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遵宪的诗作:反帝国主义,坚守国家尊严

黄遵宪的诗作:反帝国主义,坚守国家尊严

时间:2023-09-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遵宪自觉地以诗歌来反映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呼吁人们维新救国,内容宏富,可以称为一代诗史。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卖国投降是黄遵宪诗的首要内容。这不仅是黄遵宪的愿望,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戊戌政变发生后,黄遵宪的一腔忧愤完全倾泻到了诗作里。《山歌》是黄遵宪诗中一组别具风格的作品。《新嫁娘诗》写少女在出嫁前后的生活与心情,是黄遵宪诗中又一组别具风格的作品。

黄遵宪的诗作:反帝国主义,坚守国家尊严

黄遵宪在《与弟遵楷书》中说:“平生怀抱,一事无成,惟古近体诗能自立耳。”诗是黄遵宪的“余事”,但却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黄遵宪自觉地以诗歌来反映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呼吁人们维新救国,内容宏富,可以称为一代诗史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卖国投降是黄遵宪诗的首要内容。在《香港感怀》、《羊城感赋》、《和钟西耘庶常津门感怀》等诗中,黄遵宪追念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往事,对《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耻辱的城下之盟表示愤慨。“教训十年民力盛,倘排犀手射鲸鱼”。这不仅是黄遵宪的愿望,也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在谅山战胜法军,黄遵宪在《冯将军歌》中热情地歌颂了这位70岁的爱国老将,描绘了清军英勇杀敌,“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的壮观场面。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黄遵宪为此写下了一组诗篇,系统地反映战争的全过程,《哀旅顺》云: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下有漥地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展。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昂头侧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渭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瞻。一朝瓦解咸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全诗以十四句极写旅顺之险,而失守一事,只有寥寥两句,无限的哀痛和愤怒尽在不言之中。“剖胸倾热血”,诗人这一时期的作品都高扬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激情。《马关纪事》写战败签约割地赔款的悲愤。《台湾行》指出台湾是“我高我曾”开辟出来的神圣领土,批评扬言守土而又仓皇内渡的清吏,斥责投降日本的败类。《书愤》写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

一自珠崖弃,纷纷各效尤。瓜分惟客听,薪尽向予求。秦楚纵横日,幽燕十六州。采用南北海,处处扼咽喉。

弱肉供强食,人人虎口危。无边书瓯脱,有地尽华离。争问三分鼎,横张十字旗。波兰与天竺,后患更谁知。

当时,还没有别人能在诗中将中华民族的危机表现得如此触目惊心。

黄遵宪诗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批判封建顽固派、批判封建文化,抒发维新变法、振兴中华的愿望。《感怀》讽刺“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的世俗儒生,反对儒学的独尊地位。《杂感》指责封建统治者以八股制艺诱人入彀,使知识分子的精力疲于无用的丹铅之中。《赠梁任父同年》勉励梁启超以精卫填海之志出手大干,希望由此出现一个“黄人捧日”、光照大千的局面。戊戌政变发生后,黄遵宪的一腔忧愤完全倾泻到了诗作里。《仰天》诗云:

仰天击缶唱乌乌,拍遍栏干碎唾壶。病久忍摩新髀肉,劫余惊抚好头颅。箧藏名士株连籍,壁挂群雄豆剖图。敢托鸩媒从凤驾,自排阊阖拨云呼。

诗中的抑郁不平既反映黄遵宪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沉忧虑,也反映他对顽固派镇压维新运动的愤怒。环境虽然恶劣,但黄遵宪仍然相信未来。诗人这一时期写作的《己亥杂诗》是一组仿龚自珍同名之作的身世感怀诗。其中“滔滔海水日趋东”一首写中国必然要变革、“万法从新”的信念。黄遵宪虽然不赞成革命,但他始终强烈地渴望祖国和民族的强大,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他写作《军歌》24首,呼吁人们以死求生,改变国势衰弱的局面。如:

阿娘牵裾密缝线,语我毋恋恋。我妻拥髻代盘辫,濒行手指面。败归何颜再相见,战战战!

