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汉剧南国牡丹-梅州好故事

广东汉剧南国牡丹-梅州好故事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梅州戏剧艺术方面成就最大的要数广东汉剧。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 流行于梅州、 汕头和粤闽赣边地区, 有“南国牡丹” 的称誉。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 源于湖北, 约在乾隆末年传入粤东地区, 距今已有200 多年历史。1933 年定名为“汉剧”, 后来为区别于湖北汉剧, 又冠以“广东” 两字。黄粦传被誉为“南方马连良”。2014 年广东汉剧院的《诗娘》 获得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特别奖, 优秀表演奖等。

广东汉剧南国牡丹-梅州好故事

在梅州戏剧艺术方面成就最大的要数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是广东三大剧种之一, 流行于梅州、 汕头和粤闽赣边地区, 有“南国牡丹” 的称誉。 广东汉剧原称外江戏, 源于湖北, 约在乾隆末年传入粤东地区, 距今已有200 多年历史。 广东汉剧戏班多由外籍官员携带入粤东, 兴盛于清末民初, 当时即有著名的四大班: 老三多、 荣天彩、 新天彩、 老福顺。 1933 年定名为“汉剧”, 后来为区别于湖北汉剧, 又冠以“广东” 两字。

广东汉剧唱调以皮(北路) 黄(南路) 板腔为主体, 兼收昆曲小调、罗罗腔、 吹牌、 大板、 佛曲等, 有汉乐丝弦曲300 余首, 唢呐曲版120 多首,民间小调100 多首。 伴奏音乐分“文乐” 和“武乐” 两大类。 文乐最基本的为三大件, 即头弦、 三弦、 月琴, 吹牌用笛子或唢呐作伴奏, 以后逐渐加进二胡扬琴、 提胡、 柳胡、 琵琶、 笙、 中胡、 大提等; 武乐有板、 片鼓(又称的鼓)、 小钹、 大钹、 小锣、 大锣(又称苏锣)、 铜金(又称乳锣)、 马锣、碗锣、 戥子、 号头(又称吊喇子) 等。 头弦尖细透明, 大锣声若洪钟, 两者形成了广东汉剧伴奏音乐的独特风格。

广东汉剧剧目题材广泛, 有各朝历史故事、 民间传说、 演义、 传奇、 神话、 元明杂剧和现代剧等。 舞台语言以“中州音” 为准。 广东汉剧院的古装戏《百里奚认妻》 《秦香莲》 《齐王求将》 等都是优秀剧目。 著名演员阿达(净)、 黄春元(老生)、 赖宣(小生)、 丘赛花(旦) 等。 1957 年著名演员黄粦传与黄桂珠等在北京怀仁堂演出《百里奚认妻》, 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接见了他们, 对其给予高度赞扬。 黄粦传被誉为“南方马连良”。 当代的李仙花为名满华夏的旦角演员。(www.xing528.com)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广东汉剧涌现出梁素珍、 曾谋、 黄群、 罗纯生等知名演员, 八九十年代后, 又出现李仙花、 杨秀薇、 黄小贝、 张广武、 陈小平等优秀演员, 其中李仙花、 杨秀薇先后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剧目《蝴蝶梦》参加第五届中国戏剧节囊括所有最高奖项, 《白门柳》 获得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 此外, 《柳如是》 《尘埃落定》 《黄遵宪》 也获得行内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3 年广东汉剧院的《金莲》 剧目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苏州) 剧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以及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 2014 年广东汉剧院的《诗娘》 获得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剧目特别奖, 优秀表演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