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河助导航设施-广西通志.交通志

内河助导航设施-广西通志.交通志

时间:2023-10-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航标1991—2005年,广西航道航标管理工作由自治区航务管理局负责,2000年5月前,下设南宁、梧州、柳州、桂林、北海5个航道管理处,2000年5月,水上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北海航道管理处划转广西海事局。只有南宁、梧州、柳州、桂林4个航道管理处,对自治区主要通航河流的航道航标进行维护管理。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共461盏,占设标总数的63.32%。各标灯维护正常率99.97%。

内河助导航设施-广西通志.交通志

航  标

1991—2005年,广西航道航标管理工作由自治区航务管理局负责,2000年5月前,下设南宁梧州柳州、桂林、北海5个航道管理处,2000年5月,水上安全监督体制改革,北海航道管理处划转广西海事局。只有南宁、梧州、柳州、桂林4个航道管理处,对自治区主要通航河流的航道航标进行维护管理。

1991年,自治区共有在职航标维护职工796人,其中生产工人700人;航标工作艇234艘,2533千瓦。设标里程2087.2公里,其中发光里程1386.6公里。设标总数3422座,其中示位标122座,过河标、沿岸标70座,其余为侧面标、左右通航标、桥涵标及站标。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2240座(盏),其中煤油灯标1447座(盏)、太阳能灯标304座(盏)、干电池灯标322座(盏)、锌空气电池灯标40座(盏)、蓄电池灯标27座(盏)、交流电灯标100座(盏)。自治区发光标占总设标数的65.46%,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35.4%,其中,南宁航道管理处设发光标占本处设标的84.8%,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16.8%;梧州航道管理处设发光标占本处设标的62.89%,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94%;柳州航道管理处设发光标占本处设标的54%,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12.4%;桂林航道管理处设发光标占本处设标的6.7%,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100%;北海航道管理处(沿海)设发光标占本处设标的77.9%,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100%当年全自治区发挥作用标志104.92万座天,发挥作用标灯70.36万盏天。

1992年,广西航标维护职工共805人,航标工作船(机动船)241艘、2760千瓦,航标工作板艇104艘。全自治区设标里程2087.05公里,其中发光里程1386.6公里,全自治区设标总数3368座,其中沿岸标56座、桥涵标32座、侧面标2971座、左右通航标2座、信号标98座、过河标55座、其他标志154座。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2229座(盏),占总设标的66.18%。其中煤油灯标1428座(盏)、干电池灯标331座(盏)、太阳能灯标277座(盏)、交流电灯标109座(盏)、蓄电池灯标31座(盏)。电器灯标占发光标的35.93%。

当年,全自治区发挥作用标志共100.73万座天,其中发挥作用标灯共68.62万盏天。失常标志1991座天,其中失常标灯共1949盏天。各类标志作用正常率为99.80%,其中标灯作用正常率为99.72%。各类标志维护正常率为99.98%。

当年,自治区5个航道管理处共设14个航道段(站)、95个航标站。其中,南宁航道管理处下设3个航道段、31个航标站,共有航标维护职工291人,航标维护机动船86艘/714千瓦,航标工作板艇58艘,设标共1457座,占设标总数的86.27%。电器灯标占发光标总数的17.34%。1992年,发挥作用标志共47.48万座天,发挥作用标灯40.8万盏天,失常标志820座天,失常标灯1182盏天。标志作用正常率99.83%,标灯作用正常率97.71%,标志维护正常率99.96%,标灯维护正常率99.95%。梧州航道管理处下设3个航道段25个航标站,共有航标维护职工211人、航标机动船75艘/917千瓦、工作板艇19艘,辖区设标共728座。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共461盏,占设标总数的63.32%。电器灯标占发光标总数的98.69%。1992年,发挥作用标志共19.03万座天,发挥作用标灯共14.15万盏天,失常标志351座天,失常标灯114盏天,标志作用正常率99.83%,标志维护正常率100%,标灯维护正常率100%。柳州航道管理处下设4个航道段、30个航标站,共有航标维护职工206人、航标机动船67艘/886千瓦、工作板艇25艘,辖区设标共816座。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共448座(盏),占设标总数的54.90%。电器灯标占发光灯标总数的14.05%。全年发挥作用标志共20.9万座天,失常标志685座天,标志作用正常率99.67%,标志维护正常率99.99%。其中发挥作用标灯11.26万座(盏)天,失常标灯614座(盏)天,标灯作用正常率99.45%,标灯维护正常率99.99%。桂林航道管理处下设6个航标站,共有航标维护职工33人、航标机动船7艘/134千瓦,辖区设标共255座。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共12座(盏),占设标总数的5.33%,均为太阳能灯标。全年发挥作用标志9.27万座天,失常标志125座天,标志作用正常率99.87%,标志维护正常率99.98%。其中发挥作用标灯5141盏天,失常标灯36盏天,标灯作用正常率99.3%,标灯维护正常率99.3%。北海航道管理处下设4个航道段、3个航标站,共有航标维护职工61人、航标机动船7艘/134千瓦,辖区设标共112座。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志共53盏,占设标总数的47.32%,均为电器灯标。全年发挥作用标志共4.02万座天,失常标志共10座天,标志作用正常率98.2%,标志维护正常率100%。其中发挥作用标灯1.89万盏天,失常标灯3盏天,标灯作用正常率97.7%,标灯维护正常率100%。

