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谢氏挽救东晋危亡王导政策导致败坏刺杀、屠杀加速灭亡

谢氏挽救东晋危亡王导政策导致败坏刺杀、屠杀加速灭亡

时间:2023-10-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谢安、王坦之两大族协力支持晋朝,温愤恨发病死。淝水一战,谢氏族挽救了东晋的危亡。“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东晋以及南朝传统的政策。庾翼认为这是王导昏谬的政治,把东晋败坏了。其实王导牺牲人民,收买士族,正是被称为贤相的主要原因。司马道子专权,破坏各大族间势力的均衡,更促进东晋很快地灭亡了。刘裕篡晋后三年病死。义隆第三子骏举兵杀劭。鸾在位五年,专事屠杀。宝卷立三年,被同族萧衍杀死。

谢氏挽救东晋危亡王导政策导致败坏刺杀、屠杀加速灭亡

空拥名号的皇帝——司马睿依靠士族的拥护,建立东晋朝,军政大权,全归最大的士族王氏。睿立六年就被王敦逼迫,忧愤病死。子绍继立,在位三年死,寿二十七。子衍继立,在位十七年死,寿二十二。弟岳继立,在位二年死,寿二十二。子聃继立,在位十七年死,寿十九。衍子丕继立,在位四年死,寿二十五。弟奕继立,在位六年。桓温谋篡位,废奕,改立睿幼子昱,昱在位二年死。子曜继立。曜十一岁登位,稍长沉溺酒色,昏醉不醒,政权悉交弟会稽王道子。道子昏乱贪污,政权转交儿子元显。元显年十余,昏暴更甚。曜在位二十四年,被爱妾谋死。子德宗继立。德宗是个白痴,不会说话,也不知寒暑饥饱,生活全赖弟德文调护。桓玄篡位,废德宗。玄败死,刘裕谋篡位,杀德宗,立德文,在位二年,裕杀德文,晋亡。

大族的拥护——东晋皇帝前半期多是短命,后半期多是昏痴,如果不得大族支持,根本不能存在。司马睿刚登位,王敦攻破京城,把他逼死。幸得王导拥护,敦不得夺位。司马衍时,帝舅庾亮代王导执政,祖约、苏峻举兵反叛,攻破京城,幸得陶侃、温峤援救,苏峻败死。荆州是东晋西境的重镇,司马聃时,桓温代庾翼镇荆州,桓氏族骤兴,实力超过王氏族。温有雄才,常说“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他想对外建立武功,然后篡夺帝位,朝廷怕他成功,重用殷浩,处处给他牵制。后来殷浩北伐失败,温独擅军政大权,灭蜀,攻关中,收复洛阳,最后攻燕,在枋头战败,死亡三万人,威名大减。谢安、王坦之两大族协力支持晋朝,温愤恨发病死。司马曜时,秦苻坚起大军百万攻晋,前锋到淝水,谢安遣谢石、谢玄、谢琰率兵八万拒敌,大破秦兵。淝水一战,谢氏族挽救了东晋的危亡。谢安以后,政权归道子、元显,各大族一致对司马氏离叛,东晋不得不在战乱中趋于消灭。

东晋的政治——王导是创造东晋的元勋,他首先团结北方流寓的士族,使各依门第高下,享受政治上特权。“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是东晋以及南朝传统的政策。南方士族地位比较低,只能享受免役、荫客等经济特权,政治上绝少发展的机会。北方士族间、南北士族间、士族与人民间,充满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王导的对策是“镇之以静,群情自安”。这就是无法调和的矛盾,索性放任不理,求得暂时均衡的政策。贵族庾翼批评王导说,“江东政治,纵容豪强,蠹民祸国,法律专为抑制寒贱而设。往年豪强偷石头城(南京西)仓米一百万斛,却杀仓官塞责。山遐做余姚县长,查出豪强藏匿的穷民二千户,却被众人驱逐,不得安位任职”。庾翼认为这是王导昏谬的政治,把东晋败坏了。其实王导牺牲人民,收买士族,正是被称为贤相的主要原因。后来谢安执政,也是略举纲领,不察细目,每遇危难,“镇之以和静”,不让矛盾爆发起来。所以王导谢安,并称贤相。司马道子专权,破坏各大族间势力的均衡,更促进东晋很快地灭亡了。

