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东汉乐:曲艺之美-梅州好故事

广东汉乐:曲艺之美-梅州好故事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广东汉乐旧称客家音乐、 外江弦、 儒家乐、汉调音乐等, 在1962 年第一届羊城音乐会上, 被正式定名为“广东汉乐”。广东汉乐曲目丰富, 从已整理出版的《广东汉乐曲目集》 来看, 共有曲目612 首。2008 年, 国际广东汉乐周活动在大埔成功举办。此外, 旅居国内各地和侨居他国的松口人也在居住所在地(国) 传播松口山歌。

广东汉乐:曲艺之美-梅州好故事

1. 广东汉

广东汉乐是古代汉民自中原南迁带入的民间音乐, 有“中州古乐” 之称,在大埔流传至少已有700 多年的历史。 广东汉乐保留着原中原宫廷音乐特点,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融合, 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 的一些成分,从而形成完整而又独特的乐种。 它是广东省的三大乐种之一, 也被称为“岭南文化的一朵奇葩”。

广东汉乐在客家人居住的地区流传广泛, 如广东的梅州、 惠州、 韶关、河源深圳、 汕头等地区, 尤其是在“汉乐之乡” 大埔极为盛行, 《大埔县志》 称“埔之风俗, 家诵户弦”。 广东汉乐旧称客家音乐、 外江弦、 儒家乐、汉调音乐等, 在1962 年第一届羊城音乐会上, 被正式定名为“广东汉乐”。

按照传统的演奏方式和长期沿革的演奏习惯以及不同用途, 广东汉乐分为五个类别: 一是丝弦乐, 俗称和弦索, 是广东汉乐中最普及、 最为大众化的演奏方式; 二是清乐, 又称儒乐, 是比较高雅的演奏形式, 人称“筝、 琶、胡” 方式, 常为文人雅士的自娱活动; 三是汉乐大锣鼓, 又称八音, 主要见于民间迎神赛会以及闹元宵等客家传统节日大型活动; 四是中军班音乐, 历史上是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音乐班、 社, 属于仪仗性质的乐队, 主要用于民间婚丧喜庆活动; 五是庙堂音乐, 是宗教法事时演奏的吹打音乐。

广东汉乐婉转儒雅, 古朴大方, 刚存幽雅, 柔含高亢, 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和艺术风格。 从汉乐曲牌名称看, 既有高贵气派的《将军令》 《北进宫》《朝天子》 等, 也有典雅清秀、 具有儒家风范的《出水莲》 《柳叶金》 《琵琶调》 《西厢词》 等, 还有紧贴大众生活的《迎宾客》 《百家春》 《卖杂货》 《嫁好郎》 等。 在当今的影视艺术舞台上经常可以听到汉乐《出水莲》 那优雅高洁旋律, 它已经成为广东汉乐的代表作。 广东汉乐曲目丰富, 从已整理出版的《广东汉乐曲目集》 来看, 共有曲目612 首。

2008 年11 月, 有着良好的汉乐基础的大埔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广东汉乐之乡” 的荣誉称号。 2008 年, 国际广东汉乐周活动在大埔成功举办。

2. 兴宁竹板歌

竹板歌, 又称五句板、 五句落板、 乞食歌、 教化歌、 甲塞歌, 属客家民间曲艺, 是兴宁市最早流行的主要曲艺品种, 流行于梅州全市和河源、 韶关等地区客语市县。 竹板歌以叙事见长, 有短、 中、 长篇之分。 竹板歌说唱,包括唱词、 曲调、 表演道具、 表演形式四个方面。 唱词每首为五句, 每句七个字, 一、 二、 四、 五押韵, 习惯运用尾驳尾合韵, 多用于演唱故事传本。竹板歌有其独特的曲调, 并在流传中逐步形成平板、 哭板、 欢板、 拖板、 吊腔等基本唱腔, 或快或慢或高或低, 全由说唱艺人灵活运用。 表演道具是四块竹板(每块竹板约宽1 寸、 长6 寸, 其中有一块竹板一边缘呈锯状), 表演者敲击竹板作为伴奏节拍。 表演形式由单人表演发展至双人多人表演, 由独唱发展至对唱、 小组唱、 表演唱、 弹唱等形式。 竹板歌的发祥地在兴宁, 流行已有200 多年的历史。 据清末著名梅籍诗人黄遵宪在《山歌》 一文中记述的“又有乞儿歌, 沿门拍板, 为兴宁人所独擅长”, 足以说明竹板歌首先在兴宁兴起。