1993,自治区5个航道管理处共设12个航道段、92个航道站(点)。航标维护职工789人,航标工作船243艘、2682千瓦,工作板艇73艘。全自治区航道设标总数4721座,其中沿岸标61座、桥涵标50座、侧面标4193座、左右通航标19座、信号标188座、过河标31座、其他标志179座。在设标总数中发光标2960盏,其中煤油灯1723盏、干电池灯327盏、锌空气电池灯500盏、储电池灯18盏、太阳能灯279盏、交流电灯99盏、其他14盏。全自治区发挥作用标志共95.47万座天,其中,失常标志1368座天,及时恢复标志1566座天,各类标志作用正常率99.83%,各类标志维护正常率99.99%。全自治区发挥作用标灯62.59万盏天,其中失常标灯1674盏天,及时恢复标灯1510盏天,各类标灯正常率99.73%。各标灯维护正常率99.97%。1993年,全自治区航标维护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维护要求。各航区没有航标责任事故发生。

1994年,自治区5个航道管理处共设10个航道段、92个航道站(点)。航标维护职工747人,航标工作船253艘/3150千瓦,工作板艇63艘。全自治区航道设标总数3110座,其中沿岸标49座、桥涵标33座、侧面标2684座、左右通航标15座、信号标108座、过河标33座、其他标志188座。全自治区航道设标灯总数2033盏,其中煤油灯1049盏、干电池灯321盏、锌空气电池灯203盏、蓄电池灯136盏、太阳能灯226盏、交流电灯73盏、其他25盏。全自治区发挥作用标志共85.95万座天,其中,失常标志1500座天,及时恢复标志1404座天,各类标志作用正常率99.83%,各类标志维护正常率99.978%。全自治区发挥作用标灯54.34万盏天,其中失常标灯1202盏天,及时恢复标灯1169盏天,各类标灯正常率99.78%,各类标灯维护正常率99.99%。

1995年,全自治区航道设置标志3217座。其中,沿岸标65座、桥涵标39座、侧面标2781座、左右通航标15座、信号标97座、过河标33座、其他标187座。设标里程2192.55公里,航标维护正常率为99.9%。航标灯3139盏,其中,煤油灯1006盏、干电池灯259盏、锌空气电池灯439盏、蓄电池灯14盏、太阳能灯350盏、交流电灯71盏。航道发光里程1365.8公里,标灯发光维护正常率为99.96%。

1996年,广西航道航标维护机构有南宁、梧州、柳州、桂林、北海航道处,共有职工204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27人、管理人员237人。全自治区航道里程4521公里,其中维护航道里程2636公里、设标里程2192.55公里。全年自治区航道共设立航道标志3177座,其中沿岸标39座;桥涵标39座、侧面标2789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92座、过河标27座、其他标190座。设置标灯2050盏,发光里程1365.8公里。年内,由于融江、柳江、黔江、浔江、桂江遭受特大洪水袭击,造成柳州航区22个航标站被淹,1个航标被洪水冲垮,冲毁岸标24座、灯塔3座,流失航标灯艇25艘、钢质反光浮标4座、棒标70座。航标职工发扬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洪水过后迅速修复航道标志,确保年度航标维护管理目标的实现。年内,标志维护正常度为99.99%,比标志维护管理目标高0.49个百分点。

1997年,广西航道航标维护共有职工2251人,航道维护里程2167公里。维护航道标志2917座,其中沿岸标46座、桥涵标50座、侧面标2501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92座、过河标31座、其他标196座。设置标灯1966盏,其中煤油灯935盏、干电池灯108盏、锌空气电池灯389盏、蓄电池灯8盏、太阳能灯449盏、交流电灯77盏。年内,航道标志正常率99.99%,标灯维护正常率99.92%;航道标志作用正常率99.81%,标灯作用正常率99.78%。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水运正常生产和船舶安全航行。

1998年,广西航道航标维护共有职工1954人,航道维护里程2167公里。全自治区航道设置航标里程2075.05公里,设航道标志3074座,其中沿岸标34座、桥涵标54座、侧面标2601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120座、过河标23座、其他标志50座。设标灯2046盏,其中煤油灯926盏、干电池灯96盏、锌空气电池灯432盏、蓄电池灯9盏、太阳能灯504盏、交流电灯79盏。发光里程1377公里。全年航标维护正常率达99.99%,灯光维护正常率达99.93%。年内未发生过因航标维护导致的航道堵船事故和船舶海损事故,保障了船舶的安全航行。

1999年,全自治区航道设置航标里程2075公里,设航道标志2782座,其中沿岸标252座、桥涵标46座、侧面标2341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117座、过河标25座。设标灯1943盏,其中煤油灯828盏、干电池灯78盏、锌空气电池灯401盏、蓄电池灯7盏、太阳能灯552盏、交流电灯76盏、风力发电灯1盏,发光里程1347公里。全年航标维护正常率达99.99%,灯光维护正常率达99.91%。年内未发生过因航标维护导致的航道堵塞事故和航船海损事故,保障了航船的安全航行。