东晋的灭亡——东晋政权,建立在多种矛盾的暂时均衡上。它的灭亡,就在于均衡的破坏。桓温篡晋不成,桓氏族仍盘据荆州,司马道子专权,王恭、殷仲堪开始叛变,桓玄(温子)、庾楷、杨佺期继起,推王恭做盟主,合力进攻京城,晋朝危急,势将颠覆。道子利用叛军间矛盾,贿买恭部将刘牢之杀恭,仲堪、佺期、桓玄等猜疑互争,相率退兵,各据州郡独立。朝廷政令,只能在东方诸郡(会稽、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吴、吴兴、义兴八郡)行施,统治阶级本身分裂,因而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东晋十一帝,首尾一百零四年。

刘裕的事业——刘裕是破落的低级士族,也是被乡里贱视的无赖穷子。孙恩乱起,裕在刘牢之军中当小军职,勇健有胆气,屡立战功。桓玄篡晋,裕在京口聚众百余人,攻入京城,桓玄逃归荆州,裕杀玄,恢复晋朝。

刘裕胜利的原因,不仅军事上无人敢敌,主要还是依靠政治上的某些改革。晋政宽弛,纲纪不立,豪强横暴,小民穷蹙,桓玄篡晋,也想改革旧弊,可是空立规章,民间受苦更甚。刘裕出身低级士族,了解社会实际情状,他的施政纲领是禁止官吏过度作恶,减轻人民过重负担,用人依门第高低,不让侥幸争竞。这样,士族制度的政权,又重新稳定起来。

刘裕知道篡夺地位,必需对外用兵,养成无比的威望,才能镇压大族,不敢反抗。所以国内矛盾略见松缓以后,即时动兵北伐,先灭南燕,继灭后秦,俘获燕帝慕容超、秦帝姚泓,送京城斩首示威,他的功业,远过桓温,东晋百年政权,自然非转让刘裕不可。

宋朝的衰亡——东晋皇帝大抵庸弱无能,不会做好,也不会作恶。士族执政,只限王、谢、庾、桓几族,他们多少顾虑些清议,私人行为还不敢过分放纵。宋以后,统治阶级一切丑秽残暴的恶性,尽量发挥出来,这些恶性,引起无数的屠杀和极重的剥削,人民痛苦,不言而喻了。

刘裕篡晋后三年病死。子义符继立,在位二年,因昏狂被杀。裕第三子义隆继立,在位三十年,太子劭杀义隆自立。义隆第三子骏举兵杀劭。骏立十一年死,子子业继立,在位一年被杀,年十七。义隆第十一子彧继立,在位八年死,子昱继立,在位五年,萧道成杀昱,立彧第三子准。道成又杀准篡宋,宋亡。

宋八帝,首尾凡六十年。

萧道成出身中级士族,侨居南兰陵(江苏武进县),刘彧时立军功,得参预朝政。彧死,子昱立,道成权位益盛。桂阳王刘休范举兵来伐,被道成战败,道成杀昱立准,又杀准篡宋,建立齐朝。道成免百姓积欠的赋税,赐穷困人每人谷五斛。他在位四年,常说:“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泥土同价。”大概他对人民剥削比宋朝宽些,因此巩固了政权。

道成死,子赜继立。赜性奢侈,妃妾万余人,宫内不能容,还以为太少。道成杀刘氏子孙不留一人,临终嘱咐赜说:“刘氏如果不是骨肉相残,他族那得乘乱夺位。”赜在位十二年,尊遗嘱不杀兄弟。(www.xing528.com)

