宪排解, 始行宁息。 但恐如此胡行, 将来决不能无事。 理合禀恳仁台, 饬知夷目, 另换兵头, 庶可相安。等情。

嘉庆二十年(1815 年) 八月十六日, 香山县令马德滋就调查澳门沿海一带民人私自修建铺屋一事, 要求赵允菁、 叶恒澍参与此项工作:(www.xing528.com)

兹查近日澳门沿海一带, 竟有民人私自占筑, 或藉向夷人输纳租银数钱, 即串同修砌, 若不查究办, 将来愈筑愈多, 不独官地已为民占, 更恐滋生事端。 ……谕到该地保, 立即协同澳门绅士赵允菁、 叶恒澍等, 速即查明沿海一带, 各居民铺屋, 如系与人买受,及遵例投承者, 着令检出契照, 票缴核验。 倘系私占官地建造, 或藉向夷人批地, 串同砌筑者, 该地保即协同各绅士, 逐级查明某人占筑何处若干, 限五日绘图列折, 票复本县, 以凭亲临查勘押拆,此催之后, 倘再狗延, 以及籍端滋扰, 定提重究不货。

1817 年3 月19 日, 澳门望厦村绅士举人赵允菁禀控蔡保租赁洋楼开设鸦片行事行判事官眉额带历(Miguel de Arriaga Brum da Silveira)札称:

向年蔡保即蔡全青, 与朱梅官等在澳海洋面私行贩卖。 蔡保放肆突出, 在澳地内三角亭租赁葡人味囒楼下, 复大开鸦片公司行。确查其鸦片每年由澳出口, 约有3000 余箱, 每箱抽银40 大元。 包漳州客货, 每箱加抽15 大元。 又鸦片红泥每担抽银30 大元, 统计每年实得银17 万有奇。 恃其财势, 公然戴砗磲顶子, 出入街道,万目共睹。 并纵伊子蔡兆瑚另开鸦片窑口, 肆行无忌, 威焰凌人。

1830 年2 月15 日, 石闸门、 草堆、 关前三街失火, 烧毁大小铺屋50 余间。 幸赖香山县丞率兵丁, 澳门王室大法官率番兵协力救灭, 才不致全部烧毁。 鉴于澳门三街地方暨关前、 船汇、 芦石塘一带地面经常发生火灾, 澳门绅士赵允菁联合生员、 监生钟士澜等联名向香山县丞常应魁禀请饬禁永防火患七事:

具呈: 世居澳门绅士举人赵允菁, 生员钟士澜、 宋壁、 赵勋,职员李大熊、 陈纫兰、 赵钊, 监生冯起驺、 梁大任、 赵允麟、 钟士超、 蔡兆文、 赵允禧、 王文德、 林作典、 赵允龄、 梁贤昭、 林宗礼、 林作勋、 胡廷玑呈, 为恳恩示禁, 永防火患事:

切澳地铺舍毗连, 烟户稠密。 三街营地暨关前船汇芦石塘一带地面, 添造愈众, 道路益狭, 尤属关心。 前嘉庆二十三、 四年, 篷寮失火, 延烧甚惨, 元气未复。 ……恳饬石匠头人, 禁止工匠, 不得于澳地望见之处开凿, 以消火气。

1820 年9 月27 日, 澳门绅士赵允菁、 监生叶恒澍奉命协同地保清查澳门私占官地铺屋情况。 查明后赵允菁等呈香山县丞禀: “澳门葡人历来添造房屋, 俱系汉人瞒禀照旧修复, 拼工包整, 已照界溢出数倍。……兹据地保刘得高、 余有恭、 史文机等将营地、 芦石塘、 沙梨头、 娘妈阁等处房屋绘图列册前来。”

1829 年, 妈阁庙重修完工。 此次重修, 由妈阁庙执事赵允菁、 谢怀德、 林钦怀等30 人发起, 得到广东水师提督李增楷, 香山协镇将徐世雄、 澳门同知鹿亢宗、 香山知县刘开域及粤海关澳门总口, 各税口省城谢东裕行, 伍治光堂, 潘同孚行等官商支持。

据族谱数据记载, 赵允菁长子赵封石还曾参与“亚马留事件”。 族谱中记载赵封石在事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二十七世封石公, 讳勋……贞固足以干事, 明哲又能保身。 西洋夷酋哑吗叻, 肆恶横行, 毁关掘墓。 公挺身递禀徐公广缙, 驻轿面谈约一时之久, 后暗约义士沈志亮、 郭泰安枭哑吗叻之首, 以泄天朝之愤忿, 而申地府之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