2000年5月,根据全国水上安全监督体制改革的要求,广西北海航道管理处划归广西海事局管理,原北海航道管理处管辖范围内的航道管理工作划留南宁航道管理处管理。由此,广西航道航标维护工作主要由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个航道处负责。自治区航道设置航标里程2104.6公里,设航道标志2816座,其中沿岸标50座、桥涵标52座、侧面标2358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87座、过河标25座、其他标243座。设标灯总数2008盏,发光里程1435公里,其中煤油灯862盏、干电池灯19盏、锌空气电池灯404盏、太阳能灯646盏、交流电灯77盏。

全自治区航道部门在职航标工人共575人,航标维护工作船、艇206艘。全年航标维护正常率达99.99%,灯光维护正常率达99.98%。年内未发生过因航标维护导致的航道堵塞事故和航船海损事故,保障了航船的安全航行。

2001年,自治区内河航道设置航标里程1829.6公里,设航道标志总数3202座,其中过河标25座、沿岸标40座、示位标270座、侧面标2699座、通航控制信号台29座、桥涵标64座、其他标志25座。设置发光标灯总数2472盏,发光里程1188.4公里。其中太阳能电源762盏、锌空气电池灯701盏、煤油灯898盏、其他能源111盏。全年灯光发挥作用56.87万盏天,其中灯光失常887盏天,及时恢复失常灯光649盏天,灯光作用正常率为99.84%,灯光维护正常率为99.96%。年内未发生过因航标维护导致的航道堵船事故和船舶海损事故,保障了船舶的安全航行。

2002年,广西内河航道设置标志总数为2972座,设标里程1829.6公里。其中过河标23座、沿岸标26座、示位标270座、桥涵标66座、侧面标2487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99座。设置发光标灯总数2254盏,发光里程1188.4公里。其中煤油灯904盏、干电池灯28盏、锌空气电池灯535盏、太阳能电池灯700盏、交流电灯81盏、其他能源灯6盏。

自治区航道部门在职航标工人共504人,航标维护工作船、艇共203艘。自治区航务管理局确定的年度航标维护目标为:标志维护正常率在99.8%以上,灯光维护正常率在99.5%以上。2002年自治区内河航道标志发挥作用78.55万座天,标志失常742座天,及时恢复失常灯光665座天,标志作用正常率为99.91%,标志维护正常率为99.99%;灯光发挥作用59.44万盏天,灯光失常974盏天,及时恢复失常灯光711盏天,灯光作用正常率为99.84%,灯光维护正常率为99.6%。2002年各航区未发生因航标维护责任造成的航道堵塞事故和船舶海损事故。

2003年,全自治区内河航道设置标志总数3233座,设标里程1829.6公里。其中过河标23座、沿岸标22座、示位标277座、桥涵标74座、侧面标2737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99座。设置发光标灯总数2522盏,发光里程1188.4公里。其中煤油灯889盏、锌空气电池灯794盏、太阳能电池灯758盏、交流电灯81盏。

全自治区航道部门在职航标工人共500人,航标维护工作船、艇共197艘。自治区航务管理局确定的年度航标维护目标为:标志维护正常率在99.8%以上,光灯维护正常率在99.5%以上。年内全自治区标志发挥作用80.54万座天,其中标志失常1783座天,及时恢复失常标志1451座天,标志维护作用正常率为99.78%,标志维护正常率为99.96%;灯光发挥作用61.67万盏天,其中灯光失常2630盏天,及时恢复失常灯光1616盏天,灯光作用正常率为99.57%,灯光维护正常率为99.84%。全年各航区未发生因航标维护责任的航道堵塞事故和船舶海损事故。

2004年,全自治区内河航道设置标志总数2703座,设标里程1829.6公里,其中过河标23座、沿岸标17座、示位标279座、桥涵标76座、侧面标2233座、左右通航标1座、信号标74座。设置发光标灯总数2244盏,发光里程1188.4公里。其中煤油灯826盏、干电池灯3盏、锌空气电池灯434盏、蓄电池灯50盏、太阳能电池灯880盏,交流电灯51盏。

全自治区航道部门共有在职航标工人564人,航标维护工作船、艇共192艘。自治区航务管理局确定的年度航标维护目标为:标志维护正常率在99.8%以上,灯光维护正常率在99.5%以上。年内全自治区标志发挥作用84.97万座天,其中标志失常997座天,及时恢复失常标志974座天,标志作用正常率为99.88%,标志维护正常率为99.99%;灯光发挥作用66.88万盏天,其中灯光失常775盏天,及时恢复失常灯光543盏天,灯光作用正常率为99.88%,灯光维护正常率为99.97%。全年各航区未发生航标责任事故。

2005年,全自治区内河航道航标设置里程1838.3公里,设置标志总数2622座,其中过河标23座、沿岸标17座、示位标281座、桥涵标84座、侧面标2151座、左右通航标2座、信号标62座、专用标志2座。设置发光标灯总数2133盏,发光里程1166.7公里,其中煤油灯607盏、干电池灯2盏、锌空气电池灯549盏、蓄电池灯74盏、太阳能电池灯840盏、交流电灯61盏。