赜死,孙昭业鬱立。昭业立一年,被族祖鸾杀死。

鸾杀昭业立昭文,又杀昭文自立。鸾在位五年,专事屠杀。道成子十九人,赜子二十三人,除道成次子嶷早死,其余都被鸾灭绝。鸾死,子宝卷继立。

宝卷立三年,被同族萧衍杀死。衍立宝融(和帝),一年后杀宝融自立。齐亡。

齐六帝,首尾共二十三年。

萧衍篡齐,建立梁朝。他广泛收买士族,下诏凡诸郡国不得仕进的旧族,派官搜索,使每郡有一人。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索旧族(当时名义上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一千二十二)。东晋以来,湮没不显的卑微士族,都得仕进的机会。他优容士族和官吏,犯罪横行,全不受法律的制裁。百姓有罪,刑罚苛刻,绝不宽宥。官吏弄权枉法,贿赂成市,二岁刑以上,每年至少五千人。曾有老人拦衍车说道:陛下待百姓过严,待官吏过宽,这样治国,怕不能久长。衍又大兴佛法,屡设救苦斋、无遮会,说替百姓求福。到同泰寺舍身作奴,教群臣出钱一万万赎皇帝出寺,前后三次。皇帝出家穷人却加重了三万万的负担。同泰寺塔焚毁,衍说这是我的道高,所以魔鬼作怪,应该造更高的塔。大兴土木,塔高十二层,将成,侯景乱起,塔工才停止。衍遵佛法大行慈悲,每断重狱,一天不快乐,表示自己好生恶杀。贵族杀人劫财,一切不问,至于人民受苦,并不在意。屡次动兵伐魏,争夺沿淮土地,战争中人民死伤无数。

衍在位四十八年,死后侯景立衍子纲。三年,景杀纲自立。衍子绎据江陵称帝。绎猜忌残酷,杀兄弟宗族多人,西魏攻杀绎。陈霸先立绎子方智,在位三年,霸先杀方智自立。梁亡。

梁四帝,首尾共五十六年。

陈霸先吴兴人,家世寒贱,不列在士族。早年当里司、油库吏、传令吏等微职,后来得小军职,因镇压广州农民起义,官位渐显。侯景灭梁,霸先与王僧辩击杀侯景。霸先袭杀僧辩,又杀萧方智,自立为帝,建立陈朝。

霸先在位三年死,兄子蒨继立。蒨立七年死,子伯宗继立。在位三年,蒨弟顼废伯宗自立。顼在位十五年死,子叔宝继立。

叔宝骄淫,饮酒少有醒时,随从美女千余人。君臣酣醉,从夜达旦,盛修宫室,永不休止。税江税市,百端敛钱。刑罚暴虐,牢狱常满。杨坚统一北方,发大兵伐陈。叔宝道,从前北齐三度来攻,北周兵也来过两次,都大败逃去,杨坚这次来攻,一定送死。孔范也说,隋兵决不能渡长江。君臣依然饮酒作诗,守将告急求救,一概不理,隋兵渡江灭陈,俘叔宝,陈亡。

五帝,首尾共三十三年。

东晋建国江东,南北分裂。南朝疆域,晋末宋初最大。晋夺得蜀,宋扩地到黄河北岸。萧齐时失去淮北。梁时与北魏争沿淮土地,互有胜败,境地比萧齐略大。侯景乱后,梁尽失长江北岸。西魏取蜀,又杀萧绎,割江陵封萧詧(chá)为梁帝(后梁)。萧詧降附西魏,建立小朝廷,与陈霸先对立。霸先所有土地,比萧绎时更小。南朝地削势弱,民穷财尽,统治者又是“全无心肝”的陈叔宝,隋兵两路(韩擒虎自合肥直渡采石,贺若弼自江都直渡镇江)渡江,叔宝还说长江天险,敌不能来。等到敌兵入城,叔宝率妻妾家属臣僚全部投降,降人从建邺往长安(隋都)五百里中累累不绝。分裂三百年的南北朝,从此又归于统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