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跨世纪节水行动研究成果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跨世纪节水行动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合理的需求与高效利用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实现节水动力由政府推动的外动力向自动力的转换,节水型社会要形成自我运行机制,关键是要有合理的动力。水利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区域水资源状况、供需预测、水价信息等,促使社会各界成员关心、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公众参与:跨世纪节水行动研究成果

3.4.1 坚持政府主导是水的资源特性所决定的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必需品,是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属于公共物品。水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决定了使用者不能被排斥在对物品的消费之外。然而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在对公共物品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时存在着市场失灵。“公地悲剧”与“搭便车”问题都是典型的市场失灵。人们在使用公共物品时,往往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珍惜公共资源,随意使用,导致公共资源浪费或枯竭。如在河流的上游随意扩大取水量,导致河流下游无水;对于公共物品的管理,政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水资源应实行统一管理,政府主导。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体现在:①编制和组织实施关于水资源节约、利用、保护的发展战略、规划、计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行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②制定一系列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财政、价格、信贷税收科技政策,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③制定配套发展水利和保护水环境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及标准,并加强监督,查处犯法违规行为。④加大资金投入,进行必要的工程、设施建设以及科技研发。⑤推进适应节水型社会的体制、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断完善水市场经济体制。⑥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度,组织、指导对江、河、湖、海的开发和治理,协调区域间的水事务。⑦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动员,不断提高民众的节水意识及节水能力。

3.4.2 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是节水管理的关键

水具有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在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水资源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配置,不承认水的商品属性,国家养水,福利供水,水资源的价格严重扭曲。造成“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使节水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水者作为理性经济人,从利益最大化出发,在节水收益大于节水成本时,会积极主动采用节水措施。

水资源合理的需求与高效利用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动力,实现节水动力由政府推动的外动力向自动力的转换,节水型社会要形成自我运行机制,关键是要有合理的动力。从社会运行的角度分析,社会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节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予以鼓励,对不节水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制裁,才能促进全社会不断节水。激励机制与动力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当人们在主观上具有节水意识,在客观上节水又能带来利益时,就把合理需求转化为节水的动力。(www.xing528.com)

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经济资源,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优化配置。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既包括微观上的提高水价以促进节水,也包括在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市场交易,引进水权、水市场,能够促进微观上的水价改革,优化流域、区域水资源配置,增进整个社会用水福利。明确初始水权,建立水权交易市场需要建立和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使水价能够反映用水的全部价格,以此形成高效用水的节水激励机制和优化用水的资源流动机制,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3.4.3 建设节水型社会,民众参与是前提和基础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水,水是消费面最广的一种自然资源。要真正实现高效的水管理,光靠水科学专业人员和水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努力是不够的,而是需要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全面参与,使水管理决策充分反映社会公众的意愿和观点。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加所引起的水短缺,是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内在动力,只有把这种内在动力变成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节水行动,只有唤起全社会珍惜水、节约用水的节水文化,在全社会形成节水生活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把节水实践变为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实际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有基础。不要指责群众节水意识低下,事实上对水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不可持续的利用方式,主要是政府决策不当形成的,因此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非常重要。公众参与就是把民主政治的思想贯穿到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的全过程,建立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视角去思考水管理问题的力度还显不够,要大力推动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行政学等诸多社会科学向水管理领域渗透,以提高水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节水管理要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要成立用水户协会,参与用水权、水价、水量的分配、管理和监督。

参与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水者协会制度、分水协调制度、重大水问题听证会制度、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度、水信息社会公布制度等。参与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多部门协作制度。在市、县(区)两级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有关部门组成的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领导小组,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办公室,确立了各部门协作制度和分工责任制,编制各类专业规划并与水资源配置方案相衔接,确保水资源总量控制方案的落实。二是建立各级用水户协会,参与水权、水价、水量的管理和监督。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水权配置到村一级,为集体水权。村级用水户民主选举产生农民用水者协会,将水量配置到户,并负责田间工程管理维护、水费收缴、水事纠纷调处及渠系内部水量交易管理等涉水事务。三是建立水利信息社会公布制度。水利部门定期向社会公布区域水资源状况、供需预测、水价信息等,促使社会各界成员关心、参与节水型社会建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