全自治区航道部门在职航标工人共550人,航标维护工作船、艇共192艘。自治区航务管理局确定的年度航标维护目标:标志维护正常率在99.8%以上,灯光维护正常率在99.5%以上。年内全自治区标志发挥作用84.82万座天,其中标志失常927座天,及时恢复失常标志908座天,标志作用正常率为99.89%,标志维护正常率为99.99%;灯光发挥作用70.93万盏天,其中灯光失常576盏天,及时恢复失常灯光360盏天,灯光作用正常率为99.92%,灯光维护正常率为99.97%。全年各航区未发生航标责任事故。

船闸、升船机

广西拦河闸坝众多,1997年广西定级的53条河流中,建有拦河闸坝134处,其中具有通航功能的枢纽只有44处。能投入正常使用的船闸有22座、升船机2座。由于拦河闸坝没有建设过船设施,造成不少的支、小河流断航。

西江航运干线

西津船闸 位于广西横县郁江西津水电枢纽右岸,1964年建成投产。闸室采用两级,全长1840米,按Ⅲ级船闸建设,上、下两级船闸有效尺度为190×15×4.5米,可常年通航1000吨船队和吃水4.5米的军舰,设计年双向通过能力700万吨。

1991年起,西津船闸进行部分技术改造。1991年2月对上、下闸室墙边护木进行拆除改造,闸室净空增加40厘米;1991年2月更改3个闸首廊道门主轮轴套材料,延长主轮轴套使用寿命,缩短检修时间;1994年2月上、下闸首廊道门配重块改造,改进更换水封不再需要吊配重块的缺点,加快检修进度。

西津船闸建成后,实现渠化西津枢纽以上至邕宁蒲庙137公里库区航道,库区航道尺度达到2.5×80×(250~500)米,航道通航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且库区航道流速较小,有利于船舶的航行与安全,郁江可以通航1000吨级船舶,对沿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991年,西津船闸通过船舶总吨位为200.31万吨,开闸1762次;2005年,通过船舶总吨位为311.89万吨,开闸1777次。

贵港航运枢纽船闸 位于郁江贵港市上游约6公里处蓑衣滩河段右岸,下距桂平航运枢纽约110公里,上距西津电站约104.3公里。船闸通航标准为2列1顶2×1000吨船队,按Ⅲ级船闸建设,船闸有效尺度为190×23×3.5米,设计年通过能力近期约1100万吨,远期1200万吨。船闸设计最大水头差H=14.5米,船闸输水系统采用侧边廊道底部分散输(泄)水型式,闸门启闭型式采用卧式液压启闭机

1999年,贵港航运枢纽主体工程完工

船闸由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施工,1995年1月开工,1997年12月30日主体工程完工,1998年1月1日试通航,1999年5月30日按设计要求完成,2000年6月9日交工验收。工程总造价2.44亿元。

贵港航运枢纽回水里程104.3公里,实现渠化贵港枢纽坝上至西津下引航道口的103.3公里航道,航道等级从原来的Ⅵ级提升到Ⅲ级,航道尺度达到2.3×50×500米,极大地改善了航道通航条件。

2001—2005年,贵港船闸累计过闸14439次,过闸船只92643艘次,货运量1174.36万吨。其中,2001年过闸2793次,过闸船只18475艘次,货运量172.59万吨;2005年过闸2746次,过闸船只15358艘次,货运量250.08万吨。

1993年,桂平航运枢纽工程投入营运

桂平航运枢纽船闸 位于郁江广西桂平市河段,坝址下距黔、郁两江汇合口4公里,是一座以航运为主、兼顾发电效益的低水头枢纽,为郁江航道渠化工程之一。1986年8月13日开工建设,1989年2月3日建成且试航成功,1992年4月水电厂第一台机组发电,1993年10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船闸尺度为190×23×3.5米,设计通过能力1100万吨。

1993年,桂平航运枢纽船闸被评为“全国交通改革开放十大水运工程”。桂平航运枢纽的成功营运,开创了中国内河航运建设交通办电,“航电结合、以电促航”的新纪元,使交通航运建设第一次涉足电力生产领域,形成较可靠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模式。

桂平航运枢纽船闸投入使用后,货物通过量由1991年的436.4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342.69万吨,大批物资通过枢纽船闸源源不断往返于西南地区与粤港澳地区之间,桂平航运枢纽船闸的水上中枢地位日益突显。

桂平二线船闸在桂平航运枢纽桂平一线船闸右侧(并在二线船闸右侧预留三线船闸位置),按3000吨级标准建设,设计代表船型为3000吨级货船和2×2000吨级顶推船队及港澳线2000吨级集装箱船,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280×34×5.6米,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40.78米(黄海高程),下游最高通航水位40.67米。上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采用桂平航运枢纽设计死水位28.6米,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2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100万吨。工程建设主要内容为新建船闸主体土建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地面工程和公路改线工程及配套供电、供水、通信等工程。工程施工总工期36个月,概算总投资为82549万元。该项目计划于2007年8月8日开工。

