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级技术经济政策,持续发展,跨世纪节水行动

级技术经济政策,持续发展,跨世纪节水行动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城市节水管理控制级别研究的成果,将成都、宁波、杭州、长沙、福州、上海、昆明、重庆、南昌、拉萨、南宁、贵阳等城市列入持续发展型,依据相应节水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经济政策措施。加强“三同时”管理。对不执行“三同时”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银行不予贷款,水资源管理部门不予颁发《取水许可证》,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级技术经济政策,持续发展,跨世纪节水行动

根据城市节水管理控制级别研究的成果,将成都、宁波杭州长沙、福州、上海昆明、重庆、南昌、拉萨南宁贵阳等城市列入持续发展型,依据相应节水要求制定相应的技术经济政策措施。由于这些城市水资源量相对较为丰富,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节水工作重点应放在基础管理工作上,其节约用水技术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5.2.1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节水意识

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首要制约因素,我国的水资源短缺也将超越洪涝灾害而成为最大和最难解决的问题,因此,转变对水的传统认识,创新节水观念和意识,树立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全民族对水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水危机的意识,对于推动节水的广泛深入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1)深入开展节水宣传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每年的“节水宣传周”和“世界水日”等大型主题活动,要深入相关社区、街道加强节水宣传,进一步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2)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将节水工作在整个水资源管理中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节水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地城市用水的实际情况,注重加强企业领导和职工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3)各级政府应在全社会开展保护水、爱惜水、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及防治污水等一系列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开展广泛持久的宣传,坚持宣传的系统性、广泛性、经常性、针对性和多样性,提高全民对节水长期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5.2.2 全面提高节水的技术含量和水平

(1)制定节水科技发展规划,并作为城市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

(2)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研制具有高附加值的节水型用水器具,增加用水器具的科技含量,提高节水效率

(3)注重生产方法、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用水方式等工业生产工艺的节水技术改造;变革生产经营管理,合理应用生产用水,提高重点行业(如钢铁、电力纺织化工等行业)的用水效率。

(4)努力提高节水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积极培训节水管理人才,加强与国内、国外先进节水城市的技术交流,建立完善节水技术推广和服务网络。

5.2.3 进一步完善节水运行机制

(1)改变多头管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集中与相对分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重视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与管理水平,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与规模不经济的企业。(www.xing528.com)

(2)加强“三同时”管理。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括用水、节水方案,强化工业项目用水、节水评估和审核制度。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对不执行“三同时”的工业项目和企业,有关部门不予批准立项,银行不予贷款,水资源管理部门不予颁发《取水许可证》,供水部门不予供水。

(3)制定节水器具用水标准,更换和安装室内节水器具。更换节水型器具不但效果明显,成本低,而且由于节水,还能减少污水处理量,具有全面生态效益

5.2.4 形成合理的水价机制

(1)积极推进城市供水价格的改革,在供水企业保本微利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促进和推动城市水资源费和城市污水处理收费标准的提高,使水价在节约用水中切实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加大水价改革和污水处理收费的宣传力度,理顺和逐步提高城市供水价格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促进城市节约用水和污水的减量排放。

(2)实行民主协商制度,增强水价制度的透明度。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确定。水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水行业带有较强的垄断性质,政府又通过特许经营进行管制,因此,应由政府、水企业和水消费者三方民主协商,通过听证、公告等程序制定水价。

5.2.5 建立和完善节水投融资机制

(1)落实节水技术投资资金,充分发挥节水技术科技发展的效用。设立“节约用水科技发展基金”,并规定将加价水费收入总额的1/100作为“节约用水科技发展基金”,为节水设备、设施、器具的研制开发提供保障。要切实落实好这部分资金,确实运用好该基金,依托社会科技力量进行节水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为节水先进设施的研制和节水先进技术的推广提供经济保障,扶持节约用水科技发展。

(2)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城市节水、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3)积极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引导经济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鼓励节水活动的开展;鼓励企业自筹部分资金上节水项目,通过节水技术改造节省下来的能源费用收回成本。

5.2.6 鼓励建设节水示范工程

(1)建设非传统水源利用示范工程。试点推行中水利用;以城市污水厂为中心建设区域性污水回用市政、绿化、洗车、环境景观等用水系统;积极开展雨水利用科研项目,在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建设雨水利用示范工程。

(2)在工业方面,选择典型的用水大户、污染大户建设示范工程,在水平衡测试的基础上,减少内部管网漏失量,改进用水生产工艺,开展清洁生产,建设工业废水治理、厂区污水回用等节水示范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