弹丸激雨忍旋风,血溅征衣红。敌军昨屯千罴熊,今日空营空,黄旗一色盘黄龙,纵纵纵!

黄遵宪设想,经过对侵略者决死的战斗,中国军队大胜,鼓吹齐鸣,铙歌奏凯,嚣张跋扈的帝国主义者瑟缩谢罪,彼此在平等的基础上订立新约。梁启超盛赞此诗,认为“读此诗而不起舞者,必非男子”(《饮冰室诗话》)。

黄遵宪先后出使日、美、英等国,他的诗集中有不少描写海外风物的诗篇。《日本杂事诗》总数达200首,全部为绝句,系以小注,内容涉及日本的历史、国政、民情、民俗、物产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是百科全书性的大型组诗。《樱花歌》写日本举国观花的盛况。《游箱根》写日本的秀丽山水。《都踊歌》写西京街头青年男女轻歌妙舞的情态和他们对爱情生活的祝福。此外,锡兰岛卧佛、英国温则宫、伦敦大雾、巴黎铁塔苏伊士运河、埃及象形石柱、新加坡的华人山庄,都一一成为黄遵宪的歌咏对象。黄遵宪的这些诗,空前地扩大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领域,所以,他曾不无自负地表示“吟到中华以外天”(《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

山歌》是黄遵宪诗中一组别具风格的作品。它们描写青年女子对忠贞爱情的期待以及离别、相思之情。语言活泼、天真、表现上则采取谐音、双关等传统的民歌手法。如:

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街头铜鼓声声打,打看中心只说郎。(www.xing528.com)

郑振铎曾誉之为“像夏晨荷叶上的露珠似的晶莹可爱”。《新嫁娘诗》写少女在出嫁前后的生活与心情,是黄遵宪诗中又一组别具风格的作品。它所描绘的婚嫁情况,宛如一幅色彩缤纷的嘉应民俗图。如:

脉脉春情锁两眉,阿侬刚及破瓜时。

人来偶语郎家事,低绣红鞋佯不知。

屈指三春是嫁期,几多欢喜更猜疑。

闲情闲绪萦心曲,尽在停针倦绣时。

问娘添索嫁衣裳,只是含羞怕问娘。

翻道别家新娶妇,多多满叠镂金箱。

这里对旧时少女在出嫁前的心态、神情的描写可以说到了惟妙惟肖的地步。

对前代诗歌,黄遵宪兼收博采,不拘限于一体一格,因此,他的诗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和意境。有时气势磅礴,豪语满纸;有时恬淡自然,宁静舒缓;有时雄辩滔滔,议论风生;有时幽默诙谐,情致盎然;有时匠心雕镂,精细入微;有时随手拈来,涉笔成趣。但是,就其主要方向,则表现为下列特点:

1.善于描写场面,刻画人物,塑造鲜明的形象。《纪事》写美国总统竞选以杂耍招徕看客:“铁兜绣裆,左右各分行,宝象黄金络,白马紫遥缰。橐橐安步靴,林林耸肩枪,或带假面具,或手执长枪。金目戏方相,黑脸炒鬼王。”宛如一个个跳动的特写镜头;“齐唱爱国歌,曼声音绕梁。千头万头动,竞进如排墙。”又宛如阔大的全景。它们生动地表现了“纵欢场”上百戏杂陈、光怪陆离的景象,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黄遵宪尤其善于写人物,如《度辽将军歌》:

雄关巍峨高插天,雪花如掌春风颠。岁朝大会召诸将,铜炉银烛围红盘。酒酣举白再行酒,拔刀亲割生彘肩。自言平生习枪法,炼目炼臂十五年,目光紫电闪不动,袒臂示客如铁坚。淮河将帅巾帼耳,萧娘吕姥殊可怜。看余上马快杀贼,左盘右辟谁当前!鸭绿之江碧蹄馆,坐令万里销烽烟,坐中黄曾大手笔,为我勒碑铭燕然。