竹板歌由四句“古文” 竹板歌嬗变而来。 清朝时期, 四句“古文” 竹板歌由赣南地区最早传入兴宁, 逐渐向五句体过渡, 所押声韵与兴宁话语音相同。 不同时代兴宁均有一些竹板歌演唱代表性传承人。 20 世纪20 年代, 兴宁民间艺人创办“忠义堂”, 专门培训五句板民间说唱艺人, 使竹板歌演唱活动逐渐开展。 新中国成立后, 竹板歌说唱进一步铺开, 专业、 业余文艺工作者从中创造出多种表演艺术形式, 为文艺舞台增彩添辉,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几十年来, 《新旧对比地隔天》 《晒衣场上》 《春催杜鹃》 《好梦成真今朝圆》分别参加省和全国曲意调演, 受到好评。 有一大批演唱作品被录制成影碟片在海内外发行。(www.xing528.com)

3. 蕉岭竹板歌

竹板歌是蕉岭县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和自娱自乐活动中继承、 发展和创新的、 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清乾隆嘉庆年间, 民间始有“五句板” 曲艺流行, “五句板” 以五句为一段落, 每句基本七字组成, 一、 二句和四、 五句各押一韵, 念白合乎平仄, 富有美感。 词作多用比喻、 双关、 歇后、 联想等手法, 语言丰富。 演唱者手持四块竹板作道具, 打击出节奏作为伴奏, 增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基于演唱艺术特点, 近代民国时期人们又将五句板称为“竹板歌”。 新中国成立前较为多见的是民间艺人手持竹板, 穿街走村, 演唱杂歌或长篇, 以艺乞讨营生, 故又称“叫花歌”。 竹板歌表演朴实, 通俗易懂, 音乐问字寻腔, 板式丰富, 语言风趣, 形象生动, 或悲或喜, 或说或唱,灵活多样。 唱本有杂篇和长篇, 杂篇主要是日常短小精悍的短歌, 长篇唱本流行较广的有《孔雀东南飞》 《梁四珍与赵玉粦》 《孟姜女寻夫》 《高文举》等。 竹板歌表演形式多样, 演唱者可以单人, 可以对唱, 亦有男女对唱。 表演时, 女艺人打竹板主唱, 男艺人拉胡弦(胡琴), 并扮帮腔。 新中国成立后, 政府重视竹板歌的发展和创新, 培训、 培养民间艺人, 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 梅县松口山歌

梅县松口山歌历史悠久,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是中国著名民歌客家山歌中的典型代表。 民间世代相传“自古山歌松( “松” 在客家方言中与“从”同音) 口出, 那有山歌船载来”, 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歌手“刘三妹” 的美丽传说堪与广西“刘三姐” 的故事媲美, 从而也说明松口山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松口山歌和其他山歌一样, 它是伴随着客家人的南迁而产生、 发展、 传播的。 松口山歌原生态区域在梅县以松口镇为中心及其周边的松南、 松东、隆文、 桃尧、 松源等乡镇, 即今梅县辖区梅江下游的东部地区。 此外, 旅居国内各地和侨居他国的松口人也在居住所在地(国) 传播松口山歌。

松口山歌作为劳动人民的一种口头文学,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质朴浅白,意境含蓄优美, 唱腔多种多样, 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为海内外客家人所喜欢, 是极为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叶剑英元帅对此说:“不仅要继承传统, 也要努力创新。” 郭沫若先生有诗颂曰: “山歌入夜唱丰收。” 原汁原味的松口山歌的歌词以江南吴音山歌的“四句七言” 格式, 艺术上保留了中国古代《诗经》 十五国风的“赋” “比” “兴” 等特色; 唱腔则以“四句八节板” (又称“四句落板”) 而独具艺术特色, 分快板、 中板、 慢板。松口山歌柔润婉转, 旋律悠扬, 情意绵绵。 山歌号子高亢悠扬, 唱腔优美,长于叙事, 内容上包含爱情、 婚姻、 家庭、 劝善、 盼望、 安慰、 生活、 戏谑等, 以恋歌(情歌) 为主。

松口山歌经过长期的演变、 发展, 不但完整地继承和保存了它的民间文学传统, 而且在20 世纪50 年代孕育形成了山歌剧这一新的剧种, 被人们誉为“山茶花”。 山歌剧作为新兴剧种, 其创作演出的音乐、 唱腔, 多采用松口山歌作为素材, 其代表作《挽水西流》 长演不衰, 并被移植到印尼华侨侨民中演出。 1996 年, 国家文化部命名梅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山歌艺术)”,就是因为梅县与松口山歌的传承与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6 年2 月, 梅县“千人山歌大对唱” —— 《客家山歌特出名》, 参加2006 年梅州国际山歌节,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