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通志:地市侨务办公室

广西通志:地市侨务办公室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至此,全自治区6个地级市8个地区均设有侨务机构。市侨务办公室为市政府序列。3个城区侨务机构由政府办公室专人兼职履行侨务职能。北海市侨务办公室市人民政府主管侨务工作的职能部门。防城港市侨务办公室前身为防城港区华侨事务办公室。1994年9月,钦州撤地设市后,钦州地区侨务办公室相应改称为钦州市侨务办公室。1996年6月22日,地级贵港市挂牌成立后,设立贵港市侨务办公室,归贵港市委统战部管理,属统战部职能科。

广西通志:地市侨务办公室

1991年,南宁柳州、桂林、玉林梧州、百色、河池钦州8个地区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5个市设侨务办公室。1993年,防城港市设民族华侨事务委员会。至此,全自治区6个地级市8个地区均设有侨务机构。

1995年,全自治区地、市侨办主任会议在南宁市召开

2005年,南宁、桂林、河池市设侨务办公室,其余11个市侨办均与外事合署办公,挂外事侨务办公室牌子,属政府管理。柳州铁路局迁址南宁,其侨务办公室称南宁铁路局侨务办公室,归统战部管理,配备专职干部1人。

2004年1月30日,自治区侨办、广西海外交流会举行广西侨界迎春茶话会

南宁市侨务办公室

1991年,为南宁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内设秘书科。1996年4月,更名为“南宁市侨务办公室”,内设秘书科、侨务政策科、经济联络科3个科室。2001年11月,内设秘书处、侨政处、经济联络处3个职能处,正科级。至2005年,该办内设机构为3个,统一以科室称谓开展工作。

柳州市侨务办公室

负责指导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工作,贯彻落实侨务政策。下设秘书科、业务科。市侨务办公室为市政府序列。1996年12月,内设秘书科、侨政科、经济联络科,行政编制11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正、副科长6名,核定机关后勤、老干部服务人员事业编制2名。2002年4月,进行机构改革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合并为外事侨务办公室,内设秘书科(党委办公室)、外事管理科、国际交流科、侨政科、经济联络科、调查研究科、财务科和纪检监察室。行政编制21名,友协事业编制16名,机关后勤事业编制5名(2004年增加5名,共10名)。至2005年底,外事办公室与侨务办公室共有编制47名,实有45名。

桂林市侨务办公室

1991年以来,桂林市侨办系统以“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围绕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侨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招商引资、依法护侨、侨务外宣、侨务对台和华文教育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999年1月,桂林地市合并,地区侨办职能、人员并入市侨办。

2001年12月,机构改革时,市侨办并入桂林市外事办公室,保留侨务办公室的牌子和印章,其人员编制单列,内设机构不变,行政编制6个,事业编制1个,处级领导职数1个,内设机构科级领导职数4个。2004年6月,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桂林市委和桂林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的通知》(市发〔2004〕36号文)将桂林市侨务办公室作为桂林市人民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在市外事办公室加挂桂林市侨务办公室牌子,行政级别、人员编制、内设机构不变。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和管理全市侨务工作。

1998年,桂林市侨务部门庆澳门回归合影

桂林市辖17个县(区)侨办机构,其中辖县12个、城区5个。12个县设有侨务办公室。其中永福、平乐两县侨办单列,有专门机构,恭城瑶族自治县侨务办公室与县侨联合并在一起荔浦县侨务办公室在县政府办公室挂牌,其余8个县侨办均在县委统战部挂牌。5个城区没有单独机构,由区委统战部1名副部长兼管侨务工作。

梧州市侨务办公室

梧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梧州市海外交流协会)辖县级政府侨务机构4个(苍梧县外事侨务办公室、岑溪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外事侨务股、蒙山县外事侨务办公室)。除岑溪市单设机构外,其余县侨办与政府相关部门合署办公。3个城区侨务机构由政府办公室专人兼职履行侨务职能。

2001年11月,成立梧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保留梧州市外事办公室,在市外事办公室挂市侨务办公室牌子。

北海市侨务办公室

市人民政府主管侨务工作的职能部门。正处级。1991年设秘书科、侨政科和经济科。1994年11月机构改革,北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内设秘书科、侨政科、经济科以及单列的北海市接待安置印支难民办公室(对内为安置科)。1997年6月5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同意市政府侨务办公室调整内部机构,撤销侨政科和经济科,设国内科、国外科和秘书科,以及北海市接待安置印支难民办公室(对内为安置科)。行政编制9名,行政附属编制1名。2001年12月20日,市侨务办公室并入市外事办公室,在外事办公室挂侨务办公室牌子。北海市外事办公室是北海市人民政府主管外事、侨务工作的机构。