本诗先是写吴大澂在岁朝大会上模仿汉初名将樊哙,故作豪举;次写他伸拳揎袖,卖弄武功;再写他讪笑败军将领;末写他大言自夸。经过这几层渲染,吴大澂骄狂的情态须眉毕现。近人誉之为“通幅嬉笑怒骂,婉转逼肖,不愧诗史之目”。其他如《冯将军歌》、《聂将军歌》、《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等,都能以精练的语言勾勒出人物面貌。

2.善于铺展恢张,写作汪洋广博的鸿篇。《锡兰岛卧佛》全诗2000余字,是集子中最长的一首诗,也是中国古典诗中少见的长诗。梁启超曾说:“欲题为印度近史,欲题为佛教小史,欲题为地球宗教论,欲题为宗教政治关系说”,“有诗以来所未有也”。《番客篇》写在南洋参加的华侨富商婚礼,从门庭、陈设、嫁妆、服饰、宾客、新人,一直写到迎亲、交拜、宴会、傀儡戏、博弈,又写到更阑酒散后的娓娓长谈,细致周详,直似汉赋。类似的长诗还有《罢美国留学生感赋》、《流求歌》、《逐存篇》、《春乡招乡人饮》等。和古典诗歌比起来,它们的规模和容量都大为扩充。

3.善于吸收和运用散文的特点写诗。《冯将军歌》采用《史记·魏公子列传》的笔法,多次使用“将军”二字,如:“奋挺大呼从如云,同拼一死随将军。将军报国期死君,我辈忍孤将军恩。将军威严若天神,将军有令敢不遵,负将军者诛及身。将军一叱人马惊,从而往者五千人。”既将冯子材写得虎虎有生气,又充分表达了诗人的敬佩之情。黄遵宪常以散文句入诗,如《赤穗四十七义士歌》:“一时惊叹争歌讴,观者、拜者、吊者、贺者万花绕冢每日香烟浮,一裙、一屐、一甲、一胄、一刀、一矛、一杖、一笠、一歌、一画手泽珍宝如天球。”它们伸缩自如,参差错落,别具一种音韵美。

4.“新理想”与“旧风格”的和谐。黄遵宪的诗既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表现了新的时代特点。他的新派诗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写新事物、新思想,但保持旧体诗的格律。如《今别离》分咏轮船火车电报、相片、东西半球昼夜相反。《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写“月不同时地各别”,“彼乍东升此西没”。梁启超称这类诗“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其二,打破旧体诗的格律,但又保持了诗歌应有的韵律和节奏。如《军歌》、《幼稚园上学歌》,它们类似于古典诗歌中的杂言体,均为配谱歌唱而作,较为通俗,一般不用典。黄遵宪对《军歌》最满意,在《示权甥》函中说:“此乃车辚、马萧、哭声干云之反对语也。自创新调,试参玩之。”又致函梁启超说:“此新体择韵难,选声难,着色难”,“愿任公等拓充之,光大之”。

黄遵宪诗在近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不仅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的旗帜,而且也启迪了马君武、高旭等南社诗人。高旭题《人境庐诗草》云:“惊魂碎魄断肠时,三百年来见此诗。”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终结阶段,黄遵宪不愧为首屈一指的杰出诗人。

黄遵宪的思想和创作都存在着严重的局限。他仇恨太平天国,仇视义和团,不敢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力图用改良来代替革命,在保存封建主义的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他的爱国主义有时表现为错误的大国主义。

黄遵宪认为,“文界无革命而有维新”(《与严幾道书》),因此,在诗歌改革上不能跨出更大的步子。他尝试写新体诗,但主要还是利用旧形式创作,语言也主要以古籍为源泉。在艺术上,往往议论过多,未能摆脱晚清宋诗运动的影响。在《与丘菽园书》中,他自述说:“少日喜为诗,谬有别创诗界之论,然才力薄弱,终不克自践其言,譬之西半球新国,弟不过独立风雪中清教徒之一人,若华盛顿、哲非逊、富兰克令,不能不属望于诸君子也。”这是有自知之明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