长洲水利枢纽船闸 位于梧州市上游12公里的浔江长洲岛航段,于2003年12月27日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为60亿元。1号、2号船闸规划于2007年建成运行。北线1号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200×34×4.5米,通航2000吨级船舶;南线2号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185×23×3.5米,通航1000吨级船舶。设计年单向船舶核载重吨、双向过闸货运量分别为4012万吨、3920万吨。

长洲水利枢纽是西江下游河段广西境内的最后一个规划梯级,3.3公里长的坝线横跨两岛三江(泗化洲岛、长洲岛、外江、中江、内江),是世界上大坝最长的水利枢纽电站,人称“小葛洲坝”。枢纽为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和养殖等综合利用效益的大型水利枢纽,具有削洪调峰、西电东送、渠化航道和灌溉农田等功能。

枢纽建成后将实现渠化桂平—长洲195公里航道,经局部整治后,库区全线航道尺度可以达到:最小水深3.5米,最小航宽80米,最小弯曲半径550米,航道通航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且库区航道流速较小,利于船舶的航行与安全。航道经渠化后,将充分发挥吨位大、耗能少、成本低的水运优势,且基本没有顺逆流的区别,实现从南宁直达粤港澳地区。

经改善后,库区水位将得到提高,枯水期水位相对稳定,河道水位变幅也将相对减少,使河段各港点形成良好水域,将为改建、扩建或建设新港口提供比天然河道更有利的条件。同时,绣江、蒙江、大湟江等相关河段也将得到渠化,沿河多条支流河道通航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至2005年底,长洲水利枢纽船闸处于建设中。

西津、贵港、桂平、长洲船闸技术参数汇总表

续表

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

金鸡滩水利枢纽船闸 位于广西隆安县右江下游河段左岸,距隆安县城8公里,距南宁市96公里。船闸按Ⅲ级标准建设,通航标准为1顶2×1000吨分节驳船队,设计船队尺度为160×10.8×2.0米,船闸有效尺度为190×12×3.5米,船闸设计通过能力近期为517万吨,远期为636万吨。

船闸由广西隆安广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广西南宁水利电力设计院设计,广西水电工程局施工,2003年11月10日船闸正式开挖,2005年12月6日通过船闸试通航验收,同年12月15日正式试通航。

金鸡滩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个以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灌溉、养殖和旅游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是郁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中的第6个梯级。水库相应库容为0.99亿立方米,总库容2.04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3×24兆瓦,多年平均发电量3.343亿千瓦时。枢纽建成后改善航道74公里,结合上游百色水利枢纽等工程的建设和航道整治,可将原来的Ⅵ级航道提升为Ⅲ级航道。

那吉航运枢纽船闸 位于右江中上游田阳县那坡镇那吉村河段右岸,下距田阳县城22公里,距百色市29公里。船闸通航标准为1列1顶2×1000吨顶推驳船队,按Ⅲ级船闸建设,船闸有效尺度为190×12×3.5米,设计年通过能力近期为422万吨,远期为520万吨。

船闸由广西西江航运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十八局/中港总公司联营体、广西水电工程局施工,2005年9月25日,那吉主体工程开工,计划2007年10月船闸试通航。(www.xing528.com)

那吉航运枢纽工程是一个以航运为主,兼有发电、电灌、养殖和旅游等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是郁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中的第4个梯级。水库总库容1.03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3×22兆瓦。水库蓄水后渠化航道56公里,枢纽工程配套实施了那吉航运枢纽坝址至百色澄碧河口段长40.6公里的航道整治,按Ⅲ级航道通航标准建设,航道尺度为2.4×60×480米。

金鸡滩、那吉船闸技术参数汇总表

续表

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

红水河通航历史悠久,由于20世纪中叶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水电轻航运,在建设大化、百龙滩水电站时未能同步建设过船设施,船舶只能在库区内通航,红水河航运市场日趋萎缩,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红水河全线断航。

1981年,国务院关于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审查会议报告的批复中,确定从南盘江的天生桥到黔江的大藤峡全长1050公里的河段采用十级开发方案。其中位于红水河段上的依次为龙滩、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桥巩6座梯级以及下游黔江的大藤峡梯级。岩滩、大化、百龙滩、乐滩于1991年至2005年间相继建成。至2005年龙滩枢纽正在建设之中,大藤峡枢纽在筹备中。百龙滩水电站船闸工程于2005年开工。乐滩水电站船闸工程于2002年1月8日开工,2006年10月25日通过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主持的工程竣工验收。桥巩水电站是2005年开工新建项目,船闸工程2008年8月建成试通航。上述船闸闸室均按通过500吨级船舶建设,闸室有效尺度均为120×12×3.0米。

岩滩升船机 岩滩电站位于红水河中上游,地处大化县境内,是红水河梯级电站中的大型骨干电站之一。其上、下游分别与龙滩和大化电站相接,水路相距分别为166公里和82.1公里。升船机于1999年3月竣工,机电设备1999年12月完成设备安装和现场调试并投入试运行,2000年5月开始通航。其通航建筑物全长905.8米,船闸(乘船厢)尺度为38.5×10.8×1.7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80万吨,最大船舶吨位为250吨铁驳,最大船舶满载排水量330吨,最大垂直提升高度68.5米。

