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重构-写出两篇文章的教训

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重构-写出两篇文章的教训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老师的批注让我想了很多,也许真的是这样,有时我不能虚心采纳别人的建议。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二篇有关叙事分析的文章里。[6] 谢谢陈老师给我提的那些建议,我相应做了几处修改。——我一时把握不了陈老师的意思,各主题来自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看法、教学方法或策略等,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的。

北大教育学博士经验重构-写出两篇文章的教训

给《中国教师》投了一篇文章,关于教师意象的。[5] 之前陈老师看后,给了一段批注:

我记得我们课题组曾经在会上给你提了,需要从大的社会制度去分析教师的观念,而不仅仅就事论事,甚至将教师作为替罪羊。(顺便提一句,我发现好多次,我和其他课题组成员给你提的建议你好像都没有采纳,你好像有自己学习的步骤和习惯——这也让我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该如何提供、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节奏、应该期待什么样的效果?有关“新教师的定位问题”就是一个例子。你是否可以把这个问题也写一篇东西,给我看一下?上次写的感觉比较浅,而且缺乏结构。刘老师也提醒我说,那天我们专门与你开会讨论这篇小文的写作,但我们的建议你都没有采纳——很有意思!)

陈老师的批注让我想了很多,也许真的是这样,有时我不能虚心采纳别人的建议。在别人给我提意见的时候,我往往更喜欢停留在自己原来的所想里,下意识地觉着这些建议或意见不妥、不合适,还不如自己原来的,敝帚自珍。但有时候,我也会欣然地采纳别人的建议,融到自己的话语或文章里。那么,何时我表现为前者,何时表现为后者呢?我不太清楚,感觉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当我有了自己的大思路时,就只能接受小细节的改变?当我被说服时或者被“逼迫”强令做出修改时,我才会全盘推翻原来的打算、克服惰性和敝帚自珍的心理,重新思考问题?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第二篇有关叙事分析的文章里。[6] 谢谢陈老师给我提的那些建议,我相应做了几处修改。下面呈现老师提的问题和建议,以及我的回应。

(1)在叙事研究中,对叙事资料的分析主要从整体—部分、内容—形式两个维度进行。这是一种说法?应该说明来自什么人,并标明出处。

——这是很多研究者都认可的分析维度,包括普通人思考问题也往往都从整体—部分的辩证角度入手,没有哪个人或者到底有没有人具体发明了这种说法,很难做详细的注释,我就直接用文后的参考文献作为解决办法了。还应该再做审慎调查。

(2)叙事分析的整体与部分、内容与形式维度,这两个维度各属于什么类别,整体与部分是内容的一种分类吗?(www.xing528.com)

——好像它们不隶属于什么类别,是独立的,但可以互相交叉,维度就是我们惯常用的思考角度,就像有人是整体式思维,有人是部分式思维。而内容与形式又是一种独立的维度:是专注于文本或话语“说了什么、怎么说的”。可以在关注内容时采纳整体或部分式思考,也可在关注形式时采纳。

(3)你对整体—内容分析法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辅以案例,即分析一位教师的叙事。为什么只用这个方法?

——说实话,是因为其他几种我用目前的资料很难做。整体—形式分析需要完整的生活故事,从个别词语、情节发展等“如何说”的基础上去得出结论:故事是前进、衰退还是稳定的?甚至为访谈对象绘制人生轨迹曲线图。类别—形式分析要求非常完整和原始的访谈资料,以分析用词、叙述方式、语词重复、强调等。不过类别—内容分析可以做,把手头几位老师的资料打乱,提炼出一个或几个类别,交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我争取试试看。

(4)对主题的分析不够,应该分别对主题的内涵、层次、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育学意义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分析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现在感觉太像好人好事

——我一时把握不了陈老师的意思,各主题来自教育理念、对学生的看法、教学方法或策略等,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的。要如何分层次呢?像规则、原则、意象那样吗?我需要思考几天,再做修改。“感觉是好人好事”,这个感觉是大家从一开始看到我的资料分析就得出的印象,是这个刻板印象产生的晕轮效应呢,还是我太刻板地认为研究对象张老师就是这样呢?我觉得就是把我看到的、我想到的写出来,当事人的感受真的和旁观者的不一样。但旁观者清,我应该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假期过完了,但似乎所有的任务都没完成,令人焦虑的新学期又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