防城港市侨务办公室

前身为防城港区华侨事务办公室。1993年9月,随防城港市成立而设立防城港市民族华侨事务委员会,设秘书科、民族科、侨务科。2001年12月政府机构改革,组建防城港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将原防城港市民族华侨事务委员会承担的侨务行政管理职能和原外事办公室承担的外事行政管理职能划入防城港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内设秘书科、侨务科、外事科。

钦州市侨务办公室

前身为钦州地区侨务办公室,1979年5月成立。1994年9月,钦州撤地设市后,钦州地区侨务办公室相应改称为钦州市侨务办公室。设秘书科、侨务科、接待安置印支难民办公室(对内为安置科)。2001年机构改革,外事、侨务合并,成立钦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为市人民政府的外事侨务职能部门。(www.xing528.com)

贵港市侨务办公室

1991年,成立贵港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区级(科级)单位,属政府办事机构,归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要职责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履行侨务工作管理。配备主任和副主任、工作人员5名。1991—1995年,县级贵港市属玉林地区管辖。1995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贵港市从玉林地区划分出来,升级为地级市,辖桂平市、平南县和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1996年6月22日,地级贵港市挂牌成立后,设立贵港市侨务办公室,归贵港市委统战部管理,属统战部职能科。2001年底机构改革后,贵港市侨务办公室从贵港市委统战部分出,并入贵港市外事办公室,成立贵港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为市人民政府的外事侨务职能部门。内设外事综合科、侨务科,行政编制5人,机关工勤人员编制1人,实有人员8人。

1996—2002年,地级贵港市侨办设在市委统战部,为副处级机构。

玉林市侨务办公室

前身为玉林地区侨务办公室,1978年成立。1991年,地区侨办编制7人。

1997年玉林地区撤地设市,10月11日玉委会〔1997〕6号文批准玉林地区行政公署侨务办公室整体移位并更名为玉林市侨务办公室,内设秘书科、侨政科2个科。

2001年,机构改革,成立市侨务外事办公室,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下设秘书科、侨务科、外事管理科。

2004年,更名为外事侨务办公室,下设科室不变。同年,成立玉林市侨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侨务的副书记、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五侨”部门领导和重点侨乡容县县委书记为成员,并明确领导小组作为常设机构,其办公室设在市外侨办。

玉林市侨办下辖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福绵管理区侨办。

百色市侨务办公室

1991—2001年为百色地区侨务办公室。2001年机构改革,原百色地区侨务办公室、百色地区外事办公室合并成立百色地区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百色地区外事和侨务工作,指导百色地区各县(市)外事侨务工作。

200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百色地区撤地设市,百色地区设立地级百色市,百色地区外事侨务办公室改为百色市外事侨务办公室。2003年3月,根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地级百色市党政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桂委会〔2002〕103号)精神,百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印发百色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百色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是百色市人民政府主管外事侨务工作的工作机构,也是市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常设办事机构。内设秘书科、涉外边境科、侨务科3个职能科。人员编制行政编制7名,后勤服务编制1名。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科级领导职数3名。

贺州市侨务办公室

1997年原梧州地区侨务办公室更名为“贺州地区侨务办公室”,侨办主任仍由地委统战部副部长兼任。2002年10月,梧州撤地设市。2002年12月,贺州市外事侨务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首次将地区外事办和侨办合署办公从统战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府职能部门。机构设置增加到3个科室(包括秘书科、侨务科和外事科),行政编制5个,后勤事业编制1个。

河池市侨务办公室

前身为河池地区侨务办公室,1978年5月成立。2002年6月撤地设市后,即称为河池市侨务办公室。河池市侨办与河池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政编制4人。

来宾市侨务办公室

1991年为柳州地区侨务办公室。2002年12月28日撤销原柳州地区后设立地级市来宾市,侨务办公室改为来宾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设秘书科、外事科、侨务科3个内设机构,机关编制7名。

来宾市辖四县一市一区,即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和兴宾区,全市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6万,其中壮、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75%,市区人口20万。

崇左市侨务办公室

前身为南宁地区侨务办公室和南宁地区外事办公室。2001年机构改革后,南宁地区侨务办公室和南宁地区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称南宁地区外事侨务办公室。经国务院批准,2003年8月6日,南宁地区撤地设市,成立崇左市,南宁地区外事侨务办公室更名为崇左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崇左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指导和协调崇左市辖区内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江州区、凭祥市的侨务工作,负责指导协调崇左市辖区内左江华侨农场、新和华侨农场、桃城华侨农场、宁明华侨农场、天西华侨农场、海渊华侨农场、渠黎华侨林场、西长华侨林场、崇左华侨麻制品厂、扶绥华侨麻纺织品厂的侨务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