大化船闸 大化电站上游与岩滩电站相接。通航建筑物原规划为平衡重垂直升船机,后因发展的需要,于2004年沿用原通航建筑物升船机的总体布置,在已施工的部分建筑物上进行改建,船闸按Ⅴ级航道、通航250吨级驳船组成的顶推船队标准建设。通航建筑物全长1268米,船闸尺度为120×12×3.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300万吨。

流量为500立方米/秒时,船闸设计上游最高、最低通航水位为155米、153米,设计下游最高、最低通航水位为136.4米、126米;当流量为3500立方米/秒时,设计上游最高通航水位为155米,设计下游最高通航水位为136.4米。

百龙滩船闸 百龙滩电站位于广西马山县,上游距大化水电站26公里。正常蓄水位126米,死水位125米,总装机容量192兆瓦。枢纽主要由挡水坝、复式滚水坝、河床式厂房和船闸等水工建筑物组成。百龙滩船闸为单线单级船闸,设计规模为近期通航2×250吨级船队,远期通航2×500吨级船队。每天通航时间20小时,年通过能力180万吨,百龙滩船闸上游最高通航水位130.05米、最低通航水位125米,下游最高通航水位123.46米、最低通航水位113.84米。相应的最大、最小通航流量分别为3500立方米/秒和1130立方米/秒。船闸工程于2005年开工建设,计划2007年10月竣工通航,闸室有效尺度为120×12×3.0米。

乐滩船闸 乐滩电站于1976年4月建成并通航,2003年扩建,扩建时将恶滩电站改名为乐滩电站。坝址位于广西忻城县红渡镇上游3公里处,坝址上、下游分别与已建的百龙滩电站尾水和桥巩电站正常蓄水位衔接,距百龙滩电站76.2公里。乐滩电站通航设施为单线单级船闸,船闸尺度为120×12×3.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350万吨,单次可通过2×500吨级船舶。

桥巩船闸 桥巩枢纽于2005年开工建设,坝址由原规划的桥巩处上迁至迁江大桥上游1公里处,以避免对清水河大片耕地及水生生物的潜在影响,以及使库区航道完全渠化。桥巩枢纽正常蓄水位将达到84米,将淹没上游13处险滩,使其回水到乐滩坝址处,航道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

桥巩船闸设计有效尺度为120×12×3.0米,最大水位差24.65米。采用闸底长廊道侧支孔出水、明沟消能的分散输水系统布置型式,是中国采用闸底长廊道、侧支孔这一输水系统型式水头最高的单级船闸。上游最高通航水位(同正常蓄水位)84米、最低通航水位82米,下游最高通航水位71.31米、最低通航水位59.4米。相应的最大、最小通航流量分别为6500立方米/秒和400立方米/秒。

红水河航道通过能力的提高,对沿岸工农业生产和黔、滇的煤、磷等大宗物资通过水运到两广,带动沿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岩滩、大化、乐滩等电站的建设,渠化了上游航道,但由于未能同步建设通航设施,造成船舶只能区间通航。红水河的大吨位船舶通航有赖于电站的梯级开发及各梯级之间通航设施的完善和衔接。

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

西南水运出海北线通道包括都柳江、融江、柳江,地处贵州东南部和广西中部、西北部。北线通道上相继建设了融江河段的麻石、浮石、古顶、大埔4座枢纽和柳江的红花枢纽共5个梯级。其中麻石枢纽于1972年建成,船闸按50吨级标准建设。浮石、古顶、大埔枢纽建于1991—2005年,其中浮石船闸、古顶船闸、大埔船闸按100吨级标准建设,红花船闸按1000吨级标准建设。

浮石船闸 浮石电站位于融江中游、广西融安县浮石镇下游2.5公里处,距上游麻石电站43.3公里,距下游古顶电站26.6公里。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870平方公里,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第二大支流柳江干流综合利用梯级开发的第6个梯级。电站回水至丹洲滩底,淹没以鸭仔和大洲为主的9个滩险,丹洲尾—东滩34.3公里成为库区航道。水库总库容4.5亿立方米,电站总装机容量60兆瓦。船闸于1995年11月开工,2003年2月竣工,同年11月运行。船闸按100吨级船闸标准建设,采用非对称布置、单线单级的形式,设计年通过能力100万吨。

古顶船闸 古顶电站距上游浮石电站26.6公里,距下游大埔电站67.6公里。水库库容6915万立方米,总装机容量80兆瓦。船闸于2004年10月开工,2005年11月竣工并运行。船闸按100吨级标准建设,采用非对称布置、单线单级的形式,全长616米,设计年通过能力100万吨。

大埔船闸 大埔电站距上游古顶电站67.6公里,距下游红花电站120公里。船闸于1993年8月开工,后因故停工,2002年10月续建,2003年9月竣工并运行。大埔电站建成后,实现渠化融江60.5公里。船闸按100吨级标准建设,设计年通过能力100万吨。

