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国际级互联网+平台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国际级互联网+平台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相关要求,教育部从2015年起每年定期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打造国际级互联网+平台

(一)赛事背景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源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体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三届“互联网+”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重要回信中充分肯定了青年学子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与积极的意志品质[24]

“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创新,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发挥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创造新的发展机会。“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通过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使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最终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对于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而言,将“互联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结合,既是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求,又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途径。随着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不断提升,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也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提升大学生学习动力,有效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举办具有坚实的社会现实基础。在2014年9月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2015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以下简称《意见》)文件,提出“要从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实施弹性学制,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要……举办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支持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的相关要求,教育部从2015年起每年定期举办“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1年4月2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提出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重要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定于2021年4月至10月举办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与前几届,特别是与第六届比赛相比,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主要目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指导方向变化(如表5-2所示)。

表5-2 各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目的

从内容上看,大赛的主要任务有3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和以赛促创,但在具体标书和顺序上面有一定差别。第六届大赛将“以赛促学”放在第一位,强调“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而第七届大赛将“以赛促教”放在第一位,强调要通过大赛“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更加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和创业教育改革,突出思想引领在创业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同时,第七届大赛在“以赛促学”方面,增加了“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和“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的表述,强调了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要有理想信念引导,服务构建国家新的发展格局,要坚持自立自强和实事求是,突出了“自主发展”的时代主题。

第七届大赛聚焦建党百年的特殊时点、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起点、第一次在革命老区办赛的特殊地点三个时空背景进行整体策划,结合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继续围绕“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的总体目标,传承跨越时空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聚焦“五育”并举的“双创”教育实践,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赛事组织形式,上好集党史教育、思政教育、创新创业、乡村振兴、红色筑梦为一体的一堂最大的中国金课,举办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由百国千校、数百万青年学子参加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创新创业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对第六届、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目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方面,国家提出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作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创新创业素养培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更加关注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激发和创业价值观的引导,培养符合新时代国家战略需求的人才。

(二)赛事安排

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赛事整体安排体现五个“更”,即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传承跨越时空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聚焦“五育”并举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进赛事组织线上线下相融合,打造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创新创业盛会。

——更中国。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体现红色基因传承,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提升高等教育感召力

——更国际。会聚全球知名高校、企业和创客,融入经济双循环创新浪潮,搭建全球性创新创业竞赛平台,提升高等教育影响力。

——更教育。建设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践平台,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造精神,展现高等教育塑造力。

——更全面。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各学段的全覆盖,打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各环节,提升高等教育引领力。(www.xing528.com)

——更创新。优化竞赛形式与内容,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助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创造力。

相较于第六届大赛,将“更中国”从第五位提升到第一位,更加突出“四个自信”,提出创业教育的国际化推广发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下,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

在“更教育”方面,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提升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造精神”,再次强调了在大学生创业素养培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作用”的要求。

(三)赛事成果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受到广泛关注,参赛人数之多、参赛面之广和影响力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大赛已经成为各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新载体,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重实践、强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如表5-3所示:

表5-3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数据

以2020年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25]

1.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

大赛设置高教、职教、国际、萌芽四大板块,形成了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贯通式“双创”教育链条,共有来自117个国家和地区、4186所学校的631万人携147万个项目报名参赛。世界百强大学中,有一半以上的大学报名参赛,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慕尼黑工业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大赛的质量与含金量再创历史新高。在总决赛现场,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莫斯科航空学院的创客们依次进行项目路演,并回答评委的问题,精彩之处博得场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这是一场真正的百国千校的国际大赛,实现了“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中国”的办赛目标,呈现了“人数多、名校多、类型多、实效多、亮点多、岗位多”的六大特点。国际国内、中学大学、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青年学生在不同的赛道同台竞技,促进了国际交流和教育在各个层次的有机衔接。

聚焦脱贫攻坚,实效多,也是今年大赛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2020年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作为教育活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一招,全面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以电商直播带货为主基调的扶贫战役,全国共有132万名学生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参加“红旅”电商直播带货活动的学生达60万人次,销售金额超过4.3亿元。52个未摘帽贫困县所在的7省区均举办了全国线上对接活动,积极促成全国大学生聚焦贫困县开展以电商直播或创业实践为主的精准扶贫。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聚焦民生领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

2.以赛促教,探索素质教育新途径

大赛得到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各高校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大赛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积极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厚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支撑。

“互联网+”大赛举办6届以来,累计有1578万名大学生、377万个大学生团队参赛,已经成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以大赛为媒介,一大批集成电路无人机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新技术正从实验室走向转化应用,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被孵化。

3.以赛促创,搭建成果转化新平台

根据第六届大赛主办方发布的消息,本届大赛的创业团队共获得融资意向额36.65亿元,参与投资机构或投资人达到459个,参与项目数2020个,数据均刷新历史最好纪录。据统计,前五届赛后成立公司的项目中,近90%是赛后一年成立,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完成融资,19%的项目完成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实践类项目中,2018年年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占比为13%,最高的项目年收入突破2亿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