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传统石雕:主要内涵一览

福建传统石雕:主要内涵一览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千余年来的福建传统石雕,其主要内涵大致可以分为宗教题材、建筑装饰、现代人文景观和艺术观赏收藏品四大类。除此之外,福建各地这一时期雕刻精美的各种大型宗教人物石雕像,仍然可以说是数量众多,如花似锦。这些石雕造像如今大多被定为全国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妥加保护,成为福建传统石雕工艺和文明进步的历史物证。宋元以来,遍布于福建各地的石塔、桥梁和牌坊等花岗岩石雕石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

福建传统石雕:主要内涵一览

纵观千余年来的福建传统石雕,其主要内涵大致可以分为宗教题材、建筑装饰、现代人文景观和艺术观赏收藏品四大类。

(一)宗教题材类。唐宋以来,福建各地宗教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佛、道教之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拓展,还有诸如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以及基督教等海外宗教文化的传入。在这些林林总总的宗教之中,无论是宗教寺庙、石塔等建筑,还是神像、佛像雕刻,都离不开花岗岩石雕。在许多地方,可以说有寺庙就有石雕,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完全胜过其他类别的民间艺术。这一时期著名的花岗岩石雕宗教人物代表作有泉州的唐代如来、阿弥陀佛和观音雕像等,还有泉州清源山的宋代老君造像和福清瑞岩的元代弥勒造像等。位于泉州清源山的宋代石雕老君造像,为我国最大的道教人物石雕造像,像高5.1米,厚6.85米,宽8米,占地面积55平方米,以整块天然巨石雕成。老君头戴风帽,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两眼平视。脸部表情祥和自如,长须飘洒,造型生动逼真,使人感到可亲可近。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瑞岩山的弥勒造像,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佛像石雕。石像由整块天然巨石雕凿而成,前高9米,后高6.4米,宽10米。石像袒胸露腹,盘腿而坐,圆头阔嘴,双耳垂肩。左手拈珠,右手抚肚,两眼平视,笑容可掬。在他的腿、腰上还雕有三尊高约80厘米的小和尚,形象独特有趣。整个石像气派恢宏,雕刻精致,可谓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石像始雕于元至正元年(1341),明洪武元年(1368)凿成,前后历时28年。除此之外,福建各地这一时期雕刻精美的各种大型宗教人物石雕像,仍然可以说是数量众多,如花似锦。如素有“泉南佛国”之称的泉州地区,宋元时期的大型石雕佛像还有清源山弥陀岩的阿弥陀佛像、清源山碧霄岩的三尊佛像、晋江西资岩的五尊立式佛像、晋江南天寺的三尊坐式佛像以及南安九日山的大型佛像等。位于晋江市万石峰的摩尼光佛浮雕坐像,是国内仅存的一尊早期摩尼光佛造像,工匠们利用当地天然形成的一处多色彩的巨大花岗岩,精心设计雕刻而成。造像身高1.52米,宽0.83米,背后雕刻18道毫光四射的曲线纹饰。雕像的脸、身、手部分,被工匠分别巧妙地利用花岗岩上的青、灰、粉红三种颜色自然雕成,使摩尼造像肌肤鲜润,神采奕奕。造像神态端庄,风采独具,显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智能。1987年在瑞典召开的首届国际摩尼教学术讨论会,还将该雕像图案作为会议的会徽,获得了很高的荣誉。1988年7月发现于晋江池店的湿婆雕像,由辉绿岩雕成,高48厘米,宽66厘米。莲座上的四臂神湿婆,头戴孔雀羽做成的肩形冠,左上手握达莫如鼓,右上手执拂尘,左下手持长矛,右下手握铃铎。湿婆神一脚踩着横卧在地的巨魔,欲作舞蹈之状,显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这件石雕糅合了古代泉州民间传统的雕刻技巧和域外宗教文化风格,刻画细腻,造型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特殊的石雕宗教艺术珍品。这些石雕造像如今大多被定为全国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妥加保护,成为福建传统石雕工艺和文明进步的历史物证。明、清、近现代,福建各地的能工巧匠继续为各地的寺庙雕刻许多神像和佛像。除此之外,不少石雕佛像还输往台湾、广东乃至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在海内外产生积极的影响。