红花船闸 红花电站位于里雍林场附近,上距柳州市水文站59.4公里,距离上游大埔电站120公里。电站库容30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20兆瓦,渠化航道108公里。船闸于2003年10月开工,同年12月11日,柳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柳江红花水电站船闸建设规模有关问题的函》提出:因红花电站船闸规模影响到柳州西江造船厂军工船舶的出航问题,船闸建设尺度由原设计的100×12×3.0米改为180×18×3.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492万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采用不对称平面布置。2004年11月竣工,同年12月试运行。

融江、柳江枢纽船闸技术参数汇总表

桂 江

2005年底,昭平松林峡—梧州河口共规划建设6座水电枢纽,其中已建的有巴江口、昭平、京南3座,在建的有下福、金牛坪2座,规划建设的为旺村水电枢纽。已建和在建的5座枢纽均同步建有通航设施,基本按内河Ⅴ级标准建成,满足近期航运需求。

巴江口船闸 巴江口电站位于桂江中游平乐县巴江村上游1.5公里处,是桂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6个梯级中的第1个梯级。船闸近期按Ⅵ级标准(预留Ⅴ级位置)建设,闸室有效尺度为80×8×1.5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00万吨。船闸与枢纽工程同时于2003年9月开工,计划2006年1月完工。船闸由国家电力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施工,广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监理。

昭平船闸 昭平电站位于桂江中游昭平县境内,下游距昭平县城4.5公里,1990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2年8月实现桂江截流,1994年2月导流底孔下闸,1994年底,土建工程按合同要求全部完工。船闸设计尺度为60×8×1.5米,按Ⅵ级标准建设,设计年通过能力为51.5万吨。昭平电站系桂江梯级开发规划的第2个梯级,兼有航运、灌溉等综合效益的低水头河床式中型水电站,属广西“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下福船闸 下福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桂江流域昭平县富裕乡境内,距昭平县城13公里,2003年开工建设。库区集雨面积15200平方公里,平均水流量为152.3立方米/秒。船闸为单线船闸,设计尺度为80×12×2.0米,按Ⅴ标准建设,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00万吨。该枢纽工程是国家桂江河流规划工程之一,为桂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6个梯级中的第3个梯级电站。

金牛坪船闸 金牛坪电站坝址位于桂江中下游昭平县马江镇上游约7公里处的熊埠村,2004年10月动工建设,枢纽工程建筑物包括大坝、电站厂房和船闸3部分。该项目由昭平县广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5.4亿元兴建,总装机容量为6万千瓦,年发电能力为2.7亿千瓦小时。船闸设计尺度为80×12×2.5米,按Ⅴ级标准建设,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00万吨。该电站是自治区、市级重点工程,桂江干流综合利用规划6个梯级中的第4个梯级电站,工程的建成对昭平县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都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京南船闸 京南水利枢纽位于桂江下游的苍梧县京南镇,属桂江综合利用规划中倒数第2梯级水利枢纽工程,距梧州市68公里。工程于1993年9月开工,1996年11月实现截流,1997年3月通航,1998年12月工程竣工。该枢纽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船闸设计标准为一次通过1+2×120吨拖带船队,船闸尺度为80×12×1.7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100万吨。

旺村船闸 旺村水利枢纽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结合航运兼顾其他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桂江下游河段梧州市长洲区旺村附近,距上游京南水利枢纽41.35公里,距桂江河口24公里,为桂江开发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于2006年开工,船闸设计尺度为100×12×2.5米。

桂江相继建成和建设中的一系列水利枢纽工程,使航道得到渠化,航道条件得到改善,由于桂江航道昭平电站—梧州段非法淘金、挖沙行为禁而不止,致使该段航道受到严重破坏。另因旺村电站尚未建成,桂江河口—昭平电站段也还没有真正形成桂江的航运梯级。

2005年桂江主要枢纽船闸基本情况一览表

左 江

山秀水电站船闸 位于广西崇左市扶绥县左江下筛滩河段左岸,上距先锋水电站130公里,距左江水利枢纽梯级134公里,下距规划的老口航运枢纽60公里。船闸通航标准为1顶2×300吨分节驳船队,按Ⅴ级标准建设,船闸有效尺度为100×12×2.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95万吨。山秀水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是左江综合利用规划中的第3个梯级,水库蓄水渠化航道130公里。船闸由扶绥广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广西南宁水利电力设计院设计,广西水电工程局施工,2004年3月开工,计划2007年10月试通航。

先锋船闸 位于左江先锋坝右岸,1968年建成投产,1986年进行全面修复,1987年3月竣工。船闸平面布置为口门非对称式,闸室为广厢式,长70米、宽15米、门槛水深1.5米,可通过120吨级船舶。

贺 江

夏岛船闸 夏岛梯级1966年建成,距河口226.1公里,坝高3.5米,设计水头3.9米,最高通航水位102.05米(黄基),下游最低通航水位95.50米,正常挡水位99.40米,回水里程4.0公里,原船闸尺度为41.6×6×1.0米,经过贺江复航一期工程,新船闸于1991年4月建成,船闸尺度为80×8×1.5米。

