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急救援研究与实践:人体临界指标

应急救援研究与实践:人体临界指标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表4-1可以明显看出,CO、CO2是火灾中产生的量最多的气体,可作为判别危险的依据。当人类处于较高浓度的 CO2之中时,有缺氧窒息的危险。表4-1火灾状态下的有毒气体产生情况[42]表4-2不同浓度的CO对人体的影响[42]2.温度地铁发生火灾时,火势的快速蔓延加上地铁排烟散热性能的限制,会导致热量在建筑内部大量聚集,温度急剧增加。

应急救援研究与实践:人体临界指标

随着火灾的蔓延和物体的燃烧,周围环境温度及有害气体浓度会逐渐升高,它们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有研究表明火灾发生过程中,多数死亡是封闭环境中的有毒气体所致,真正死于燃烧的人数却很少,人体临界作为衡量人体处于危险环境下的临界承受指标,本小节围绕其做分析,为后文进一步研究隧道区间火灾条件下的安全性做准备。

1.有毒气体

现今地铁站的建筑、设备和装饰材料已经按照地铁防火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的材料,同时尽量去提高使用材料的阻燃防火性能,但整个地铁站的建筑和使用设备不可能完全使用难燃材料,仍有部分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会产生出多种有毒有害的物质和气体。在此种情况下,加上地铁系统位于地下,其空间密闭通风能力有限且氧气含量一定,在燃烧情况下,会产生CO、CO2、SO2、HCN等多种有毒气体。通过研究可知,这些有毒气体一定时间内的产生情况如表4-1所示。

从表4-1可以明显看出,CO、CO2是火灾中产生的量最多的气体,可作为判别危险的依据。当人类处于较高浓度的 CO2之中时,有缺氧窒息的危险。在室内,人类所能承受的CO2浓度最高值为5 000 ppm,当浓度为350~450 ppm时,感觉同室外环境;当体积百分比为350~1 000 ppm时,空气清新,呼吸顺畅;当浓度为1 000~2 000 ppm时,空气混浊,有昏昏欲睡之意;当浓度为2 000~5 000 ppm时,将出现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不集中、心跳急速、轻度恶心等症状;当浓度大于5 000 ppm时,可能导致严重缺氧,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晕厥甚至死亡。CO非常容易与人体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造成组织窒息。其对全身细胞均有毒性,对大脑皮质的影响最大,严重时将导致死亡,不同体积百分比下的CO对人体的影响如表4-2所示。

表4-1 火灾状态下的有毒气体产生情况[42]

表4-2 不同浓度的CO对人体的影响[42]

2.温度

地铁发生火灾时,火势的快速蔓延加上地铁排烟散热性能的限制,会导致热量在建筑内部大量聚集,温度急剧增加。人体对温度的耐受能力有限,从生物学意义上来说,人体可承受的温度临界值为43~48 °C。就理论上来说,当人眼部以下温度超过110 °C时,人的体温将达到43 °C,在此情况下,人体体表将被严重灼伤。表4-3是不同烟气温度对人的影响情况。(www.xing528.com)

表4-3 不同烟气温度对人的影响情况[42]

3.能见度影响

能见度是指人在正常情况下能看见的最远距离,空气中的灰尘、水汽和烟气等物质都会导致能见度降低。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除了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外,还会因为各种物质的燃烧产生许多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飘浮在空中会使能见度大大降低。而且,地铁本身由于其在地下的特殊性,视野情况并不好,所以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能见度会更进一步降低。若人员对所处环境的熟悉程度不够,很难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正确的疏散路径逃生。同时,在危急情况下,人会产生恐惧慌张的心理,会随着人流行动,因为大家会朝着相同的地方前进,可预见性的在某个地方会出现拥堵、踩踏甚至是死亡事故。

火场中常用减光系数Kc来表示产生烟气的浓度,且两者呈正相关,前者与可见度呈负相关,为减光系数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如表4-2所示。

表4-4 减光系数与能见度之间关系[42]

根据人员安全疏散和极限视距要求,火场内人眼特征高度处的能见度不应低于10 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