唐宋以来,各地的寺庙、石塔往往还有其他精美的石雕刻。如著名的泉州开元寺,除了许多造型精美的佛像之外,还有不少石经幢、石雕柱等石刻。在大雄宝殿月台正面和左右两边的壁面束腰部分,嵌着人面狮身青石浮雕72幅。这些浮雕石刻雕刻精致,图案内容生动有趣,充满异域文化色彩,是国内宗教建筑中十分罕见的石雕饰。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廊檐下几根多角形的古印度式青石柱,刻有印度古代神话传说图案,如毗湿纽骑金翅鸟解放象王的传说、人狮劈裂凶魔树的传说,阎摩那河七女入浴衣服被窃的传说、顽童拉倒魔树的传说、基斯那战胜雅利耶的传说、西玛和恒河新月的传说、毗湿纽化身的传说和甘尼巴与基那角力的传说等。这亦是国内古建筑中特殊而又罕见的宗教文物。据吴文良先生考证,这些石雕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石刻,原属于元代泉州城内的一座婆罗门教寺,该教寺在元末被毁后,有关石刻于明初在重修开元寺时被移植于此。近几十年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在泉州地区广泛收集有关宗教石刻文物,在博物馆内开辟了“泉州宗教石刻馆”供人参观。该馆展出为数众多的古印度教、古婆罗门教、古基督教、古伊斯兰教石刻文物,无论是神像雕刻,还是墓碑石棺中的飞天花草等图案,都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风格和地方艺术特色,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宋元以来,福建各地的一些石塔,如宋代泉州东西塔、姑嫂塔,莆田广化寺塔,长乐南山寺塔,明代福清瑞云塔等,也有大量精美的宗教题材雕刻。泉州东西塔的160尊浮雕人物,都雕刻在高1.5—2米、宽0.6—1.2米的平面花岗岩上,比例协调,画面充实,绝大部分雕像雕刻精美。雕像人物依据佛教五乘,从佛祖、菩萨、高僧、罗汉到诸天神等应有尽有,几乎就是一个佛国的缩影。

(二)建筑装饰类。建筑装饰类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寺庙建筑、石塔建筑、桥梁建筑、民居建筑、牌坊建筑和墓葬神道建筑等。在这些建筑物中,往往有许多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的石雕作品。明、清、近现代,以福建著名的石雕之乡惠安县许多技艺高超的石雕工匠为主,为福建、广东、台湾乃至日本和东南亚等地的许多寺庙,雕刻了数量众多的石雕龙柱、石经幢、石神龛等石雕作品。特别是惠安工匠雕刻的青石龙柱,采用浮雕、透雕、剔雕等雕刻技艺,使高达数米的巨型石柱宛如一条条巨龙盘旋其上,龙首、龙目、龙身、龙爪无不雕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晋江安海龙山寺正殿的一对清代石雕龙柱,雕工精细,造型优美。龙爪握珠,敲之左若钟声,右若渔鼓,锵然有声,显示了石雕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泉州天后宫的一对翻天覆地石雕龙柱也十分精美,清代施鸿保《闽杂记》卷3为此赞道:“泉州天后宫,殿前两石柱,皆雕盘龙,形势飞舞,望之如生。右柱者,尤疑神工。”闽台等地许多著名寺庙的石雕龙柱大多出自惠安工匠之手,这些雕刻难度很大的石雕杰作,使惠安石雕工匠的非凡技艺名闻海内外。

宋元以来,遍布于福建各地的石塔、桥梁和牌坊等花岗岩石雕石构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福州乌塔、泉州东西塔、莆田广化寺塔、古田吉祥寺塔等石塔,都有为数众多的人物、动物等雕刻。除石塔外,著名的宋代泉州洛阳桥、元代福州万寿桥、明代福清黄阁重纶牌坊、仙游东门牌坊、建阳考亭书院牌坊等石构建筑,也有许多精美的石雕艺术构件。福州万寿桥石栏杆上百余只神态各异的石狮子,显示了当时工匠的精湛技艺。值得一提的是福清市明代黄阁重纶石牌坊,其上以浮雕、透雕、剔雕等精湛的雕刻技艺,雕刻了百十尊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是福建乃至国内不可多得的石雕精品。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的建阳考亭书院石牌坊,为三间四柱五牌楼结构,其上浮雕有各种精美的人物、雄狮、长龙、仙鹤等图案。这些石雕艺术珍品,由于它们重大的历史艺术价值,因此都被定为国家或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保护。(www.xing528.com)