合面狮升船机 合面狮梯级距河口154.9公里,于1976年建成,坝高35.5米,正常回水里程48.8公里,上游最高通航水位88.00米,下游最低通航水位52.50米,正常挡水位88.00米。该梯级原设有干式斜坡升船机,设计通过50吨级船舶,建成后实际只能通过30吨船舶。该升船机由于卷扬机电器及牵引方面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不能投入使用,船舶无法过坝。贺江复航工程合面狮梯级升船机按Ⅵ级航道标准进行改造,由于当时水电部门改造斜坡式升船机,筏道段宽11米,导航段最宽处23米,滑道坡道为7%,上游坡长95.85米,下游坡长293.91米,顶端水平过渡段长34米,筏道总长423.76米,上游行车轨道宽6米,下游轨道宽4米,水平段5米,承船车为高低轮结构,承船车外形尺寸为21×7米(长×宽),通过50吨级船舶,年通过能力23万吨,未能满足Ⅵ级航道要求。

云腾船闸 云腾梯级距河口151.0公里,于1967年建成,设计水头为3.5米,正常回水里程为3.0公里,上游最高通航水位57.45米,下游最低通航水位48.70米,正常挡水位52.19米,贺江复航工程改建船闸为Ⅵ级通航标准,新船闸于1991年12月建成,船闸尺度为80×8×1.5米,可一次性通过2艘100吨船舶。

龙江船闸 龙江梯级距河口137.2公里,建于1969年,设计水头1.5米,正常回水里程为5.0公里,上游最高通航水位50.340米,下游最低通航水位43.99米,正常挡水位45.60米,贺江复航改建船闸为Ⅵ级通航标准,新船闸于1991年4月建成,船闸尺度为80×8×1.5米,可一次性通过2艘100吨级船舶。

绣 江

截至2005年,绣江航道已建成电站(船闸)4座,自上而下分别为圭江、容城、浪水、交口。都是1991年以前建成,虽建有船闸,但年久失修,已不能使用,致使绣江逐步断航。

绣江电站(船闸)一览表

钦州市境内河流船闸

钦州市境内河流共有船闸5座,兼有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其中,市内有青年水闸、丘一船闸、大寺船闸和鲤鱼坪船闸4座,跨境有合浦廉州船闸。

钦州市青年水闸 位于钦江下游,距钦州市4公里,灌溉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效益。工程于1959年动工兴建,1960年基本建成。船闸位于闸坝左岸,1960年与水闸一起动工兴建,上、下闸首宽5米,闸室宽7.5米,长64米,设计通航4×60吨级船舶。

丘一船闸 位于大寺船闸上游约8公里处,电站、船闸于1969年、1970年同步建设,拦河大坝和电站由钦州县水电局投资建设,为集发电、灌溉、航运为一体的综合枢纽。船闸由交通系统投资建设,船闸长20米、宽7.5米,闸首门口宽度为4.4米,门槛水深0.9米,设计通航2×20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为2.3万吨。该船闸原由北海航道管理处管理,后于2001年7月移交南宁航道管理处管理,移交时,因下闸门右扇门严重损坏而停止使用。

大寺船闸 位于钦州市钦北管理区大寺镇,船闸和发电站同步建于1963年、1964年。拦河大坝和电站由当时的广东省湛江行署水电局投资建设,船闸由广东省湛江行署航务局投资建设。大寺电站是集发电、灌溉、航运为一体的综合枢纽。船闸长35.0米、宽7.60米,闸首门口宽度为4.50米,门槛水深为1.3米,设计通航4×20吨级船舶,年单向设计通过能力为2万吨/1万人次。船闸建成后由北海航道管理处管理,后于2001年7月移交南宁航道管理处管理,但因船闸设施残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自2001年8月2日后停闸。

牛皮船闸 位于钦州市大垌大片,1972年建成,船闸长35.0米、宽8.4米,闸首门口宽度为4.50米,门槛水深为1米,设计通航4×20吨级船舶,年设计通过能力为2.5万吨。1995年7月暂停使用至今。

鲤鱼坪船闸 位于大寺江鲤鱼坪,距上游大寺船闸约7公里,建于1967年,船闸水轮泵站于1970年、1971年同步建设。拦河大坝水轮泵站由原钦州县水电局投资建设,船闸由交通系统投资建设。船闸长20.00米、宽7.60米,闸首门口宽度为4.3米,门槛水深0.9米,设计通航2×20吨级船舶,年单向设计通过能力为1万吨/0.5万人次。该船闸原由北海航道管理处管理,后于2001年7月移交南宁航道管理处管理,但因船闸设施残旧,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自2001年7月3日后停闸。

合浦廉州船闸 位于合浦县城区南流江出海口,电站、船闸同步建于1963年、1964年。拦河大坝和电站由广东省湛江行署水电局投资建设,船闸由广东省湛江行署航务局投资建设,船闸启闭由电动绞车操作。1997年洪水期,因开闸泄洪造成下闸门损坏而一直停闸。该船闸原由北海航道管理处管理,后于2001年7月移交南宁航道管理处管理。

其他船闸

沙河船闸 沙河船闸位于博白县沙河镇的南流江上,闸室长70米、宽12米,门槛水深1.5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后建的新沙河电站大坝选址建在船闸下闸首处,2002年12月船闸右闸室墙受水压力影响全部塌毁,博白水电局封堵下闸首,从而导致一直断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