在福建各地的古民居建筑中,往往也有许多精美的花岗岩石雕装饰。如著名的泉州杨阿苗故宅和南安蔡氏古民居的门楣、门堵、照墙上的各种石雕人物图案,许多人物神态逼真,栩栩如生。有的雕刻从服饰上可以看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从面部表情上可以分辨出人物的年龄、性格以及喜怒哀乐等形态,可谓清代闽南石雕艺术的杰作。至于各地许多古民居的漏窗、裙脚、柱础等雕饰,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美的雕刻图案。唐宋以来直至近现代,福建各地民间的镇煞石狮以及达官贵人墓葬神道附属物的石翁仲、石马、石羊等石雕几乎处处可见,不胜枚举。福州地区现存年代最早的石翁仲和石兽,是福州郊外淮安的一处唐代墓葬。此后历经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各地都有此类石雕文物,其中尤以宋代和明清两代为多见,民国近代仍有遗存。这些石雕往往也有它们各自的时代雕刻风格,如各地墓葬的有关石翁仲和石兽,宋代的翁仲大多比较高大而表情呆板;明清以后的石虎、石羊等石兽的造型则显得温驯而肥硕。至于石狮,无论是城乡街境、渡头道口,还是远山墓地,都可以发现它们或蹲或踞的身影。这些石狮在宋元时期大多雕刻得威武雄壮,目光炯炯有神。明清近现代则逐渐变得温驯可亲,没有往昔的凛凛威风。闽南泉州和金门等地的风狮,则有立有踞,形态各异。现代福建各地的石狮雕刻仍以闽南惠安等地工匠的作品为佳,这些狮子依然到处可见,一般有装饰点缀或镇煞作用。许多地方的宾馆、商厦乃至办公大楼的门前,往往都摆着两只憨态可掬的花岗岩石雕大狮子。如福州西湖宾馆大门前的一对石雕巨狮,双狮戏球,神态自如。这对石狮雕刻得十分精美,其和蔼可掬的面目、庞大的身躯和肥硕的臀部,往往招引路人驻足观望或走近身边“拍拍马屁”。前些年从原晋江市划分出去的石狮市,其市标就是一只威武巨大的石雕巨狮,它从某种意义上象征着现代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拼搏和创业精神。

(三)现代人文景观雕饰类。随着时光的流逝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唐宋以来直至近代曾经以佛教和其他一些宗教人物神像为主题的福建民间传统石雕,在近几十年来逐渐退出此类题材主导的位置。迄今为止,除了一些寺庙的传统神像雕刻之外,各地民间尤其是城市街区和一些著名风景区,比较多见的则是各种各样赋予时代文化内涵的新雕塑,如民族英雄郑成功林则徐,近代思想家、教育家严复,海峡女神妈祖,开漳圣王陈元光等著名历史人物石雕像的落成,在海内外都曾经引起很大的反响。此外,各种现代人文景观石雕饰,在全省各地也普遍存在。一些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公园,如厦门集美学村、惠安崇武海滨、福州闽江公园、泉州丰泽公园等处,都出现许多规模巨大和雕刻精美的石雕群或相关的石雕作品。建造于20世纪50年代的厦门集美鳌园,是福建现代花岗岩石雕的佼佼者。鳌园的石雕作品不但雕刻精美,为数众多,其题材更是摒弃了长期以来民间传统神仙佛道的影响,更多地以现代人文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形态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为现代福建石雕题材内容的变革和开拓,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鳌园的石雕中,浮雕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游廊两厢壁上和陈嘉庚墓前一座重檐歇山式石亭的上方。游廊两厢墙上镂刻着40幅古今名人物的青石浮雕,工匠根据不同的表现对象,相应地运用凿、镂、刻、锯、锉、磨等不同技法,因材施艺,各显其态,达到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如怒打督邮的张飞、鏖战中嘶鸣的战马、井冈山上飘扬的红旗、泸定桥上飞身前进的红军,无不形神兼备。集美解放纪念碑座四周的浮雕作品,内容大多取材于当代工农业生产、文教卫生和日常生活等。陈嘉庚墓盖由13块磨得发亮的六角形青斗石拼镶而成龟寿形,墓围的屏壁上有15块青石浮雕,介绍他前半生的经历。矗立于鳌园中央高达28米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碑上题字为毛泽东主席手书。碑座四周镌刻国家领导人和名人学者的对联、题词,共40多幅,它们或飘逸洒脱,或端庄严谨,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少有的新碑林。鳌园的石雕艺术集现代福建花岗岩石雕之大成,其数量之多,品种之齐全,雕刻技艺之精湛,内容之丰富、新颖,为我国传统石雕所罕见,堪称中国现代石雕艺术的瑰宝。

进入21世纪,惠安崇武海滨风景区诞生了著名的“崇武石雕园”。在这座依山面海,风景独特的石雕园中,各种各样的花岗岩石雕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其主要石雕作品和景点有入园门口两根雕刻精美而巨大的龙柱,园内有梁山泊108将人物雕像,有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金陵十二钗等雕像,还有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雕像和十二生肖雕像等。这些人物或动物雕像,全都根据著名历史小说或民间故事传说的情景,表情各异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游人面前,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除此之外,“崇武石雕园”中还有一些表现古代经典故事的雕像,如叶公好龙、伯乐相马等;有显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白猫黑猫论”的两只体型巨大的白猫和黑猫。这些内涵丰富而又精美的现代雕像,连同崇武大道两侧长达数公里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美不胜收的石雕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和展现了现代惠安石雕和崇武石雕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灵魂。他们用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向世人展示了当代惠安石雕高超的艺术水准和巨大成就,同时也展示了当代福建石雕艺术的新成就。

至于艺术观赏收藏品,主要是指属于彩石类的寿山石雕。由于寿山石雕的主要品种都是观赏类的艺术雕刻品,民间收藏的对象则以艺术观赏家或收藏家为主。本书第八章对此有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